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發展的同時,經濟犯罪問題日益突出,該問題的出現是多方面的原因導致的,有當前我國市場經濟本身發展的因素,也有當前我國體制以及法制缺陷的原因,甚至國際上的一些不良因素滲透也會對于經濟犯罪的發生產生一定的影響,而要想有效地打擊經濟犯罪,就應該全面地分析經濟犯罪的主要特點和發展趨勢,然后才能夠制定合理的措施進行預防和控制,盡可能地避免經濟犯罪問題的產生。
關鍵詞:經濟犯罪;經濟體制;犯罪特征;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D91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01-0195-02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犯罪成為當前社會的突出問題,在案發范圍、犯罪主體、犯罪手段、犯罪后果、犯罪查處等方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已經滲透到了中國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也成為擾亂社會市場經濟秩序一個突出的問題,正確認識經濟犯罪的特征及發展趨勢,對我們打擊犯罪、預防犯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所謂的經濟犯罪,主要就是指在商品經濟領域內,相關人員為了謀求更高的利潤而采取一些違法措施,其嚴重的侵害了國家經濟法律的相關規定,破壞了原有的市場經濟秩序,因此,應該針對其具體的違法行為及其惡劣后果予以相應的懲罰,這一概念最早來源于英國學者希爾,當前,這種經濟犯罪行為越來越普遍,其影響也越來越惡劣,必須要引起國家和社會足夠的關注。
一、經濟犯罪的類型
我國于1982年頒布了《關于嚴懲嚴重破壞經濟的罪犯的決定》。首次使用了“經濟犯罪”這一術語,在這個法規中經濟犯罪被稱為“經濟領域中的犯罪”。在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換過程中,經濟領域的犯罪活動呈現上升趨勢,并且產生了許多新的經濟犯罪形式。
筆者認為,從實質意義上來看,經濟犯罪可以分為以下幾類:一是經濟領域。即所有發生在經濟領域內的犯罪行為均歸結為經濟犯罪。二是經濟秩序。這是以犯罪所侵害的國家經濟秩序為出發點的。三是公職人員的腐敗犯罪。針對經濟犯罪的主要定義和相應的類型構成來看,其所具備的特點也就比較明顯了,從當前我國經濟犯罪相關法律條文的規定來看,經濟犯罪主要具備的特征有以下幾個方面:(1)這種經濟犯罪在實施過程中主要損害的就是我國市場經濟秩序,也就是說,市場經濟秩序是該犯罪的客體組成部分;(2)針對這種經濟犯罪的具體實施過程來看,其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違反了國家相關法律條文的規定,進而對于原有的市場經濟秩序產生了較為明顯的破壞;(3)從經濟犯罪主體的角度來看,幾乎所有的經濟犯罪人員都是主動采取的經濟違反行為,也就是說其犯罪基本都是故意而為,僅有少數是過失經濟犯罪;(4)對于這種經濟犯罪的具體主體責任人來說,既可以是社會個人,也可以是整個的經濟性單位。
二、經濟犯罪的特征
針對當前我國經濟犯罪的現狀來看,其惡劣程度越來越明顯,涉及到的金額也越來越高,并且經濟犯罪的數量與日俱增,其經濟犯罪的類型也呈現出了多樣性的發展趨勢,不僅涉及到了傳統的貪污、偷稅抗稅、詐騙、制造偽劣商品、行賄受賄、走私販私等犯罪行為,還涉及到了一些新型的經濟犯罪問題,比如證券欺詐盜竊商業秘密、侵犯著作版權和操縱市場、信用卡詐騙等都屬于新型的經濟犯罪行為,對于這些經濟犯罪類型來說,其不僅僅具備著以往經濟犯罪的一些基本特點,其隱蔽性越來越強,智能性也越來越明顯,控制和管理的難度隨之增大,并且對于市場經濟秩序造成的破壞也越來越嚴重,并且從經濟犯罪的主體責任人角度來看,越來越多的經濟犯罪人員具備著較高的文化素質,并且也正在用這種文化素質來進行更為危險的經濟犯罪,在具體的經濟犯罪手段上,其使用的技術也越來越先進,電子計算機、信息網絡等都被用來進行相應的經濟犯罪,進而也就導致其經濟犯罪更為隱蔽,也更為巧妙。
相勾結的經濟犯罪在當前的經濟發展中越來越多,其主要就是指相關的經濟活動參與人員聯系相關的經濟活動管理人員,進而利用他們的職務便于利進行相應的經濟犯罪活動,這種犯罪問題在當前越來越明顯,并且因為這種經濟犯罪行為有內部人員的參與,所以其危害更為嚴重,造成的經濟損失和帶來的更大,甚至還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單位組織集體犯罪問題,這一類經濟犯罪問題的存在必然會對經濟市場秩序造成更為嚴重的損害。
三、經濟犯罪的現狀
針對上述經濟犯罪的主要特征來看,這些經濟犯罪問題的控制和偵查難度越來越大,尤其是隨著經濟犯罪的不斷發展,相應的司法機關要想切實做好具體的經濟犯罪處理工作就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克服偵查阻力,提升其經濟犯罪偵查破案的水平。
經濟犯罪的現狀是:一是經管財經的人員犯罪多。對于這種具體的經濟犯罪問題來說,因為其屬于經濟學范疇,所以經管財經類的人員就具備著較為明顯的犯罪能力,進而也就容易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識進行經濟犯罪。二是窩案、串案越來越多。成組織的經濟犯罪也已經成為了當前我國經濟犯罪的一個重要特點,很多經濟犯罪的發生都是一窩人共同參與犯罪,合伙作案現象越來越明顯。三是頂風作案勢有抬頭,犯罪率有所上升。從具體的經濟犯罪數量上來說,當前的經濟犯罪越來越多,犯罪率逐年提高,屢禁不止,頂風作案問題極為明顯。
現實情況告訴我們,經濟犯罪總量呈增長發展的趨勢。所涉及的領域和地域不斷擴大,尤其是隨著當前經濟活動越來越頻繁,經濟市場所涉及到的內容也越來越多,比如金融行業、外匯行業以及稅收問題等都變得越來越復雜,進而也就給了相當多的一部分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他們利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術手段進行相關的經濟犯罪,并且其犯罪的數額也越來越大,滲透的范圍越來越廣。
從這種經濟犯罪的危害上來看,隨著經濟犯罪數量和涉及數額的不斷增加,這些經濟犯罪問題的出新必然會給我國經濟市場秩序造成較大的影響,進而就會對于具體的社會個人以及團體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并且隨之會影響到整個社會的穩定,其影響是極為惡劣的。
在當前的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國對外開放的水平不斷提升,與外國的聯系和交流也越來越密切。與此同時,經濟犯罪受此影響也表現出了較為明顯的國際化發展趨勢,國際范圍內的聯合犯罪越來越多,造成的影響也越來越惡劣,其控制的難度也相應增加。
綜上所述,當前的經濟犯罪有愈演愈烈之勢。因此,針對這種經濟犯罪問題進行全面的分析,深入了解其經濟犯罪的形成機制和特征就顯得極為必要,有助于經濟犯罪的控制和偵查。
參考文獻:
[1] 任克勤.經濟犯罪案件偵查[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1.
[2] 戴蓬.經濟犯罪案件偵查要略[M].北京:群眾出版社,2003.
[3] 程小白,蔡庭輝.經濟犯罪偵查 [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3.
[4] 揚春洗,高格.我國當前經濟犯罪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5] 朱興有,魏賽娟.新型經濟犯罪研究[M].北京: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責任編輯 陳 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