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過程中,作為高等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高職教育發展迅速,在提升我國勞動力素質、實現制造強國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高職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具備良好思想素養和職業道德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而思想政治理論課將作為承擔這一重任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主要渠道。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應積極轉變教學方法,促進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本文就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互動式教學模式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互動式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6-04-25
一、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互動式教學的現狀
思想政治理論課互動模式單一。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人們認為互動式教學模式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只有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是不夠的,在西方教育中,互動更多表現在生生之間,教師一般充當導演和主持角色。
師生互動不夠充分,無法體現互動教學的完整性。師生互動比較單一,教師是互動教學的發起者,教學過程全部是由教師進行設計的,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互動過程中,學生與教師之間是不平等的,時間長了,學生就會機械性地應付考試。
互動教學內容設計偏離教材,沒有圍繞教材內容開展互動,相關的材料、案例等沒有與教材以及大綱相結合,沒有做到因材施教。教材的編寫是有一定的超前性的,教材中的內容并不一定適用于課堂,這就要求教師在互動教學中要與現實緊密聯系,靠近學生生活,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二、高職思想政治課互動式教學模式
1.創設問題教學情境,實現角色互動
采取互動式的教學模式,需要教師為學生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使學生進入到合理的情境中,讓學生更好地體會教學內容,實現其身心全面發展。
教師可以通過語言描述等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實現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比較多,涉及的學科范圍廣,并且還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教師在講解社會熱點問題時,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的形式扮演學生、家長、教育主管部門等,進行辯論,讓教師進行點評,實現全面的互動,促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性的實現。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利用生動精簡的語言進行生動形象的再現,讓學生進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實現親身的體驗,這樣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聯系以及互動就會更加自然。學生提出的一般問題,可以通過“一師一生”的互動方式解決。對于一些深入思考后提出的疑難問題,可以通過“一師多生”的互動形式達成共識,明辨事理。
2.借助多媒體,實現表演互動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有很多教學素材需要教師主導,通過布置一些場景,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進入到情境中。當學生進入到角色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人物就不再是別人,而是學生自己。其中描述的場景也不再是學生不熟悉的情境。
比如在學習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教學時,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對人物評說的環節,講述鄧小平理論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南方談話的視頻等,讓學生分別講述鄧小平的性格特點、“三起三落”的傳奇人生等,然后教師為學生講述鄧小平理論的影響以及鄧小平獨特的人格魅力。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到偉人身上的正能量,學生之間的互動更加自然。也能通過情境的創設,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構建網絡平臺,促進互動生成
當前,網絡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思維形式等也發生變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也受到了極大的沖擊。為此應積極建設網絡教學平臺,實現師生網絡上的互動,積極、科學地引導學生,讓學生用理性的眼光對待網絡上的繁雜信息。學生也可以通過網絡手段獲得豐富的教學資源,對教師教學中的不足之處進行有效的彌補。同時建立QQ群、微博等互動平臺,讓學生接觸更多的信息,并實現網絡的實時提問與回答,打破時空的限制,增加互動的機會,促進教學效果的順利實現。
參考文獻:
[1]高耀志,陳媚林.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互動教學體系構建探析[J].廣西社會科學,2013(6):179-182.
[2]黃文進.基于能力建設為核心的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互動教學探析[J].教育與職業,2012(11):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