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內部審計體系也變得越來越完善。大量實踐結果表明,在企業內部管理,尤其在企業風險管理控制過程中,內部審計的作用相當大。針對企業風險管理來說,其管理主體不僅包括企業董事會,還包括管理人員以及其他相關人員,在具體的企業風險管理控制當中,不僅要做好環境風險控制工作、風險評估和識別工作、活動管理控制工作,還要做好風險反應以及風險監控等工作[1]。對于不同的企業風險管理控制工作來說,內部審計產生的影響也不同。
關鍵詞:內部審計;企業風險;管理控制;積極影響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01-0020-02
對于企業來說,加強風險管理控制都比較重要。無論是什么企業,其內部都存在風險,要想保證企業長期穩定發展,必須采取有效預防措施,及時預防風險和化解風險。近年來,大部分企業都開始加強內部審計,實現內部審計和內部風險管理控制的有效結合,并取得顯著效果。因此,對于企業風險管理控制工作來說,應當成為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一部分和主要內容。要想研究內部審計在企業風險管理控制當中的作用,必須深入了解內部審計和風險管理控制相關內容。在明確企業風險管理控制問題的基礎上,了解內部審計的重要作用。
一、內部審計以及風險管理控制概述
針對企業內部風險來說,其是在一定條件下出現的,當企業內部風險產生之后,會導致企業經濟受損。風險存在客觀性以及可識別性,另外也存在可控性等特點。總的來說,風險涉及的主要內容有三個:第一個是風險因素,第二個是風險事故,第三個是損失[2]。
針對企業風險管理控制來說,是企業相關人員在制定戰略后實施的一個過程,通過識別風險來加強風險管理控制,最終達到企業發展目標。企業風險管理控制不僅涉及風險識別,還涉及風險衡量等,加強企業風險管理控制,就是為了從根本上降低企業經濟損失,提升組織運作效率[3]。而內部審計屬于一種保證活動,通過內部審計,可以為企業增加價值,促進企業正常運作,還可以改善企業內部風險管理控制情況,最終幫助企業實現發展目標。因此,在企業內部風險管理控制過程中,內部審計應用價值較大。
二、內部審計結合企業內部風險管理控制的動因研究
(一)企業內部風險逐漸增加
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企業發展形勢變得越來越復雜,企業內部風險也逐漸增加。在這樣的形勢下,必須從根本上降低企業風險,才能最終實現企業發展目標。對于企業來說,加強內部審計,不僅可以提升組織價值,還可以明顯提升組織經營效率,因此審計人員參與到風險管理控制當中也變得理所當然。
(二)內部審計部門尚待發展
近年來,企業審計部門變得越來越重要,其發揮作用也越來越大。針對企業審計部門來說,其一直在尋求更重要的領域,為了最終獲取更高的地位。針對企業相關部門來說,其對內部風險管理控制十分重視。因此,內部審計參與到風險管理當中十分必要,不僅可以提升內部審計地位,還能提升內部審計水平。
(三)內部審計在企業風險管理控制中意義重大
大量實踐結果表明,企業風險管理控制融合內部審計十分必要。第一,通過加強內部審計,可以客觀識別風險。對于企業內部風險來說,其存在不對稱性等特點,往往這個部門產生風險,要由另一個部門承擔,這樣就會導致企業內部管理系統紊亂,還會導致企業內部道德風險出現。因此,要想正確識別和控制企業內部風險,必須進行綜合考慮,而對于一般的業務部門來說,要實現這個目標比較難。而對于內部審計部門來說,其不屬于管理部門,就可以在全面考慮的基礎上進行風險評估和識別,進而采取相應有效的風險控制對策。第二,對于內部審計部門來說,其處在董事會以及相關職能部門之間,可以參與到內部風險策略制定過程中,另外還可以進行風險控制策略調控[4]。第三,對于別的業務部門來說,會受到管理當局的打壓,會導致風險管理控制效率降低。但內部審計部門可以在不受相關限制的基礎上提出建議和意見,可以把評估建議報告給企業董事會,從根本上解決內部風險問題。第四,對于審計部門來說,其具有比注冊會計師更高的能力和優勢,能夠全面掌握企業發展情況和內部風險產生情況,且其風險管理控制責任感更強。
三、內部審計在企業風險管理控制中的積極影響
對于內部審計和內部風險管理控制來說,兩者之間存在相同點,又存在不同點,兩者都可以消除企業風險,但兩者所扮演的角色存在差異性,內部審計其實就是第二次的風險管理控制和管理情況監督[5]。因此,內部審計在企業風險管理控制當中的積極影響比較大,應用作用比較顯著,具體來說,主要包括六個方面。
