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農村中小學英語師資力量薄弱,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難以保障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學需求。對此,本文
結合保定市農村中小學英語師資調研實際情況,針對師資問題,提出增加教師數量、提高教師學歷層次、減輕工作任務、改革教學模式等建議,以此來加強農村中小學英語的師資力量。
關鍵詞:保定市;農村中小學;英語師資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5-09-29
一、保定市農村中小學英語師資隊伍現狀
1.師資力量匱乏,專業不對口現象較為嚴重,男女教師比例失衡
在當地中小學進行實地調研,選取250名初中英語教師作為調查對象,其中女教師 219 名,占到 87.6%,男教師 31 名,占到 12.4%。選取 50 名小學英語教師,其中女教師42人,占到總數的84%,而男教師只有8人,占到16%。調查對象中88%為大專及以上學歷,但多數都是夜大、函大畢業生,大多數第一學歷較低,并沒有受過正規的專科或本科教育。在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師當中,專業不對口現象十分突出。調查中發現,保定市農村中小學英語師資力量缺乏嚴重,代課教師或轉崗教師普遍存在,相當部分小學僅有一名英語教師。
2.教學基本功差,教學技能有待提高
近些年,保定市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師素質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與國家要求和城市學校相比還是存在很大的差距,無論是在數量還是教學質量方面都不能滿足實際需求。由于相當部分教師并沒有接受過正規的英語教學培訓,導致其教學技能薄弱,教學基本功很差,嚴重影響了農村地區的英語教學質量。同時,教師對語調、連讀、失去爆破等朗讀技巧只是略知皮毛,導致其英語口頭表達能力很弱。從中可以看到,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師基本功有待夯實提高。
3.師資培訓力度不夠,培訓模式滯后
調查顯示,僅有5%的初中老師參加過國家級培訓,還有高達45%的英語教師沒有參加過專業培訓。大部分教師認為現階段的培訓效率還是很低的。僅有14%的教師認為參加過培訓對自己的教學水平提升很有幫助,還有78%的教師認為參加培訓對自己的教學水平提升效果不明顯。走訪中發現,參加過培訓的老師普遍反映培訓內容缺乏針對性,不能因材施教,使得很多培訓都流于形式,起不到很好的效果。
二、保定市農村中小學英語師資隊伍建設對策與建議
1. 多渠道、多方位補充教師數量
高等師范類院校要根據基礎教育課堂改革的需求,積極增設初等英語教育專業。教育部門、人事部門應利用政策,適當進行政策傾斜,用待遇和感情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人才補充到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學師資隊伍當中。建立起教師共同體,將現有英語教師集中起來,通過教師走教的形式對鄰近教學點進行教師調配,充分發揮現有中小學英語教師的功能。
2.積極更新教師觀念,提高英語教師專業技能
提高教師水平關鍵還是要轉變教師的傳統觀念,鼓勵教師在新課程改革理念下,在課堂角色轉變、教學方式等方面追求較大的改變和創新。樹立起終身學習的觀念,通過英語教學視頻進行自主學習,大膽練習英語基本功,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英語教學能力。
3.加大培訓力度,創新農村英語教師培訓模式
要充分利用“國培計劃”“省培計劃”的有利契機,讓更多農村地區中小學英語教師參加到高層次的培訓中。要充分發揮教育行政部門、培訓機構功能,相互合作,通過積極分析農村地區中小學英語的實際需求,因材施教,要培訓有成效。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促進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學發展的關鍵所在。因此要從增加教師數量、提高教師學歷層次、更新教師觀念、改進培訓模式等多方面入手,建設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師隊伍。同時還要結合保定市實際情況,采取多種手段,吸引優秀人才到農村去工作,并且各級教育主管部門要積極承擔責任,為農村地區英語師資隊伍的壯大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朱亞娟.農村教育:在師資困境中跋涉前行[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7,(6):10-13.
[2]喬先令,楊笑春.甘肅民族地區中小學英語師資現狀調查與思考[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7,(7):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