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動物莊園是一部政治諷喻小說,在小說中喬治奧威爾塑造一系列的動物形象,通過這些動物形象展現他對于極權主義的批判。本文以系統功能語言學中的及物性系統為理論基礎,從形象簡介、權力傾軋和獨裁統治三個角度分析作者如何分別建構三頭“豬”——拿破侖、雪球和聲響器的身份的。
關鍵詞:動物莊園;極權主義;豬及物性分析
作者簡介:楊佳明 (1992.11-),男,滿族,河北秦皇島人,天津外國語大學2015級碩士,研究專業為英語語言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18-0-02
1.引言
《動物莊園》描述了一場動物革命的醞釀、興起和最終蛻變。透過該作品,喬治·奧威爾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對剝削者以及極權主義的批判。國外的學者對于這部名著的研究比較充分,不僅包括了對奧威爾本人,以及其政治立場的研究,此外還包括了對《動物莊園》的主題,語言特色等等進行研究。與國外相比,國內的研究,大多是建立在國外的研究的基礎之上,只是換種語言對前人的成果再次敘述。這些作品大多數從政治學的角度來研究的,很少有人運用及物性系統對其進行分析,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意義。
2.理論基礎
20世紀后半期以來, 系統功能語言學逐漸興起,該學派從功能的角度研究語言,正如韓禮德指出,“語言有三大純理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其中概念功能是指語言對人們在現實世界(包括內心世界)中的各種經歷的表達 (Halliday,1994)。”及物性理論是其核心部分,因此,語言的概念功能也主要是對其進行及物性分析。及物性的分析在于“把人們在現實世界中的所見所聞、所作所為分成若干種“過程”,并指明與各種過程有關的“參與者”和“環境成分” (Halliday:1994)。”過程共有六種: 物質過程是表示做某事的過程,參與者有動作者(Actor)和目標(Goa1);心理過程是表示感覺、反應和認知等心理活動的過程, 參與者是感知者(Sensor)和現象(Phenomenon);關系過程指反映事物之間處于何種關系的過程,又分為歸屬和識別過程,參與者有載體(Carrier)和屬性(Attribute)及被識別者(Identified)和識別者(Identifier);行為過程指一系列的生理活動過程,參與者是行為者(Behaver);言語過程是交流信息的過程,參與者包括說話者(Sayer)、說話內容(Verbiage)和受話者(Receiver);存在過程表示事物存在的過程,參與者是存在物(Existent), 動詞是區分不同過程的主要標志。
本文的目的就是從及物性的視角研究作為統治階級的“豬們”是如何通過話語和行為來進行身份建構,以及建構了一個什么樣的形象,從而揭示小說的主題。
3.分析
3.1人物簡介
拿破侖是頭伯克夏雄豬,也是莊園中唯一的伯克夏種,個頭挺大,看起來很兇,說話不多,素以固執而出名。
在第二章的簡介中,作者使用了歸屬性關系過程對拿破侖這一人物進行了描寫。歸屬類關系過程中拿破侖這一主語既作為載體又是被識別者,個頭挺大、長相兇狠則是屬性, 而伯克夏則是識別者. 作為載體,拿破侖擁有個頭大和長相兇狠的這樣的特性,這些特性則又是被rather這個環境成分所加強,所以通過這些屬性的界定,作者為我們展現了一個殘暴兇狠,不好相與的形象,這也就為后來拿破侖成功奪權,以及其殘酷高壓統治埋下了伏筆;而作為被識別者,拿破侖則是被劃為了伯克夏種豬的范疇之內,這一識別者收到環境成分only的修飾,表明拿破侖在動物莊園中的獨一無二的地位,這也預設著拿破侖絕對不會允許別人威脅到他的統治地位,所以他想盡一切辦法驅逐雪球。
雪球要伶俐多了,口才好,也更有獨創性,但看起來個性上沒有拿破侖那么深沉。
在對雪球這一形象進行界定時,作者同樣使用了關系過程,此外還有心理過程。關系過程中雪球是載體,活潑有生氣的、行動靈敏的和有創造力的則是雪球這一形象所具備的屬性。經過作者這樣的界定,他為讀者展現了一個不擅于心計,積極向上的領導者形象。而心理過程的使用凸顯了他與拿破侖相比較中的弱勢地位。關系過程和心理過程的使用預設著雪球在與拿破侖爭權的過程中注定被驅逐的結局。
