摘 要:培養和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是學校班集體建設中的首要問題。作為班主任,轉化后進生工作是重要內容之一。正所謂“澆花要澆根,幫人要幫心”,轉化后進生工作最主要的是研究后進生心理,幫助他們克服障礙,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關鍵詞:后進生;轉化;愛心
中圖分類號:G625文獻標識碼:B
一、滿腔熱誠,奉獻愛心
后進生往往容易受人指責和歧視,他們渴望老師和同學的理解、寬容。所以,教師要對后進生特別地加以關心和愛護,激發他們的上進心,使他們主動地接受教育并努力學習。我班學生丁某,經常遲到早退,上課打瞌睡,很少交作業,頂撞老師,任課老師都對他很反感。他父母已離異,這給他留下了難以愈合的心靈創傷,因而他對身邊的人沒有親近感,對學習沒有興趣,不遵守校紀校規,徹夜迷戀武俠、言情小說,以尋找新的精神空間。我知道他希望有人理解他、親近他,于是,我便經常和他談心,告訴他,父母的離異是家庭的不幸,做子女的在短期內自然很難接受,但是一味地陷入怨恨之中,既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又會疏遠父子、母子關系,同時還給自己增加了無端的痛苦,學習會受到嚴重影響。如不及早醒悟,把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小學階段的學習很快就要結束,到那時升學無望,豈不是更痛心?又讓父母親失望?我的一番勸解收到了良好效果,幾周后,他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不再沉默寡言了。同時我還告訴全班同學不要歧視他,要主動和他交朋友,使他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經過多方面的工作,他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氣,各方面均有了很大進步。
二、找準“閃光點”,揚長避短
一個工作細心的老師能及時發現后進生心中細微的變化和生活中的異常舉動,特別是能夠找到后進生身上的閃光點,挖掘他們的潛能,對他們每一點微小的進步都能及時而恰當地給予肯定和鼓勵,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價值,領略成功的快感,從而增強自信心。我班另一學生張某,因家住縣城,在讀小學時,和周圍一些輟學的未成年人交往較多,沾染了許多不良習氣,說謊、抽煙、打群架,無視校紀校規,確實是班上的“老大難”。但是該生卻有一個明顯的長處——樂于助人,熱心為同學服務,關心班級榮譽。于是我就充分肯定他的這些長處,多次和他談心。我告訴他,一個人來到世上,無論做什么,做大事或做小事,都要受到人們的評價。當然誰都希望周圍的人對自己有個好的評價,這也是人之常情,更是人的本性。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和缺點,但一個善于改正自己缺點的人才會走向成功。
三、持之以恒,耐心轉化
后進生的轉化,一般要經過醒悟、進步—反復—鞏固—穩定的過程?!胺磸汀闭f明了轉變工作的艱巨性和長期性。后進生內心世界常處于矛盾和沖突之中,自信與自卑、努力與懈怠、開朗與憂傷、大膽與怯懦、自主與依賴交替發生。因此,教育工作者應持之以恒,要有足夠的耐心,按照“反復—鞏固—再反復—再鞏固”的規律,深入細致地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以前我帶的班上學生劉某紀律性不強,學習不努力,成績較差。經過一段時間的說服教育后他有了明顯的進步,能較好地遵守紀律,學習比原來認真了許多。可是半學期后,卻突然發生了變化,他開始迷戀網吧。發現這一變化后,我立即找其了解情況,問他為什么要這樣做。起初,該生拒絕和我進行思想交流,不告訴我原因,似有難言之隱。面對這種情況,我主動去家訪,始知其父患重病,家庭經濟困難,無力供他上學,打算讓他去打工以緩解家庭困難。對此,我又找他談心,對他的家庭狀況深表同情,讓他和班上優秀學生坐在一起,并且鼓勵他要想法克服困難,給他補課,讓他完成學業。同時還讓班上學生代表到他家看望他患病的父親,勸導其不要讓劉某輟學。盡管如此,劉某仍對繼續學習信心不足,時有遲到現象發生。有一次他遲到五分鐘,我不但沒有批評他,反而表揚他說:“你昨天遲到了十五分鐘,今天只遲到五分鐘,有進步,相信你明天能準點進教室。”果然,從第二天起他再也沒有遲到過。在以后的日子里,他紀律性強多了。幾周后,他開始與班上紀律性強、學習好的同學來往,也告別了網吧,并認真學習,成績有了明顯提高。
總之,只要教師有一份愛心、恒心和耐心,就可以改造和幫助許多后進生。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M].北京: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2]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