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通過對A高職院校五年制高職學生的退學原因及動態變化情況進行統計分析,探究控制五年制高職學生退學的對策,并結合學院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擬定改進措施,有效降低退學率,促進五年制高職教育教學的穩定發展。
關鍵詞:五年制高職;退學率;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6-07-14
一、退學情況統計
從表1可以看出,五年制高職的各專業退學率不同,這與開設的專業課程有關;退學學生在各學期、各年級分布不同,第一學期普遍高于第二學期,一年級普遍高于二年級。
從表2可以看出,五年制高職學生的退學率一直較高,保持在25%左右,大大高于普通高職院校及中職院校。
二、退學原因分析
(1)認識偏差。部分學生和家長對高職教育沒有形成正確的認知,他們總是把五年制高職和中職比較,過分強調實際操作課程,忽視了五年制教育的延續性,忽視了高等教育所需要的文化素質基礎。
(2)學生厭學,想參加工作。大部分學生學習基礎差,對學習不感興趣,甚至持無所謂的態度。由于學生厭學情緒嚴重,家長只能妥協,但是孩子年紀小,故大多數都是跟著家里人打工。
(3)課程設置不合理。一部分學生和學生家長表示:學校的實訓課程過少,在整個一年的學習過程中,實踐課太少。要么進不到實訓室,即使去了實訓室也最多是看看、摸摸設備,實際動手操作的機會不多,因此出現轉學現象。
(4)入伍。由于五年一貫制學生符合國家的征兵條件,故每一年級均有學生退學入伍。
三、采取的改進措施
(1)加強教育。從學生入學開始,利用入學教育和日常班會課,把五年制高職教育的含義、特點和優勢灌輸給學生,讓學生堅定地以通過轉段考試及獲取大專文憑為目標。
(2)調整部分專業課程設置。在課程設置方面,要合理規劃五年的課程體系,調整專業課程設置,爭取滿足學生對實際操作的需要。
(3)強調教學的實用化。創新教學模式,改革教學內容。教師應根據學生特點,改變傳統的講授法,多讓學生自主操作實踐。
(4)加強班主任管理工作。五年制高職學生年齡偏小,還未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此時班主任要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引導其確立目標,端正學習動機,明確專業要求,逐漸對學習產生興趣。把退學率作為班主任績效考核內容。通過和待遇掛鉤的方式,發揮班主任的主觀能動性,嚴控退學率。下狠心,抓班風、學風建設。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引導學生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理想和成才目標。班主任要做到勤跟早晚自習、勤查學生各科作業、勤問班干部和任課老師學生的上課情況,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參考文獻:
[1]譚皓宇,孫文興,王俊英.高等職業院校學生退學原因分析與對策研究[J].人力資源開發,2015(22):42-43.
[2]余彩霞.高職學生退學原因分析及對策[J].考試周刊,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