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輔導員針對大學生而開展的心理危機干預手段中,心理疏導療法比較特殊而又適用且非常必要。心理疏導療法一般按照疏通、引導及鞏固這三個主要步驟進行,將大學生的危機心理逐步疏導,進而幫助大學生消除病理觀念,重建起正確的認知思維評價體系,有利于對大學生心理危機相關事件的預防并干預。本文從大學生出現心理危機時輔導員采用心理疏導療法進行干預的可行性分析出發,介紹了心理疏導療法對于干預大學生出現的心理危機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心理疏導療法;大學生;心理危機
中圖分類號:B844.2 文獻標識碼:A
疏導療法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心理干預方法,它能有效干預大學生的心理危機,并在大學生的家庭、學校乃至社會等各個方面都可以貫穿使用。疏導療法在諸多心理干預手段中獨具特色,十分適合干預大學生心理危機,且這種干預也往往十分必要。
一、 在大學生出現心理危機時采用心理疏導療法進行干預的可行性分析
大學生不僅年輕、聰慧,同時還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更善于學習,對于新事物或新觀念都比較容易接受,因而在對大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的時候往往會獲得更加良好的效果。[1]而且大學生需要長期接受比較正式的訓練以提升其言語表達及理解能力,因而在心理輔導過程中主要依靠語言分析的心理疏導療法更有利且獲益良多。[2]除此之外,大學生群體作為校園中的學習對象經常要接受各種知識,很容易接受并學習新的思維模式及觀念等,能較為容易地將搜集資料和信息的任務完成并進行交流,使“疏”與“導”的工作可以十分順利地開展。在工作人員的心理輔導下,大學生能夠迅速地了解相關心理疾病是如何產生的,并能夠明白其發展的過程和該類疾病的特點及本質,接受并開展領悟自我、認識自我、矯正自我工作,認清相關心理疾病的主要運動規律,改造自身的個性缺陷,從而提高對心理應激反應的主動應付能力,并鞏固其療效。
二、心理疏導療法對干預大學生出現的心理危機的具體應用
1.疏通階段應用
“疏通”指的是打開醫患之間交流信息的通道,根據收集和反饋的信息,從而將患者心理上的阻塞癥結以及心靈深處難以告人的隱情等都很充分地表達出來。因此,疏通階段其實也是收集信息何處不輔導心理的階段。根據一般產生心理危機的原因,輔導員進行輔導或干預時,可以向大學生主動提出問題,讓大學生對癥狀進行陳述并接受投射測驗,也可以利用通常心理危機的一些評估測驗方法去盡量搜集該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相關信息,使心理輔導以及干預的工作可以順利開展。
2.引導階段應用
所謂引導,就是以系統獲取信息作為基礎,抓住問題的主線,對大學生循循善誘,改造大學生不健康的認知結構,將其各種錯誤認識或者病態心理能夠有效地向科學而又健康的軌道上引導,其實這也是將病理心理轉化為生理心理的一個重要的過程。大學生發生心理危機的主觀原因通常都是該大學生沒有真正認識現實,過高地估計自身價值,而認知評價系統構建不正確,且缺乏足夠強的心理承受能力等。
3.鞏固階段應用
大學生由于還沒有正式踏入社會,社會經驗還不足,“三觀”正處于十分關鍵的形成階段,因此面對外部環境包括社會公共環境及個體生理心理等各種因素時很容易受到影響,心理承受能力還不夠強大。因此輔導員進行心理干預時,必須應用必要的手段對其輔導成效進行有效鞏固。在適當的時候通過團體輔導等方式也可以使輔導成效得到強化,讓大學生的思維觀念更加堅定,建構其對事物進行認知評價時的正確標準,使大學生可以將輔導成效內化為自身的思維及價值觀念,進而緩解乃至消除危機狀態,并且以防在日后再次發生心理危機事件。
三、結語
綜上所述,應用心理疏導療法治療心理危機大學生的心理疾病時,由于大學生自身的優越性以及個性特點,這種方法的應用價值是非常高的。因此輔導員在應用心理輔導療法時,必須根據疏通、引導以及鞏固這三個主要階段的不同特點及具體需求,對大學生的心理危機進行干預,從而解除其危機狀態,提高大學生的生活水平。
參考文獻:
[1]王 堅.淺析高校輔導員的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11):53-54.
[2]劉建濤.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對策淺論[J].大慶社會科學,2009, (4):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