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就業壓力逐年擴大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選擇自主創業,其已經成為一種潮流趨勢。基于此,各大高校應該加強對大學生創業的重視,并采取相關措施對大學生的創業精神進行培養。本文對大學生創業精神培養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培養措施,以期對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精神;問題;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5-09-24
創業是一件十分系統、龐雜的事情,需要高校和大學生共同努力。但是,當前各個高校對大學生創業精神的培養以及技能培訓并不到位,不少學生空有創業想法,但缺少創業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各大高校需要加強對大學生創業精神的培養,使其能夠對創業形成全新的認識。
一、當前大學生創業精神培養存在的問題
1.目標模糊不清
目標模糊不清是大學生創業精神培養過程中產生的一大問題,主要表現為高校進行創業精神培養時,沒有明確培養創新精神的重點。某些高校將注意力集中在了學生創業觀念的培養,而某些高校將注意力集中在了學生的創業能力培養上。這些培養目標都較為單一,對大學生進行創業活動而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無法起到實際的指導作用。
2.缺乏針對性和系統性
在培養大學生創業精神的時候,應該具備針對性和系統性,如此才能取得良好的培養效果。但是,就當前的實際情況而言,兩者都比較缺乏,其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課程設置缺乏針對性和系統性,不僅課程編排隨意,不具備科學性,而且各課程之間沒有緊密的聯系,無法構成一個系統。其次,創業精神培養局限于課堂,缺少實踐活動作為指引,導致創業精神培養體系只有理論結構,沒有實踐基礎。
3.師資力量缺乏
雖然大學生創業已經出現較長時間,也有不少高校設立了專項大學生創業扶持基金。但是總的來說,高校仍舊缺乏專業的教師團隊來開展大學生創業精神的培養工作,不論是理論教學還是實踐活動,不少教師都是就業輔導處的工作人員,并不具備專業的創業素養。
4.脫離實際
創業精神培養脫離實際是當前高校大學生創業精神培養的一個嚴重問題,也是制約大學生創業的關鍵因素。具體而言,高校在展開大學生創業精神培養時,對市場實際缺少調查,沒有對各行業發展趨勢做出分析統計,對學生進行的指導并不貼合實際。
5.缺少科學的評價體系
缺乏科學的評價體系是大學生創業精神培養過程中存在的一個弊端,評價體系不夠科學,導致大學生創業精神培養得不到正確反饋。高校無法及時正確獲悉大學生創業精神的培養情況,也就無法及時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整改,進而導致大學生創業精神培養成效日漸低下,無法取得預期成果。
二、大學生創業精神的培養措施
1.明確大學生創業精神培養目標
明確目標是進行大學生創業精神培養的首要任務,結合大學生創業的實際需求而言,培養目標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首先需轉變教育理念。在時代不斷進步發展的背景下,教育理念也應該隨之作出改變,從純理論教學轉向實踐教學。其次,正確認識創業教育。創業教育和其他專業課程教育之間存在一定區別,相關教師應該正確認識創業精神培養的特點,以便形成正確的培養目標。最后要突出并完善創業精神的培養目標。創業精神不僅應該包含對行業的認知、對形勢的辨析以及心理素養,還應該包括專業技能、創業規劃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因素。因此,教師需要綜合這些因素,制訂科學合理的創業精神培養目標。
2.優化培養模式
在大學生創業精神的培養過程中,優化培養模式是提高培養效果的一個重要途徑。其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進行:第一,構建人才培養體系,將教學管理、教學監控以及教學評估等系統的工作融為一體,實行彈性學制,擴大學生自主選課的權利和范圍,以便學生能夠實現多樣化發展。第二,對專業結構進行適當調整。在大學生創業的背景下,不少傳統專業已經開始被社會所淘汰,對這些專業就應該進行適當調整,使其與社會的發展進步相符合。第三,對課程體系進行改革。各大高校現行的課程體系是以專業課程為核心、專業選修課為輔助,這一課程體系已經沿用了多年,與時代發展逐漸出現脫節。因此,應該加強對行業趨勢和學生興趣的考量,設置彈性化的課程體系,讓學生能夠學習到更加有用的知識。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大學生創業精神培養成效和師資隊伍的建設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師資隊伍的實力不斷提升,才能實現大學生創業精神培養水平的不斷提升。首先,專業人才的引進。創業精神是很系統的一門培養課程,其不僅包括理論教學,還包括實踐學習。因此,高校應該不斷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引進專業人才組建創業精神培養團隊,使大學生得到最專業的培養。其次,加強市場調研和行業辨析。進行創業精神培養的教師應該對市場發展和行業變化進行全面及時的調研,確保能夠把握行業變化規律和經濟發展脈搏,將最新的知識理念傳授給學生,培養學生符合時代潮流的創業精神。
4.構建創業環境
良好的創業環境是開展創業精神培養的重要因素,高校可以從三個層面加強環境的構建:首先,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大學生創業是一種必然趨勢,但是社會以及校園中存在一定負面輿論,對大學生創業持否定態度。因此,高校應該營造積極的輿論氛圍,引導大學生正確看待創業活動。其次,打造系統的創業服務工作體系。創業精神培養只是創業服務工作體系的一個構成環節,高校需要在創業精神這個環節之外,加強對其他環節的建設,以便創業培養能夠形成一個整體。諸如創業技能培訓、創業團隊構建等。最后,加強創業資金支持,資金是創業的必備條件,只有具備足夠的資金,創業構想才可能付諸行動,才可能變成現實。
5.重視創業精神教育
創業精神的培養應該得到高校的重視,并被納入正常教學活動中,甚至可以以此開設新的專業,以便貫徹創業精神培養,使其達到與其他學科同等的水平。這就需要高校對創業精神培養足夠重視,在各種規章制度或方案規劃中明確創業精神培養的重要性,使教師和學生都對創業精神的培養重視起來。不僅如此,其還需對創新精神的課程體系進行設計。設計創新精神課程體系,可以將創業精神作為核心,以創業能力培養、市場開發、團隊構建、人力資源等方面的課程作為支撐課程,形成一個完整的創業精神教學體系。
6.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
科學的大學生創業精神培養評價體系,應該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入手進行構建。在理論方面,應該加強對大學生創業能力、市場趨勢分析、行業發展現狀等方面的評價,確保大學生能夠建立完善的創業精神理論體系。在實踐方面,應該加強對大學生創業團隊構建、項目規劃、市場考察等方面的評價,以便加強大學生創業實踐精神的鍛煉和樹立。
大學生創業正在從趨勢演變為必然,在就業壓力不斷增大的背景下,創業成為高校畢業生的一條出路。基于此,高校應該加強對大學生創業精神的培養,對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剖析,并從明確培養目標、優化培養模式等方面加強對大學生的創業精神培養,以便提升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
參考文獻:
[1]李 燕.淺析新形勢下如何培養大學生創業能力[J].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2011,(3):68-69.
[2]丁越蘭,駱 娜,王京京,等.大學生創業精神內在層次性與培養路徑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3):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