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寬松課堂氛圍的營造,教師是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適時恰當地進行賞識教育。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運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巧妙地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于課堂教學之中,能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心理;健康;英語;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5-10-10
2013年9月14日,江西省撫州市臨川二中一位高三班主任在辦公室備課時,被其學生割頸殺害;2015年8月7日,江蘇省無錫錢橋一小區內,一名初三學子喝硫酸后又將自己割喉。我們認為,這些事件的發生主要是學生心理不健康所致,對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緩。
盡管學校開設了德育課,對學生開展了比較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我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發現,任課教師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讓學生保持健康向上的人生態度的有效手段。尤其是七年級英語教學與小學英語教學要求有很大區別,學生在學習上有一種畏懼心理,部分學生對英語課產生了畏難情緒,甚至厭學情緒。我認為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跟任課教師有很大的關系。他們喜歡一位英語教師,也往往喜歡聽她的英語課,從而能夠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
實踐證明,把英語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在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方面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注重課堂氛圍,解除心理負擔
寬松課堂氛圍的營造,教師是關鍵。如果教師的表情過于嚴肅,容易造成學生的膽怯心理,不利于提高學習英語的熱情。教學中,我不斷總結經驗并積極轉變觀念,盡量讓自己成為學生的朋友,我從事英語教學二十年來對此深有感觸。無論是在鄉鎮中學還是在縣城實驗學校教書,我都做到了這一點。因為我最大限度地縮小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同時也達到了互動教學的最佳效果。上學期我教的七班有個學生(她是我的科代表)滋生了轉學的念頭,我聽說后耐心開導該生,在很短的時間內就了解解決了該學生的思想問題,結果該學生二話沒說就留了下來。
2.豐富英語實踐,提高學習興趣
我覺得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有必要增加英語課的知識性和趣味性,在平時的英語教學工作中,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我注意把簡筆化、情景模擬教學與英語教學緊密結合起來,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激情,不讓學生感覺英語越學越沒勁。因此,在教材內容的安排上,我特別注重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設計互動模擬情境練習,以便將空洞的單詞與直觀場景結合起來,激發出學生的積極情感,這樣學生會非常活躍、輕松地掌握單詞和句型知識。有時學生會問我:“唐老師,您不覺得累嗎?我們看您總是那么精神。”當然我有時也覺得累,但是我不會把我累的一面留給學生,學生看到的將永遠是我最富有激情的一面。我經常開導一些英語學習信心不足的學生,說英語是一門外國語言,中國學生在學習中很吃力是正常的,就像外國人學中文一樣也很吃力。應指引他們走出學習英語的誤區,讓他們不斷體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
3.強化正面教育,增強心理素質
當前,學生中講吃講穿、貪圖享受的大有人在,他們缺乏吃苦耐勞和追求上進的精神,心理脆弱,常以自我為中心。因此在教學中,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用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來激勵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可以說中學生的自卑心理大部分來源于成績的不理想和與同學相處不好,老師要對學生的自卑心理給以正確的指導,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風。初一入學時,很多學生一時還不適應初中階段的學習,有的甚至產生了厭學情緒。針對這種情況,我就用自己身邊活生生的事例來激勵學生。遠的不說,就說我們大英。現在我們大英正在描繪“新型工業縣、優秀旅游城、生態示范區”的宏偉藍圖,大量入駐大英的招商引資企業中就有很多外商來考察投資,他們的日常生活就離不開英語翻譯。經過恰當的教育和激勵,學生的自信心增強了,學習興趣更濃了,學習成績大大提高。
4.增強學生自信心,提高學習效果
自信心是學好英語的前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其優點,適時恰當地進行賞識教育。因此,我在上英語課時充分運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活潑生動的教學形式激發其興趣,培養信心。而且,在教學中,尤其對那些性格內向,不愛表達的學生,對他們特別關注,用真摯的愛、寬容的微笑,對待他們的不足,鼓勵多于批評,甚至不使用批評,努力挖掘優點。在學生感到害羞沒有自信時,教師應用激勵的語詞鼓勵他們勇于突破自己,相信他們能學得更好。
總之,我認為要緊緊抓住課堂教學環節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絕不能只停留在單純的背英語單詞的層面上,這都需要我們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必勝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