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改革的深化,股份制商業銀行工作效能、崗位穩定性、收入待遇及從業心理受到較大沖擊,青年員工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行為方式、工作期望值等出現重大轉變,不穩定因素增多,因此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從研究青年員工群體特征、股份制商業銀行思想政治工作現狀入手,尋找股份制商業銀行青年員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方法及思路,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長效機制,以期促進青年員工的健康成長,塑造良性循環的經濟環境,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有效融合企業與個人的發展。
關鍵詞:股份制商業銀行;青年員工;思想政治工作;創新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01-0150-02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社會利益格局深度調整,工作模式、理念等面臨全新的挑戰,股份制商業銀行處于改革前沿,工作效率、效能增強,崗位穩定性、個人待遇收入以及從業心理等受到較大沖擊,青年員工思想活躍,意識觀念與利益訴求多元化,加上銀行業信息來源多種多樣,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行為方式、工作期望值等隨社會發展出現重大轉變,不穩定因素日漸增多,矛盾逐步凸顯,團隊管理風險明顯增加,如何做好青年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股份制商業銀行目前亟待解決的課題。
一、股份制商業銀行青年員工的基本特征
1.股份制商業銀行青年員工普遍具有高等教育學歷,思維、視野較為開闊,工作獨立性、選擇性、多樣性較強,“自我期望值高、實踐能力弱,價值取向功利性強、責任意識弱,個性特征強、集體意識弱,危機感強、自我調節力弱”為商業銀行青年員工的群體特征。
2.青年員工具有較強的學習、執行、表達、創新能力,與明顯的功利追逐、抗壓能力較弱、缺乏團隊合作以及對高消費偏好等不足形成較為明顯的矛盾體,一方面期待上級領導能準確能了解自己的特點與能力,對自己職業發展前景有明晰的規劃,能有更多的發展機會和上升通道;另一方面思想認識卻越來越現實,注重職業發展與自身價值的實現,在意工作壓力與身心感受,付出同時對回報多有較高期待,對薪酬和福利存在明顯的攀比心理,使得在工作過程中易于喪失動力,出現懈怠現象。
3.部分青年員工在工作過程中出現認知沖突與思想困惑,因一定時期內自我目標沒有達成,對自我前景感到迷茫,對行業內以及社會高薪行業的薪酬差距難以自我平衡,出現懶散心理;部分青年員工缺乏進取精神,工作圖輕松,滿足于自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現狀,愛崗卻不敬業,“等、觀、望”心態明顯,分內之事懶得做,分外之事不愿做,工作中制度執行不嚴格,責任意識、危機意識及競爭意識缺乏,直接影響組織目標的達成。
二、股份制商業銀行員工思想政治工作之現狀
1.毋庸諱言,銀行業所追求目標為業績指標及利潤,“重業務、輕思想,重業績、輕教育”為普遍現象,思想政治工作未能隨業績增長與時俱進,仍停留在傳統的政治思想教育模式與理念,流于形式,缺乏創新,沿襲傳統的“公與私”“義與利”等簡單的二元劃分,與“對與錯”的簡單對立思維共同形成了系列脫離人的情感因素的陳舊理念。政治思想工作過程中或過度強調精神作用,夸大政治思想鼓動的效果,搬用“洗腦、強心、鼓氣”模式,以“打雞血”的方法達到短時“統一思想、增強信心、下定決心、鼓舞士氣”的目的;或一味采用“填鴨式”說教,意圖培育員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榮辱觀、權利觀,弘揚愛崗敬業、艱苦奮斗、拼搏進取、無私奉獻等精神;甚至出現單純追求商業目標,忽視與淡化政治思想教育的趨勢。
2.簡單、粗糙的政治思想教育方式難以為青年員工所認同,空洞說教與銀行業經營重利、人類趨利的本質及豐富情感需求的特點難以形成真正的交集,以致形成了“說一套,干一套”的現狀。對青年員工的心理感受及個人合法利益需求的忽視,嚴重削弱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形成教育與現實生活格格不入的“兩張皮”現象,單一的內涵導致青年員工心理上不認同政治思想教育,難以接受甚至出現逆反對立情緒,認為思想政治工作是“形式主義”“可有可無”,久而久之勢必導致銀行業誠信缺失,道德滑坡,服務社會意識缺乏,難以顯現出現代商業銀行的發展趨勢與強大的生命力,影響商業銀行高效履行所肩負的社會責任,逐步落后于時代發展。
三、對股份制商業銀行青年員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與思考
