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高等教育事業也在不斷向前邁進。在高校教師中注入新鮮血液使得青年教師的比例不斷上升。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關系到學校的教學質量和長遠發展,作為學校的教學管理者要注重培養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探索培養這一年輕群體的方法和途徑。本文從注重青年教師的素質培養、實現青年教師的能力提升、促成青年教師的自我提升和滿足三個方面展開分析,結合青年教師的實際情況,為提高高校青年教師的教學管理水平提出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青年教師;教學培養;教學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5.1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6-04-18
隨著經濟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我國從國家層面加大對教育的重視力度,高校中的年輕骨干越來越多地涌現出來,為教師隊伍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可以說,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師為本。因此,對于高校的建設來說,師資隊伍的年輕化和培養直接影響著高校的教育質量和整體發展。只有不斷提高青年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教學水平,在學校的教學工作中培養技術骨干,建立長效的青年教師培養機制,才能實現高校的長遠發展。高校在青年教師培養和教學管理工作方面的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
1.注重青年教師的素質培養
高校青年教師多是從高校走出的學生,他們有著極高的專業知識卻缺乏社會實踐能力。這些青年教師在內心對自我的認知還停留在學生階段,可以說,他們具備專業基礎知識,缺乏實際教學經驗。高校在面對這一年輕群體時,應對其進行職業基本素養的培訓,幫助他們建立起對自己的職業認知,這是高校教學管理工作首先要面對的問題。多數青年教師不是師范院校畢業的學生,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缺乏科班訓練,這就需要對青年教師進行崗前培訓,幫助他們建立起知識框架、對課程體系的認知,以提高高校青年教師的理論知識與專業素質,為其適應工作崗位需求作好鋪墊和準備。
2.實現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升
高校的青年教師在入職前經過了規范崗前培訓,因此掌握了一定的教學方法和科學理論,但是如何將自己多年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將其運用到教學活動中,還需要時間的磨礪。這是青年教師在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中面對的現實問題,作為高校的教學管理者應高度重視。教學管理者有義務聘請校內的優秀教師給予青年教師以足夠的幫扶,幫助他們建立起對職業的認同,以提高其教學能力。除此之外,青年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善于思考、勇于創新,為教學注入活力,以提高教學質量。教學管理者要對自己的教學工作有長遠規劃,更好地提升高校青年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
高校青年教師在工作過程中要堅決杜絕各種教學和學術不端行為。例如,應杜絕對工作不責任、教學過程怠惰懶散、和學生發生沖突等行為。第一,教師對工作不負責是不能勝任教學工作的,如果不關心學生的思想和生活成長,課堂講授內容枯燥乏味,沒有全面吃透教材,教師就不能上講臺授課。第二,教師在教學中出現怠惰懶散的情緒是對學生的不負責,如果教師本身都不能做到愛崗敬業,忘記教學內容、忘記課堂作業或者是考試時間等,都是缺乏職業道德的表現。第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最親密接觸的對象是學生群體,教師冒犯學生以及和學生發生正面沖突是對學生的不尊重,是對教師職業的褻瀆。例如教師在課堂上取笑有缺陷的學生,遠離學生群體,以顯示師道尊嚴和高高在上之感,這是不允許的。
3.促成青年教師的自我實現和滿足
高校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的提升不是通過表面學習就能實現的,更是需要不斷內化、總結、升華的而得以實現的。要成為優秀的教師,是需要經過經年累月的教學實踐的,在明確自身教學思想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獨具特色的教學風格。在課堂上充分展現教師魅力,釋放教師激情,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真正的教師是需要和學生在思想上交流的,是能夠和學生做朋友的。
4.結束語
教學管理者要善于換位思考,發揮自身在管理工作中的優勢。為青年教師向教學名師、教學大師發展的道路鋪路搭橋,為高校的教師團隊建設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袁 義,胡 瑩.國內外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培養體系的比較[J].高教論壇,2014(5):74-76.
[2]張 悅.高校青年教師培養途徑思考[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9(18).
[3]高 蕓.高等學校青年教師培養的理論與實踐[M].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08.
[4]吳 琴,曹莉雅.對提高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幾點思考[J].科教導刊,2011(6):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