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院校為了能夠進一步的發展,需要構建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這是高職院校強化人才培養創新的重要措施。因此,高職院校要強化對教學實踐的研究,樹立符合高職院校教學專業的目標,制訂以提升職業能力為基礎的高職院校教育特色實踐教學體系,不斷地滿足人才培養的需求。
關鍵詞: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2.4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6-04-22
高職院校教育發展根據培養人才的需求不斷地進行調整創新。建立以就業為導向、提供優質服務的辦學模式。不斷強化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滿足社會發展需求。
一、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構成因素
1.實驗教學
傳統實驗教學主要包括基礎實驗教學和專業實驗教學兩種?,F代高職院校實驗教學在注重傳統實驗教學的基礎上,根據自身專業特點制定了現代實驗教學體系。這種教學方式的改變將會促進課程的創新,推動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以創新發展為動力的現代實驗教學是實踐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注重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
2.實訓教學
實訓教學能夠評估學生的操作能力,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水平。實訓教學是高職院校教學開展的核心環節,學生通過實訓教學可以了解工作的主要流程,明確自身存在的問題。實訓教學應該貫穿高職院校教學的整個過程,這是增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措施。
3.實習教學
實習教學的開展將使學生在畢業之前深入性地了解生產工作的全過程。在實習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實際生產環境將學習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這是理論轉換為實踐經驗的關鍵環節。
二、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1.教學目標的建立
實踐教學體系要根據高職院校發展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目標,建立以培養職業能力為主體的職業發展計劃。針對企業實際要求,強化學生基本職業素質、操作技能水平。
2.制訂人才培養計劃
高職院校在發揮實訓教學作用的同時還要制訂以時間課程為專業指導的人才培養計劃。在課程的設置上要以職業標準為基礎,教學內容要體現國家職業資格特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專業技術鑒定與教學考核聯系到一起。這樣既能夠保證實踐教學的職業性特點,還能夠避免因教學方式的不同影響考核結果。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且結合就業需求,積極有效地調整人才培養計劃,實現核心課程教學的多元化發展。
3.創新教學模式
普通教育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 將理論與實踐分開教學也是大部分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高職院校對教學模式的創新研究不足,學科體系成為高職院校教學的重點?,F代職業教育應該多借鑒先進的教學方式,不應受到課堂、書本的限制。
4.完善教學管理制度
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不僅包括教學計劃的制訂、課程大綱的完善等,同時教學文件資料是高職院校教學管理的重點項目,涉及實踐教學工作開展的效果,教學環節的銜接。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需要按照教學管理制度加以完善,合理分配教學資源,將提升學生核心職業能力作為考核的關鍵。
5.強化校企聯合辦學,推動校內管理優化發展
在一般情況下,高職院校與企業能夠保持密切合作,建立以學生就業為主導的經營管理指導模式。系統地進行教學與實踐的管理。學校與企業能夠在教學與實踐中進行有效的分工,營造良好的教學實踐氛圍。高職教育具有職業性特點。高職教育為生產、管理、服務等環節提供專業技術人員。技能型人才具有系統的理論知識、熟練的操作技術。實踐教學體系在專業設置上體現實用性,保證教學內容以及過程的實踐特點。構建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突出實踐教學作用,是高職院校培養專業技能人才最為有效的措施。
參考文獻:
[1]姚永聰.高職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研究[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2.
[2]顧力平.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05(1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