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當前世界經濟已經逐漸趨于一體化,世界文化也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在這樣的國際背景下,世界各國都出現了很多留學生。以中美兩國為例,美國是世界上的經濟強國、教育強國,英語又是世界性的交流語言,我國很多高中生也為此選擇去美國留學。本文對中美高中教育的差異進行了對比,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國際化背景;中美高中教育;差異對比
教育是無國界的,教育資源也是共享的,接受不同的教育,感受不同的文化,對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的幫助作用。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精神追求也在隨之提升,美國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環境受到很多學生和家長的認可,我國高中生留學美國的比例也在逐年提高。在當前國際化背景下,對中美教育的差異進行比對分析,有利于幫助學生和家長做好選擇,也有利于我國教育教學的不斷改革和完善,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和高中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一、國際化背景對中美高中教育的影響
1.加大了人才培養的力度
世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世界經濟、文化的一體化發展,離不開教育的支持,更離不開人才的支撐。高中是我國教育教學的重點階段,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可以說我國高中教育決定著一個人的發展方向。美國的高中雖然與我國存在一定差異,但也是進入高等教育的關鍵之路。因此,在國際化背景下,中美兩國的高中教育重視加大人才培養的力度,在教育制度、理念、方法等方面進行創新。
2.推動高中教育向國際化方向發展
高中教育作為教育教學的關鍵階段,在中美兩國都具有重要的地位。美國作為世界性的教育強國,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與我國有很大差異。但是無論何種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都是要符合該國家的實際教學情況,只有符合本國學生的發展規律,才能夠使該國教育理念的優勢發揮到最大化。因此,國際化背景下,要求中美高中教育都要向國際化的方向發展,充分吸收別國教育教學中的精華,不斷完善,使本國高中所培養出來的人才符合當今世界對人才的要求,從而推動高中教育向國際化方向發展。
二、中美高中教育差異的對比分析
1.中美高中在課程選擇上的對比
第一,相同點分析。中美兩國的高中教育在各自的教育系統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兩國高中教育也在適應國情、適應國際化下不斷進行創新,兩國在高中教育上都注重“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在課程的選擇上,注重選擇符合實際生活,具有實踐價值和實踐意義的課程,也可以說兩國在高中課程的選擇上目標是一致的。
第二,不同點分析。在授課上,中美兩國的高中教育存在一定差異。首先,中國教師在教學上,對課程教材的利用比較全面,在知識點的講解上也很完善,但給予學生的思考時間不多,主要通過練習題的形式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檢驗;美國教師在教學中,對課程教材的依賴不是很大,在知識點的講解上常留余地,但給予學生的思考時間較多,善于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以此來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檢驗。其次,中國高中課堂班級人數較多,受教學時間影響,教師無法照顧到所有人,學生一般靠自己掌握學習技巧提高學習能力;美國高中班級人數較少,一般在15名左右,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考慮到每一個同學的需求,有利于因材施教。
2.中美高中在課程安排上的對比
第一,相同點分析。在課程安排上,中美兩國的高中教育都很有針對性,根據學生的年齡階段不同,劃分不同的年級,然后安排相應的課程,布置教學任務。
第二,不同點分析。中國高中教育雖然在新課改后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受升學壓力的影響,在課程安排上比較重視理論課的安排,實踐課程較少,課程的內容也相對較多,學習任務較重。受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中國學生多接觸和學習學校安排的課程,無暇顧及其他的興趣愛好。美國高中教育對課程的安排不具備強制性,學生能夠自己選擇課程,多數課程偏實踐性和應用性。
3.中美高中在考評方式上的對比
第一,相同點分析。中美高中教育都采取相應的考評方式,這是驗收學生知識接受情況和學習能力情況的基準。
第二,不同點分析。中國的考評方式主要采取的是考試制,考試分為不及格、及格、中等、良好、優秀幾大等級,學期末、學期中和每個月都會舉行期末考試、期中考試和月考。根據不同學科的教學需求和教師的要求,還有課堂測驗、章節小考等,不同的考試會有相應的獎勵機制。中國高中教育的最后一個考試是高考,是進入高等教育深造的入學考試。美國高中的考評方式采取學分制,學分制沒有固定的等級限制,具有較大的彈性。但是美國高中的學分制也有一定的要求,學生在高中4年中必須要修滿22學分以上才能畢業,也就是必修的課程必須在22科以上。但是在學分的獲得中,美國高中的學生不需要進行大量考試,他們一般是在自我理解和教師幫助下進行自主的社會實踐,以獲取實踐結果作為學分的獲得依據。
4.中美高中在思想道德教育上的對比
第一,相同點分析。中美高中都有相關思想道德的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是確保學生正常學習的保證,也是學生健康成長的保障。
第二,不同點分析。中國高中在思想道德教育上重視德育教育,在每個學期每個年級都開設相應的思想品德課程,德育課上主要是通過相關的案例、故事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是對全體學生實施的普遍性的教育。美國高中在思想道德教育上,注重糾正教育,就是根據學生存在的不良行為進行糾正性教育,進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國際化背景對中國高中教育的啟示
受當前國際化背景的影響,我國高中在教育上必須要推陳出新,與時俱進,充分借鑒美國高中教育中的經驗,與我國高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提升我國高中的教育水平。
1.改革課程設置
當前我國高中在課程設置上過于主觀、片面,缺乏對教育社會功能的定位,學科教學效果也不明顯。因此,在課程改革上,可以借鑒美國課程設置中尊重學生興趣愛好這一點,在完成基礎的課程之后,讓學生能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喜歡的課程。這樣不僅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而且還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改革考評方式
目前我國高中教育存在的最大弊端就是考試過于頻繁,教師對“題海戰術”深信不疑,導致學生費時費力,學習效果也不是非常明顯。因此,要對考評方式進行改革,不能單純將理論課的分數作為判定學生能力的唯一標準,應該在考評內容上多樣化,如可以將實驗能力、實踐探究能力、特長等加入到考評內容中去。
綜上所述,在當前國際化背景下,大力發展教育,培養優秀的人才是中美兩國高中教育的必然趨勢。根據對中美高中教育差異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由于受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我國高中教育存在著一定弊端,因此,我們應適時創新,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解放學生的思想,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社會的發展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翁麗霞,陳昌貴.中美研究型大學國際化比較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0(12):94-100.
[2]吳函諾.淺談中美高中教育的對比[J].才智,2013(26):93.
[3]馬峰.對區域高中多樣化發展的幾點思考——兼談對中美教育差異的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4(12):3-5.
[4]王琳希.中美高中教育差異及啟示[J].好家長,2015(38):177.
作者簡介:李琰(1974- ),內蒙古呼和浩特人,碩士,副高,研究方向: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