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化,不斷地提倡課堂教學要高效,課堂教學肩負著培養學生意志力、學習探索掌握知識、發掘潛能與發展心智的重任。多年的教學讓筆者感悟到要完成這項任務,就必須在課堂教學上下功夫,優化課堂教學。
關鍵詞:優化;物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5-11-24
1.課的引入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上課開始時就應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創設情境使學生對教師要講授的問題產生興趣,主動積極地想去了解它、掌握它,這樣學習起來就更有效了。
首先,教師可以根據講授的內容,通過身邊日常生活、生產、自然現象引入新課。天空中彩虹的色散、水中月亮倒影、點燃火箭時的反沖現象、洗衣機甩干機的向心和離心作用,等等,我們都可以根據課的需要引入課堂激發學生思考,誘發其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使課堂教學有效進行。
其次,我們可以通過實驗引入新課的學習。雜技表演的水流星、光譜管發出色光、自感現象中斷電瞬間燈泡反而更亮,等等,我們以這些鮮明生動的實驗現象,為學生學習內容提供感性材料,引起學生對求知學習的興趣,產生追根尋底的學習欲望,使課堂更有效。
最后,我們可以根據實際學習內容,設置疑問、制造懸念等引入新課的學習。一些物理概念和規律容易混淆,或會憑借習慣、生活經驗、感象等思維定勢去錯誤理解,我們可以根據這些內容特點設置疑問,提出問題。如:“車子不拉不走,放手就停下,是否說明只有力才能維持物體的運動?”“甲乙隊拔河比賽,甲勝乙敗,則甲隊的拉力一定大于乙隊拉力。”這些問題,很多學生認為正確,教師給予否定,留下懸念,必定激發學生學習情趣,使課堂教學更有效。
2.課的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發揮好主導作用,根據教學內容、各章節特點選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耳、口、手、腦,讓學生全程興奮地投入到學習中,發掘潛能,發揮創造性,達到開發智力、培養能力的目的。
首先,善于運用討論教學法,讓學生由已知的物理知識進行討論,進而掌握新知識。如“關于向心力的幾個實例”一課,可舉出火車、汽車、跑步轉彎,圓錐擺、單擺,飛機俯沖、帶電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等多個實例讓學生分組討論尋找向心力來源。讓學生通過主動積極的討論探索,并清楚了解“向心力并非某一性質力,而是做圓周運動的物體所受的指向圓心的合力,也可能是一個力的分力”這一結論。讓學生經過討論—實驗—討論進行解決,讓學生真正學會知識。
其次,善于以實驗進行教學,激發物理課堂學習的潛能。課堂教學中,盡量創造條件進行實驗。如摩擦力這一物理學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力,摩擦力的產生、方向、效果及做功特點是高中物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不少學生對諸如“摩擦力可以是動力” “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不做功”等問題的理解容易出現錯誤,我們可以通過實驗的辦法來進行突破。學生通過實驗活動親自得出結論,抽象難理解、難記憶的物理規律在課堂上就可以掌握了。
第三,課堂教學過程中,盡量利用投影、錄像、電視、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使教學內容聲光組合、音畫同步、視聽并舉,變抽象概念為具體形象,抓住關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突破教學重難點,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3.課的練習
練習是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優化教學,實現高效課堂、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質的極其重要而有效的途徑。課堂是學生了解世界、感知世界的哨所,也是他們改造世界的前沿陣地。充分發揮課堂練習的功能,提高學生練習的效率,以達到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開拓學生思路、促進思維發展、培養學習思維能力的課堂教學優化的重要目的。
4.提高自身素質
首先是轉變教育思想觀念,努力培養學生“會做人、會學習、會創造”。其次是加強業務學習,提升業務水平與能力,這樣才能游刃有余地駕馭課堂。三要精心備課,設計好每一個課堂活動,讓課堂的每一分鐘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還應與時俱進,注意創新教學。
總之,在物理學科教學中,因其學科特點,我們必須把教材、教師、學生、生活、自然、社會進行多元因素結合起來,精心設計好每一章節、每一堂課的教學,讓物理教學真正肩負起培養學生意志力、學習探索掌握知識、發掘潛能與發展心智的重任。
參考文獻:
[1]彭旭玉.“教之必受”,夯實“雙基”——淺析高中物理實效課堂策略[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8).
[2]賈 春.新教材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的使命[J].新課程(教研版),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