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學校管理;校長;管理水平;管理藝術
【中圖分類號】 G4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0—0027—01
學校管理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為了不斷地提高管理水平,作為管理者必須不斷學習管理理論,總結管理經驗,探索管理藝術。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人性化管理
校長在管理的過程中,應突出“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實施人性化管理,有利于教師個性的張揚,有利于學校凝聚力的增強,有利于構建和諧而充滿生機的校園環境。這本身就是校長影響力、同化力、感召力,同時也是校長人格魅力的充分體現。
1. 一名好校長應該重視以情治校。以情待人是一種領導藝術,做到這一點,學校就有了凝聚力。要用嚴格的眼光看自己,用欣賞的眼光看別人,校長要走下“神壇”,以一個參與者的身份和教師同研究;以一個同事的身份和教師同探討;以一個學習者的身份和教師共求和;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和教師共命運。這樣校長和教師就形成了一個民主平等、充滿了愛心的人際環境,形成了寬松和諧、奮發向上的人際環境。在這個環境中,校長與廣大教職員工建立起親密的感情。同時,要熱情關心人,以情動人;要誠懇待人,以誠感人;要充分信任人,以信取人;要善于鼓勵人,以激促人。校長和教師打成一片,融為一體,學校的各項工作任務才能出色地完成。
2. 一名好校長應該堅持以激勵為主。教師是學校工作的主體,教育驕傲學子量的提高最終取決于教師的工作質量,而教師的工作質量又與教師的工作態度緊密相關,激勵已成為學校管理的重要手段。激勵就是激發教師工作的熱情,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激勵的作用就是使教師個人的潛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提高工作成效,從而提高學校的發展力。實踐證明:一個學校如果在管理過程中不注重對教師的激勵,干好干壞一個樣,就會人浮于事,人心渙散。如果運用激勵藝術,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加大競爭力度,教師就會有目標、有干勁,學校就會生出一股推動力,造就一種發展力,確保學校不斷發展。
二、個性化管理
校長的個性化管理是指一名校長在用自己獨特、積極、健康的職業個性來成功地管理學校時,所表現出來的獨特的管理風格。“有什么樣的校長,就有什么樣的學?!?,這一方面說明校長在學校管理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表明校長的個性特征,一個人的個性化管理風格代表和造就了學校的特色和風格。
1. 一名好校長應該有自己的辦學思想和辦學主張。學校管理者的辦學思想是學校的靈魂,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校長對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業務上的指導,其次才是行政管理者”。能否有自己的辦學思想和辦學主張,是一個校長成熟與否的重要標志。缺乏理論指導的學校管理實踐是比較盲目的實踐。從某種意義上講,校長職務是一種藝術地位,校長應有一種學者風范,校長要把自己的辦學思想貫穿于日常管理活動中,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去影響,帶動教師把自己的辦學思想轉化為教師的行動。因此,校長要加強學習和修養,努力做學者型、專家型校長,不斷提高自己的品質和格調,提高自己的人格影響力,在制度管理的基礎上施以情感管理、理念管理。
2. 一名好校長應該具有獨特的創新管理能力。創新能力和行為是當代社會的顯著特征,校長的創新管理能力是校長個性化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成功的關鍵。具有創新管理能力的校長敢于打破舊有的、落后的辦學模式,敢于標新立異,不斷提出創造性的新觀點、新理論,尋求一條適合自己學校特點的辦學路子,使學校形成“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有我精”的辦學特色。
3. 一名好校長應該具有獨特的人格管理魅力。校長的性格、氣質、修養等構成了校長獨特的人格,在管理中煥發出獨特的人格魅力。校長的人格影響力是巨大的教育力量,這比言語教育和規章制度具有更強的心靈滲透力,這對學校師生的影響也更持久深遠。在辦學實踐中,校長必須充分展現自己在性格、品質、氣質修養等方面積極鮮明的個性特征,以德行服人,以學識服人,以自己的為人來吸引人,引起全校師生共同進取的意向和行為,進而取得學校管理的成功。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