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代高校圖書館必須堅持“以讀者為本,服務至上”的工作態度,為各類讀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為高校專業建設、教育科研的創新、人才的培養提供良好服務。高校圖書館要不斷創新服務方式,在服務過程中懷著真誠的情感與讀者師生實現良好的溝通,做到耐心對待讀者,熱忱服務讀者。
關鍵詞:圖書館管理員;讀者服務;創新管理
中圖分類號:G25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6-05-25
一、高校圖書館創新服務的必要性
高校圖書館對網絡化、數字化的建設比較注重,在投入大量資金建設圖書館的同時,還應轉變觀念,既重視文獻資源的收集,又重視發揮其使用功能,既注重館員素質提升,又關注對讀者師生的閱讀引導,不斷創新服務工作。
第一,館藏量大。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用數字形式來儲存文獻信息更為方便,使傳統圖書館以印刷為主的館藏結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現代高校圖書館增加了網絡信息資源,更多更廣的資源信息匯聚成電子資源,形成了數字化、電子化的共享環境,為讀者師生提供了廣泛查閱、方便查閱資料的可能。
第二,對象復雜。隨著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網絡化,閱讀場所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圖書館的服務對象也會更加廣泛或復雜。校外各界讀者因為高校圖書館資源豐富而進入,這就賦予了高校圖書館的社會性,其服務工作也就變得更加開放,服務對象也就更加復雜。
第三,需求多元。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邊緣學科的涌現,教師的教育教學以及科研的需要,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成長和發展的需要,因校外個人或單位研究和發展的需要等,使得高校圖書館要面對多元的需求,在眾多的學科領域搜集補充多種多樣的信息資源,才能發揮綜合性的教育功能以及積極的娛樂休閑功能。
第四,載體轉化。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要網絡化,資源信息的載體必須發生根本性變化。在傳統紙質載體的基礎上,著力發展光盤、移動硬盤、電腦儲存、網絡儲存等載體,變革圖書館館藏資源的類型結構,向電子信息資源和多媒體網絡資源轉化,為讀者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即查即用進行網上搜索提供方便,幫助讀者省時高效達成目標。
二、高校圖書館創新服務的策略
1.轉變觀念是創新服務的先導
圖書館形象可直接從其圖書館中的每一位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反映出來。他們有怎樣的思想就會有什么樣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態度。因此,圖書館人都要具有創新的思想理念,才能激發創新服務的靈感,打破傳統的思維方式,生發創新服務的智慧,重構圖書館新服務,以讀者要求為根本,強化主動服務意識,發揚奉獻精神,積極應對數字技術的發展變化,順勢而為,創新措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讀者至上、服務第一”的理念。
2.更新制度是創新服務的動力
高校圖書館要與時俱進,更新制度以適應現代信息時代的師生乃至于社會各行業人士對網絡圖書館的高要求。
制度要有利于調動每一個圖書管理員的工作積極性。只有激發圖書管理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他們才可能創造性地去服務讀者,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到服務讀者的工作之中。只有激勵競爭,約束監督,有獎有罰,有章可循,有規可依,形成良性機制,才能促進圖書館不斷發展。
3.完善細節是創新服務的保障
(1)標志設置。圖書館要有引領性強的標識,要讓讀者尤其是剛進校的新生讀者能順著醒目準確的標志進入圖書館的各大書庫、閱覽室以及各電子網絡瀏覽,實現準確快捷,及時借閱。架標書標的制作和懸掛張貼應明確清晰,準確可靠,一目了然,對各室各地各種類目的解釋說明都要明確具體,通俗易懂,以便幫助讀者通過標志快速到達目的地,準確借閱資料。
(2)架位擺放。圖書館各大書庫中書架的高度和層數、擺放的方位和間距以及上架圖書的分類和緊密等,都要充分考慮通風性、采光度以及讀者查閱取放、過往是否便捷。書架太高,查閱困難;間距窄小,過往不通;通風不良, 潮濕發霉;排書太緊,取放困難;采光太弱,看不清楚。
(3)業務熟悉。讀者到圖書館的咨詢查閱、借書還書、解說指引、手續辦理,工作人員都要能嚴格熟練地規范操作,嘴上說到,眼睛看到,手上做到,無串借、錯記、漏還等。在借還統計、監督檢查、網絡流程、硬件軟件、圖書采編等方面都應相互配合,密切合作,以保證圖書館流通順暢,管理有序,高效運轉。
(4)有效交流。工作人員在服務工作中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是在傳達信息。運用和氣和尊重的有聲語言是圖書管理員必備的基本交流技巧,但面對眾多讀者時幾乎沒有閑暇,因此更多的時候還要用無聲語音與讀者交流溝通。讀者在書庫會常常遇到困難,管理員要細心,要通過察言觀色,發現讀者的困惑,了解讀者的需要,以便及時給予熱情誠懇的幫助。
4.創新方式是創新服務的關鍵
(1)個性化服務。校圖書館要充分尊重師生個性特點和不同需求,以讀者的立場思考問題,滿足需求,提供個性化服務。面對剛進學校的新生多引領、介紹、指導與鼓勵等;面對大二大三學生多推薦,專業性與娛樂性相結合;面對畢業學生多交流,擇業就業與為人處世方式相結合;面對教師,專業性與學術性相結合等。
(2)利用新技術。在信息環境下,圖書管理員要積極參與讀者的決策過程。數字圖書館網上信息資源豐富,并不是每位讀者特定需求,還需甄別、篩選和整理,這就需要圖書管理員主動“出擊”。因此,圖書館要積極研究讀者需求,跟蹤服務,建立智能信息檢索系統,開發信息服務系統的個性化處理功能,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信息需求。
(3)設立特別書架。圖書館把新到圖書和熱門圖書單獨設架擺放,置于大廳顯眼處,會吸引更多讀者的到來,讀者也能省時高效找到所需新書或熱門圖書,提高文獻的利用率。
(4)拓展查閱預約信息渠道。圖書館要開通網絡圖書館的信息查閱和圖書預約平臺,并及時通知。一是利用OPAL檢索機或校園網終端,進入“我的圖書館”,查看本人的借閱或預約歷史,及時瀏覽。二是在網絡圖書館主頁滾動播放預約圖書到館信息公告。三是讀者隨機在電子顯示屏上查看滾動播放的預約到書信息。四是通過手機短信將預約信息自動通知讀者,讀者可及時獲取圖書到館信息,以提高查閱預約的有效性。為提高圖書流通率,一些熱門圖書可實行限時歸還。
(5)信息咨詢服務。網絡咨詢——面對共性問題,重復咨詢問題,通過Web主頁、QQ、微信等;到館面詢——面對個性問題,疑難困惑等,與管理員面談。
(6)做好導讀服務。剛進高校的新生讀者或不常來圖書館的讀者,來到圖書館不知從何入手。管理員要主動地有步驟地教會他們如何使用書刊資料檢索工具,怎樣迅速準確地查閱所需文獻資料等,并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讀者,實施不同形式的導讀服務。
高校圖書館面對信息時代下的大學生讀者及其教師時,其傳播信息的方式和途徑必須有相應的更新。創新服務方式,可較好地滿足師生需求,促進人類文明和科技創新,既可實現知識信息資源的傳播,也可幫助圖書館人完成自己的使命。
參考文獻:
[1]于迎娣,詹德優.試論圖書館復合型參考咨詢服務的開展[J].圖書館學刊,2005(2):84-86.
[2]武繼山.關于圖書館人本管理的思考[J].情報資料工作,2005(2).
[3]沈 波.網絡環境下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與創新[J].鹽城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