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5-10-13
小學數學情境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快速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而且可以使數學課由原本的枯燥乏味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關情境創設存在的問題也很多,本文對這一現象進行分析。
一、小學數學情境教學存在的問題
1.喧賓奪主
部分教師為了創設情境,可謂挖空心思,結果情境雖然十分精彩、生動,但對于新課教學卻效果甚微。尤其是對那些低年級學生,他們往往過于關注精彩的情境并被其所吸引,但很長時間都不能進入學習狀態。比如,一位老師在屏幕上展示出了一只袋鼠,模擬袋鼠阿姨:“歡迎大家來到袋鼠超市。”這時,一只漂亮的小白兔來了,并說:“阿姨,我想要買9枝鉛筆。”接著,袋鼠阿姨拿出一捆(10枝)和散裝的2枝鉛筆放在柜臺上。此時,老師說:大家觀看了動畫片,可以提出什么樣的問題呢?生1:小兔為什么要買鉛筆?生2:小兔為什么不到其他的店里去買鉛筆?生3:袋鼠阿姨怎么不賣其他的東西,而就賣文具呢?……根據學生的回答,我們不難看出,他們已經深深地陷入了故事情節,而忘卻了這樣的情境是為數學學習的目的。
2.拐彎抹角
記得觀摩一位數學老師的公開課,課題是關于“ 年、月、日”。老師開始創設情境:今天一位漂亮的小白兔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大家高興嗎?生:高興! 老師:小白兔給我們出了一道謎語,請大家猜一下(教師通過課件展示謎語):有個寶寶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脫一件,等到年底剩張皮。學生思考了很久,終于一個學生舉手回答:日歷。接著,教師開始給學生介紹日歷的種類。然后提問: 請大家看一下2004年的日歷,昨天是3月22日,今天是哪一日?明天又是哪一日?生:今天是3月23日……最后,教師給出課題,并且板書課題:年、月、日。這樣的情境創設,累贅、拖沓,費時費力,忽視了數學新課教學的本質,導致后續的教學環節脫節,師生時間緊迫,弱化了整節課的教學效果。
3.虛構欺騙
教學情境應該是實際生活中真實發生和可能發生的,不是教師為創設情境胡編亂造的。比如,運動會上,我們班53名同學中有38人參加了比賽,那么有多少人沒參加比賽呢?”巧的是書上的例子正好是53-□=38。是數量的巧合還是人為的欺騙?經過清點班級人數發現:學生并非53人,而是35人。筆者認為教師創設這樣的教學情境從眼前看有用,但從長遠看害處很大。不但不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愿望,反而會影響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二、如何創設好小學數學中的教學情境
1.創設情境應緊扣主題
具體生動的情境往往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它可以誘發學生情感,使學生的思維隨之活躍起來。但若是一味地追求教學情境的創設,不但會掩蓋掉教學主題,還會使本來屬于數學的課堂失去了數學的味道。創設情境如果僅僅以情境吸引學生,而不是以知識本身的魅力吸引學生,那就只是迎合潮流,會使學生難以把握課堂教學的主題內容,從而喪失了創設情境在數學課堂中的價值。所以教師在創設情境時應緊扣主題,并創造性地使用好教材,用數學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
2.創設情境應真實可信
數學源于生活,生活處處有數學。新課標提出“有意義的數學應該是現實的”“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教師應善于結合課堂教學內容,捕捉生活中真實的較典型的數學實例情境,為課堂教學服務。值得注意的是創設的情境不應牽強附會,不能遠離學生的年齡特點,以教師自己的喜好代替學生的興趣愛好,更不能胡編亂造,提倡創設符合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
3.創設情境要充滿樂趣
由于小學生的好動、好奇、注意力不集中的年齡特點,在數學教學中,為了使學生更好地了解數學的思考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善于發現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數學問題,為學生提供生動有趣的情境。作為教師,除了要充分挖掘例題、習題中的趣味因素,還應多動腦筋,創設有趣的故事、游戲等情境,喚起學生的學習動機,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
4.創設情境要簡明
只要能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三言兩語的情境未必不是一個好情境。因此,數學情境要盡量做到簡明,這樣既省時省力,又能發揮其應有的功效。
總之,情境創設一定要契合教學內容,聯系學生實際,簡潔明了,直截了當,讓精彩的情境為數學課堂助力,從而真正優化數學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