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在的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的社會,隨著網絡的發展,傳統的圖書館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在的發展需要,所以很多圖書館管理人員就對其進行了創新。本文探討傳統的圖書館管理模式中的不足,對其進行分析,并就如何對圖書館管理進行創新提出了一些建議。
1.傳統圖書館管理的批判
(1)傳統圖書館體制的批判。傳統圖書館的體制因受地域限制,只能滿足少數讀者的需求,資源共享面臨諸多困難,這歸根結底是體制的原因。傳統圖書館的產生目的之一是解決文獻資源的相對稀缺問題。傳統圖書館主要就是記載信息的載體,所以它比較依賴時間和空間。數字圖書館是依靠網絡儲存信息,所受的限制比較少,而且還能快速傳輸信息,這樣讀者就不必受地點和時間的限制。
(2)傳統圖書館組織結構與業務流程的批判。業務流程與組織結構是圖書館為了能夠滿足讀者的需求而設計的,需要將信息具體化才能實現。根據信息載體的不同,可以將圖書分成不同的種類,讀者很可能需要去很多地方才能搜集一個課題的資料。但是在網絡化的環境下,人們就不需要如此做。另外傳統圖書館還實行功能分離,圖書館的各項工作是緊密相連的,這些細密的分工導致圖書館管理員不能很好地工作;最主要的是傳統圖書館忽略了人的作用,因為顧客閱讀圖書大都比較關心它的內容,但是傳統圖書館卻以載體進行劃分,這就本末倒置了。
(3)傳統圖書館的人力資源管理的批判。傳統圖書館雖然賦予了管理人員極大的權利,但由于傳統圖書館分工極細,而且圖書信息需要大量的載體,所以管理人員大都會被瑣事纏身,不能開展高質量的工作。另外傳統圖書館管理人員的學歷也有很大的分歧。
2.圖書館創新的生成
(1)落差是圖書館創新的動力。以前人們對圖書館的要求就是能查到知識,能讓圖書信息有一個好的載體。但是現在人們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快速獲得知識。傳統圖書館已不再能滿足人們的這一需求,所以圖書館管理人員和社會就希望能有新的方法產生,因此就有了圖書館的創新。
(2)危機是圖書館創新的機遇。每個事物的發展都會面臨挑戰和機遇,圖書館也不例外,而它現在的機遇就來自于它的危機。第一,由于網絡的出現,人們不再依賴于圖書館的服務。第二,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信息服務機構拔地而起,人們就更看重快速獲得信息的新型服務機構,圖書館就逐漸失去了市場。第三,圖書館的信息是共享的,共享信息使得圖書館失去了一定的優勢。
(3)機遇是圖書館創新的關鍵。圖書館中儲藏著大量信息,所以要在網絡化社會這個大舞臺上抓住機會進行創新,這樣才能讓圖書館發揮它的作用。
(4)人是造就圖書館創新活動的決定因素。圖書館的創新活動能否進行,很大一部分取決于它的管理層和領導層。領導者必須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并要勇于冒險,這樣他的員工也才敢勇于挑戰和承擔風險;而且管理者還必須對圖書館未來的發展有清醒的認識和好的規劃,并確定發展目標;他還要與社會接軌,始終保持強烈的興趣,充滿激情,這樣他才會有創新的勇氣,才能領導員工,也才能對圖書館進行創新。
3.圖書館創新的內容
(1)目標創新。圖書館必須要有確定的目標。傳統圖書館想要達到每本書都有讀者,每個讀者都有想讀的書的目標,這顯然是很難做到的,因為這樣的目標太模糊,太寬泛,沒有針對性,很難制訂具體的計劃。現在的圖書館應重新制訂目標,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查,并制訂確切的目標,爭取做到把信息送給最需要的人。
(2)服務創新。傳統圖書館主要是幫助人們找到書籍,但是現在的圖書館應該將重點放在整合知識上,這樣才能讓知識更廣泛地傳播出去。創新的圖書館能讓人們積累更多的知識,也能讓人們更有效地運用知識,另外,網絡化的圖書館還能以各種形式存在。
4.總結
傳統圖書館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所以數字圖書館就應運而生。數字圖書館是對傳統圖書館的繼承,并在它的基礎上有所創新,這些創新都是為了滿足現代讀者的需求的。
參考文獻:
[1]田雅靜.數字環境下傳統圖書館管理的批判與創新[J].科技展望,2015,25(31).
[2]文淑君.數字環境下的圖書館管理創新模式分析[J].科技視界,2015,(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