1.“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就是堅持科學發展。”新形勢下股份制商業銀行應強化員工尤其青年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員工道德修養,堅守良心與工作底線,傳遞正能量,積極追求崗位工作的社會效益,總體提升商業銀行的社會責任與社會價值。“五個堅持”中的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商業銀行加強服務實體經濟,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實際工作中商業銀行重視企業存款,很少為企業發展做出戰略性規劃和建議,中小企業扶持力度明顯不足,“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認識真理永無止境,理論創新永無止境”,應注重股份制商業銀行發展與思想政治工作有機結合,加大調研創新投入,充分發揮行業優勢,承擔起引領實體經濟企業創新的責任。
2.完善用人及競爭激勵機制,以“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指導思想政治工作,注重競爭意識與環境的營造和拓展,建立“權力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用人機制,盡快向重才能、重業績的客觀新型選拔模式轉變,完善競聘制度、業績考核制度,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為青年員工尤其一線員工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促進相互幫助、互相促進的良性競爭氛圍的形成,使得能力強、敢擔當的青年員工看到自身發展前景,正視自身價值,促進行業內部形成奮發向上的風氣,促使廣大青年員工提高服務意識,主動積極服務,拓展銀行職能及業績。
3.加強制度創新,將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措施制度化,充分體現人文關懷,逐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崗位職責、員工民主管理、工作條件保障、內部矛盾調解、員工身心健康管理、家庭困難員工幫扶、組織有益于身心的活動、評先及獎勵規則、檢查考核評價等制度,規范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內容及相關責任,在具體操作、考評時有章可循,杜絕因領導好惡、具體工作人員的素質高低所致思想政治工作忽松忽緊,質量波動起伏,保障思想政治工作常態化、長效化。
4.以青年員工為思想政治教育之主題,關愛、尊重青年員工,注重調動其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寓教于樂,使得廣大青年員工接受、認同服務社會的觀念,強化自立、自信精神及社會服務意識,使“以人為本”與服務社會有機融合,結合目前脆弱的社會信用環境,構建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誠信意識以及良好的企業文化,以誠信發展為本,提升社會責任意識,寧可放棄部分服務對象,也不迎合誠信缺失的企業,大力弘揚誠信建設的意識與責任。
5.領導干部的人生觀、價值觀、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及能力、行為方式以至于個人喜好都會對青年員工有明顯的影響,領導層應提高自身政治素養,以身作則,做好表率作用,用優秀的人格魅力激勵青年員工。同時明確思想政治工作考評內容、標準、程序、獎懲標準、考評人責任等,使得考評規范、客觀,公開監督,兌現獎懲,摒棄以往“以業績論英雄”考評標準,使思想政治工作“干與不干、干好干壞都一樣”的局面徹底改觀,同時明確考評的責任主體,促進相關人員忠于職守,盡心履職,確保思想政治工作的常態化及有效性。
四、結語
改革的不斷深化使得股份制商業銀行面臨全新的機遇與挑戰,諸多新矛盾、新問題逐步凸顯,應高度重視青年員工思想政治工作,把握時代脈搏,積極轉換新視角,堅持繼承與創新并舉,探索新途徑、新方法,建立股份制商業銀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長效機制,使其常態化、有效化,保障青年員工健康成長,穩定金融行業運作秩序,塑造良性循環的經濟環境,增強企業凝聚力和競爭力,有效融合企業與個人的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 農業銀行江蘇省分行專題調研組.提升員工幸福指數,打造一流商業銀行[J].現代金融,2013,(12):47-49.
[2] 孔航.商業銀行80后、90后員工思想困惑及其消解[J].人民論壇,2015,(3):76-78.
[3] 肖寒.對商業銀行青年員工政治思想工作的思考[J].管理觀察,2012,(17):174-175.
[4] 尹湘文.要正確引導青年員工健康成長[J].貴州農村金融,2012,(3):37-39.
[5] 閆冠玉.試論商業銀行思想政治工作創新[J].工會論壇,2013,(3):87-88.
[6] 高紅.國有商業銀行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難點和創新[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3,(22):57-58.
[7] 李海玲.商業銀行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新途徑淺議[J].青海金融,2013,(8):60-61.[責任編輯 安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