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學生的生活園區文化融合機制建設,關鍵在于形成和諧的園區文化氛圍,以及提供豐富的生活園區活動,幫助高校學生形成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高校學生園區建設離不開輔導員、學生干部共同努力,更需要針對學生矛盾和沖突,進行有效協調,化解矛盾。
關鍵詞:高校學生;生活園區;文化融合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5-10-12
1.學生生活園區建設的文化機制內涵解析
高等院校是多元文化互相交融,思想交流碰撞的地方,因此,構建高校學生生活園區文化,關鍵仍然是突出和諧的內涵,將學生生活園區建設統一于和諧校園建設當中,學生生活園區建設的關鍵與難點仍然在園區的文化機制建設。
學生生活園區文化建設,是園區建設的核心。學生生活園區在硬件上可以通過加大資金、人力投入進行改善,但是文化上的建設,則是需要從凝聚力、向心力等多種抽象事物的建設著手,形成科學的園區文化與價值觀。學生生活園區的建設,關鍵是和諧文化的建設,而且通過學生生活園區建設,幫助高等院校大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以及人生觀,從正面影響大學生內心世界的發展。
2.構建高校學生生活園區文化融合機制矛盾分析
高等院校學生生活園區在構建文化融合機制的時候,會面對各種矛盾與沖突。只有充分分析構建高校學生生活園區中的矛盾,才能夠為提升高校學生生活園區文化融合機制的針對性提供更多的參照物。
師生矛盾是園區文化建設過程中容易遇到的沖突矛盾。教師往往站在文化機能建立與健全基礎上,從育人培養的角度進行園區文化建設,但是學生則更多強調自身需求的滿足。因此,活動多寡、住宿建設、紀律管理等方面都容易激發師生矛盾或者沖突。
學生在園區生活過程中,往往面對個人行為和思想上的矛盾與沖突,這些都要求學生有著科學正確的世界觀、個人觀以及價值觀等。但是也有一些學生沒有形成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或者在思想上雖然認識了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科學方向,但是仍然沒有真正回歸到科學、正確的軌道上。這些最終會影響學生健康人格的健全,不利于生活園區文化融合。此外,學生家庭條件、地域差別所造成矛盾,也是園區中常見的矛盾與沖突。
3.高校學生生活園區文化融合機制構建思考
高校學生生活園區文化融合機制構建,應該從豐富性、民主性、包容性等方面入手,增強高校學生在生活園區中的文化歸宿感。高校學生已經逐漸形成相對獨立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所以他們在園區當中生活過程當中,往往有著思考和發出自己的言論的欲望和追求,因此在生活園區文化建設過程中,應該充分尊重高校學生的民主追求,鼓勵高等院校學生主動參與。高校學生生活園區的文化建設,應該提升文化的豐富性,讓高校學生在生活園區當中享受到更多的文化活動。在增強包容性角度上分析,學生生活園區應該堅持求同存異的原則,倡導高校學生互相交流和主動溝通,強化園區的溝通機制,讓學生園區中形成互相尊重的文化氛圍。
高校學生生活園區應該形成文化管理機制,有行之有效的干部體系維系生活園區的文化建設。在原有的基礎上,針對生活園區應該成立專門的生活園區管理部門,在生活園區管理部門當中,應該形成園區當中各個宿舍長、各個專業宿舍管理專職學生干部、各班級輔導員為組成成員的園區文化聯席會議制度,在涉及生活園區重大建設,特別是物質建設方面,應該通過園區文化聯席會議的廣泛討論,通過宿舍長、班級宿舍管理專職學生干部、院系宿舍管理部門干部團隊共同努力,對學校的政策、制度進行宣傳貫徹,同時做好下情上達的工作。這些方面都需要高校輔導員全程參與和引導,但是要注重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民主參與性,讓高校學生自主管理、自助服務,協調學生之間的矛盾。
高校學生生活園區在文化融合機制構建上,一方面要重視和諧文化的構建,另一方面要注重各類園區學生矛盾與沖突的化解,從兩個方面著手,形成積極健康的高校學生生活園區文化,從而推動高校學生全面發展,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
參考文獻:
[1]湯 濤.高校學生生活園區文化建設總體框架——基于文化安全的視角[J].江蘇理工學院學報,2015,(1).
[2]陳 進,湯 濤.傳統文化視閾下高校學生生活園區文化建設體系構建[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