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我國正在實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這促使社會對創新型產業和創新型人才產生迫切需求,而高校能否創新教育模式關系到人才培養質量的全局。在當前形勢下,地方獨立本科高校只有改革傳統的文化素質教育模式,以創新創業教育為發展的動力和方向,才能使自身永葆生機。
關鍵詞:地方獨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轉型發展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6-04-11
一、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我國產業和經濟結構不斷調整,社會對人才結構和素質的需求也在發生轉變,加之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日趨緊迫,如何推動高等教育改革創新,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問題,成為擺在當前高校發展之路上的一道難題。國務院《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提出:“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迫切需要,是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促進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的重要舉措。”本文從高校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的視角出發,探討地方獨立本科高校在實施創新創業教育中面臨的問題并嘗試提出相應的對策。
二、地方高校在實施創新創業教育中面臨的問題
1.偏重文化素質教育,輕視應用技術培養
文化素質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之一,但是長期以來,我國高等教育的教育模式一直過于偏重文化素質教育,即偏重通識課程專業課程的學習。單就專業課程尤其是文科類的專業課程而言,其內容大多呈現理論性強的特點,教師的教學也只能以理論講授為主,學生的學習也僅僅停留在理論上的“消化和吸收”階段,因此,這種偏重文化素質的教育模式未免顯得機械、死板而缺乏活力。
2.教師缺乏創新創業教育的意識和能力
高校的教育質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教育素質和能力。由于受高校偏重文化素質教育模式的影響,一些高校教師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專業課程的講授上,而這些課程通常理論性太強,缺乏實踐性。因把專業學習看得過于重要,很多大學教師表現出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行為的“冷漠”態度:要么不支持學生在大學期間的創業行為,要么直接阻止。還有的教師對此抱以謹慎的支持態度,但無奈的是自己并沒有足夠的經驗和能力為學生提供創新創業方面的指導和幫助。
3.教學方法與考核方式單一
長期以來,高校教學方法與考核方式單一,是造成高校學生缺乏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教學方法上,教師更多的是采用傳統講授法。傳統講授法雖能促使學生對系統知識的掌握,但其帶來的后果是削弱了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領域的能力。與這種單向傳遞式教學方法相應的是簡單機械的考核方式,即傳統的紙筆測驗。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極易造成大學生出現“高分低能”現象,這會嚴重影響學生未來的就業前景。
4.創業指導服務不到位
近些年來,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已經成為高校可持續發展的一大“頑疾”。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其中,高校本身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如何緩解大學生就業難問題,落實高校的創業教育是關鍵。但是,由于高校把重心放在普通文化知識和專業知識的教育上,再加上教師缺乏創新創業教育的意識和能力,這就導致高校在大學生創業指導服務方面做得很不到位。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高校對大學生創業的重視不夠;二是缺乏創業教育方面的課程;三是缺乏能夠指導創業的教師。
三、地方高校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策略
1.創新人才培養機制
對于地方獨立本科高校來說,轉型的代價是其過去曾經依靠的普通教育資源或者師范教育資源可能不復存在,這些資源中最重要的是師資力量以及教育和管理經驗,當然,有的資源可能僅僅是一種它所依托的學校的名譽。當這些資源缺失時,就只能另謀出路了。這個出路在哪?就在于順應時代所需,改革高校人才培養機制,探索建立社會需求導向的學科專業結構和創業就業導向的人才培養新機制。
2.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是提高教師創新創業能力的一個有效舉措。地方獨立本科高校要改革教師聘任制度和評價辦法,逐步使大多數教師既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又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高校可引進優秀企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擔任專兼職教師作為校企合作的重要力量,并有計劃地選送教師到企業接受培訓、掛職工作和實踐鍛煉。此外,高校要完善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和績效考核標準,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考核評價。在教師績效考核、職務(職稱)評聘等方面向“雙師型”教師傾斜。
3.改革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
地方獨立本科高校要改革傳統講授式的專業教學方法,廣泛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模式。鼓勵教師把國際前沿的學術發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融入課堂教學,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育資源,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靈感。另外,高校要改革考試考核的內容和方式,注重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應用能力,探索開放式考核的方式,扭轉“高分低能”的局面。
4.提高學生創業指導服務的質量
地方獨立本科高校應建立健全學生創業指導服務的專門機構,對自主創業的學生實行全程幫扶指導服務。這里提出兩點建議:一是建設大學生創業信息服務平臺。高校應利用多種媒介宣傳創業信息和動態,包括官網專欄、報欄、電子顯示屏、廣播、自媒體(如微 信平臺)等。二是加強大學生創業培訓制度建設。對于有創業傾向的學生,學校可以組織專業的教師隊伍編制創業指南,開設創業指導培訓課,也可以聘請知名的企業家、優秀的創業大學生給學生開設講座或報告。
“十三五”規劃中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目前我國正在實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這促使社會對創新型產業和創新型人才產生迫切需要,而高校能否創新教育模式關系到人才培養質量的全局。筆者認為,在當前形勢下,地方獨立本科高校只有改革傳統的文化素質教育模式,以創新創業教育為發展的動力和方向,才能使自身永葆生機。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EB/OL].http://www.sh.xinhuanet.com/2015-11/03/c_134779743.htm.
[2]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
[3]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EB/OL].(2014-05-02).http://www.scio.gov.cn/ztk/xwfb/2014/gxbjhzyjyggyfzqkxwfbh/xgbd31088/Document/1373573/ 1373573_1.htm.
[4]歐陽康.新時期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及其實踐導向[J].教育研究, 2012(2):8-13.
[5]王義遒.對新時期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工作的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1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