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國家的一些方針政策鼓勵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就業。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就業指導,其工作重心就應該貫徹執行國家這一方針。本文筆者通過一個案例,闡述和分析了引導優秀大學畢業生參加“西部計劃”的過程,以期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與就業指導相結合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大學畢業生;就業指導;西部計劃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作者簡介:蔣慧瓊(1979—),女,福建泉州人,講師,碩士研究生,廈門大學輔導員,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在和畢業班學生摸底談心的過程中,沈同學引起了我的注意。在我看來,沈同學是位富有責任感的優秀大學生。但對于未來的發展方向,他卻沒有特別明確的目標和規劃。于是,我根據職業生涯規劃的相關理論知識,研究了現階段國家的就業政策,鼓勵沈同學申報“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并最終幫助他實現了前往西藏的光榮征程。
1.人的因素分析
沈同學是一名來自四川的學生,父母都是普通的企業職工,他是家中獨子。雖然家庭條件一般,但是沈同學的父母比較明事理,他們既培養了沈同學誠實守信的品格,又給予沈同學獨立思考的空間,支持他的決定。而在老師眼里,沈同學服從組織,執行能力較強,能夠把任務很好地完成。根據沈同學的情況,我運用心理測評工具對沈同學進行心理測評。結果顯示,沈同學是“INFP”的性格類型,其特點是“忠于自己的價值觀及自己所重視的人。很快看到事情可能與否,能夠加速對理念加以實踐。適應力強,有彈性;如果和他人的價值觀沒有抵觸,往往能包容他人”;適合的職業方向為咨詢服務、寫作等。結合沈同學所學政治學與行政學的專業,我判斷他比較適合從事公務員、事業單位等行政工作。
2.就業形勢與政策分析
從目前的就業形勢來看,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就業形勢不容樂觀。沈同學所學的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偏向理論型專業,市場用人需求較少。即使是專業較對口的體制內單位,特別是公務員崗位,每年的招聘崗位需求也不大。從就業政策來看,現行的大學畢業生就業扶持政策中有“三支一扶”“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大學生村官和選調生”,這些政策都是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就業的良好舉措。這些政策對畢業生需求數量較大,并且優惠扶持力度也較大。在這些政策中,我認為沈同學比較適合參加“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西部計劃有許多優惠的配套政策,特別是西藏專項,這樣的政策不僅能夠讓沈同學實現“人職匹配”從事行政相關工作,而且能夠幫助他在基層工作中錘煉自己,為他最終的職業生涯道路創造更好的條件。
3.實施過程
首先,我從學生處和校團委獲得一些“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及其他基層就業的專項宣傳資料與通知,通過畢業生班會和畢業生座談會的形式在學生中做宣傳。宣傳過程中,很多學生表現出很高的熱情,沈同學就是其中一位。通過宣傳,他心中那團為祖國貢獻力量的火焰一下子就被點燃了。其次,利用沈同學不斷向我咨詢“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相關政策的機會,我有針對性地與沈同學進行深入談心。一方面,從思想出發,教育沈同學作為優秀學生黨員應該站在民族復興、國家發展的高度,不畏艱苦,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另一方面,從現實的角度考慮,從個人角度和政策層面進行分析,幫助沈同學認清形勢,堅定信念,下定決心參加“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項目。再次,與沈同學家長溝通,達成共識,支持沈同學參加“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項目。最后,取得學院、系領導的支持,向校團委極力推薦,為沈同學取得該項目的名額鋪平道路,讓沈同學感受到學校、學院作為堅強后盾的支撐作用。
4.取得的成效
在“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項目中,沈同學最后確定申報西藏專項的志愿,選擇到最艱苦的地區工作。通過自主選擇和組織協調等一系列程序,沈同學被分配在林芝地區工作。經過近一年的考察培養,沈同學各方面表現均獲得單位肯定。
5.結論
就業指導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應緊貼國家政策方針。人才培養應該順應時代的潮流、國家的需要。在指導畢業生就業工作中,要求我們認清形勢,讀懂政策,用好政策,這樣才能充分提高大學生的自信心與積極性,確保我們培養的人才更好地服務于國家和社會建設。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始終。應在新生入學教育中將就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同步進行。
參考文獻:
[1]朱俊玲,秦立富.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出國與就業,2011,(2).
[2]涂德祥.試論大學生就業指導中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與方法的創新[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