他們中最出名的是一頭短小而肥胖的豬,名叫聲響器。他長著圓圓的面頰,炯炯閃爍的眼睛,動作敏捷,聲音尖細,是個不可多得的演說家。
對于聲響器這一形象的描寫,作者主要使用了關系過程。作為載體,聲響器具有短小肥胖、圓臉、炯炯閃爍的眼睛、動作敏捷和尖細的聲音這樣的屬性。同時,聲響器作為被識別者被劃分到出色的演說家這一范疇。與拿破侖和雪球的形象描寫相比而言,作者用大量的筆墨對于聲響器的外貌進行描寫,通過對聲響器的外貌和性格特點的描寫,作者這樣描寫則是設定了雪球作為統治者代言人的諂媚形象。作為演說家,他在拿破侖的奪權以及后期統治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3.2 權利傾軋
出現權力的傾軋使小說逐漸走向高潮。一方面雪球在積極的投身在動物莊園的建設中,另一方面拿破侖在暗中地培養了勢力為驅逐雪球做準備。
雪球在動物莊園的建設過程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他制定了“七戒”并將它們寫在了墻上;他積極籌建動物委員會;為了動物莊園正常運轉,他積極地建設風車;在人想重新奪回動物莊園的牛棚大戰中,雪球從容指揮,成功退敵。在這一部分的描寫中,作者大量地使用的物質過程,雪球則是物質過程的行為者,這客觀具體地展現了雪球的貢獻。這也表明將動物莊園建設成老少校所描述的理想世界是雪球的夢想,而他為了這個目標鍥而不舍的努力著。然而這也就注定了他被拿破侖驅逐的命運。
與雪球相反的是,拿破侖并沒有積極的建設動物莊園,他一直咱謀劃著自己的領導地位。
等這些小狗剛一斷奶,拿破侖說他愿意為他們的教育負責,就把它們從母親身邊帶走了。
這里用到了物質過程和言語過程。拿破侖是說話人,說話內容則是他愿意為小狗們的教育負責;拿破侖還是行為者,而目標則是九只小狗。拿破侖作為說話者,他有自己的目的,就是暗中培養“打手”,所以他十分愿意地為九只小狗負責;作為行為者,他的行動直接作用于目標,即將他們從媽媽身邊拿走,并且將小狗們處于與世隔絕的環境中進行自己的教化,使得這些小狗是中年以他為中心,這也為后文中拿破侖與雪球撕破臉之后派出九只狗追趕雪球埋下伏筆。
有了這九只強壯的狗作為打手,拿破侖成功地將雪球驅逐出去,竊取了雪球的成果,并在聲響器的政治宣傳的配合下,拿破侖成功的竊取了動物莊園的領導權。
3.3獨裁統治
在成為了動物莊園的絕對領導后,拿破侖逐漸地走向墮落。他逐漸地神話自己,并且對動物們采取瘋狂的高壓政策,一點一點地壓榨其他動物們,使得動物們的境遇不僅沒有提高而且更悲慘,但是卻沒有動物起來反抗,反而一個個過得心安理得,這一切都來自于聲響器的政治宣傳。聲響器作為拿破侖的代言人,經常地發表演講,成功地推行豬的愚民政策。在小說對于聲響器的描述中,大量的使用了言語過程。
“勇敢是不夠的”,斯奎拉說,“忠誠和服從更為重要。一步走錯,我們的仇敵便會來顛覆我們。同志們,你們肯定不想讓瓊斯回來吧?”
他一次次地用瓊斯會回來的這樣的話語掩飾統治者犯下的錯誤。他玩弄語言,壟斷信息渠道,任意編造和歪曲信息,從而使宣傳變成意識形態上的強加。他本質上就是極權主義統治的推手。
4.結語
通過對于小說的及物性分析發現,作者建構了三頭豬們不同的形象,拿破侖野心勃勃的政治家身份、雪球的理想主義戰士身份和聲響器巧舌如簧演講家的身份,這無疑為小說的閱讀者進一步理解小說的內涵提供了幫助。此外通過對于這三種身份的建構的語言分析,也更加明確的揭示作者對于極權統治的強烈批判,也成功驗證了奧威爾所說,“1936年以來,我寫的嚴肅作品的每一行,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反對極權主義……《動物農莊》便是我試圖在其中有意識地把政治目的和藝術目的融為一體的第一本書(Orwell,2000)。
參考文獻:
[1]Halliday, M.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4.
[2]George Orwell, Animal Farm[M]. New York: Penguin Books,1951.
[3]George·Orwell.Why I Write [M].北京中國致公出版社,2000.
[4]隗靜秋,《動物莊園》[M]. 南京:譯林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