(一)內部審計在內部風險環境分析當中的積極影響
在實際的企業內部風險環境分析當中,必須保證內部目標等符合環境條件和發展狀況,還要考慮現有的發展資源,必須重點考慮主要風險[6]。針對內部審計來說,在內部風險環境分析當中,可以有效評估固有風險以及剩余風險。隨著辦公智能化的發展,實際的風險控制工作人員變得越來越少,企業內部風險性質也有所改變[7]。因此,對于企業管理部門來說,必須了解合作者的風險,要把糾正措施當作主要內容。而自動化系統無法真正識別相關變化。而通過內部審計,可以全面掌握風險環境相關因素變化情況,明確企業內部風險變化情況是否和形勢變化情況相符,最終把分析結果結合在審計報告里面,為后期決策奠定基礎。
(二)內部審計在風險識別當中的積極影響
在內部風險識別過程中,審計人員可以通過應用模板分析方法等,準確識別單位自身風險,還可以準確識別合作者自身風險,在很多企業管理控制部門當中,由于不了解供應鏈企業運作情況,導致一系列風險無法預測[8]。而對于內部審計人員來說,還能在采取情景模擬的方法的基礎上,評估管理層風險識別準確情況,可以及時發現遺漏風險。
(三)內部審計在風險評估當中的積極影響
在實際的內部風險評估當中,必須加強定量分析以及定性分析。對于可能出現的不同結果都要評估。對于不同的風險種類來說,各部門評估結果都存在差異性。而內部審計人員具備特殊地位,能客觀公正研究風險假設條件,準確評估風險并提出有效建議[9]。
(四)內部審計在風險反應以及控制當中的積極影響
針對風險反應來說,企業必須在掌握風險情況之后,做出最終的風險處理決定,要么進行風險避免,要么進行風險接受,要么進行風險降低。這個工作難度比較大。而對于內部審計部門來說,分析風險回報情況是其核心工作,其可以有效評估風險并做出正確的風險處理決定。而在風險控制過程中,內部審計部門可以在測試相關控制程度的基礎上降低內部風險。
(五)內部審計在風險信息溝通當中的積極影響
在實際的風險溝通過程中,企業必須把相關溝通信息傳送到對應部門當中,為后期制定風險控制對策奠定基礎。另外,對于風險管理相關信息來說,必須傳送到與之相關的部門當中。只有保證信息及時送達,才能從根本上降低風險產生率。在這個過程中,內部審計可以起到一個證明作用,及時掌握信息傳遞情況。
(六)內部審計在風險管理控制監控當中的積極影響
對于企業內部風險管理控制來說,必須加強長時間監控。內部審計人員可以在掌握風險環境變化情況的基礎上,了解風險控制系統更新情況,還能在長時間審計之后,明確風險管理控制相關問題,進而采取有效的改進措施。
四、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促進企業經濟可持續穩定發展,必須加強內部風險管理控制,從根本上降低內部風險發生率,而在企業風險管理控制當中,加強內部審計十分重要,可以從根本上提升企業風險管理控制有效率。
參考文獻:
[1] 萬壽義,崔曉鐘.內部審計價值變遷的結果:風險導向內部審計[J].財經問題研究,2009,(11):88-94.
[2] 程永泉,馮義秀.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及其在企業構建風險管理框架中的應用[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61-65.
[3] 胡繼榮.基于ERM框架的商業銀行內部審計機制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09,(2):146-152.
[4] 張紀軍.風險管理視角下的大型煤炭企業內部審計探討[J].煤炭技術,2013,(11):280-282.
[5] 陳曄.淺析企業集團內部審計風險管理的改進[J].中國經貿,2014,(14):287-288.
[6] 劉正軍,范曉陽,吳永蘭,等.我國銀行開展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分析研究[J].經濟縱橫,2009,(2):90-92.
[7] 趙婷婷.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J].廣東行政學院學報,2011,(2):85-87.
[8] 趙麗芳,張偉.企業風險導向內部審計——風險管理活動(系統)的再確認與咨詢[J].會計之友,2011,(10):46-49.
[9] 張慧清.公司風險管理中內部審計作用之探討[J].會計之友,2011,(24):120-121.
[責任編輯 吳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