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紅

【摘要】 目的 觀察腰椎間盤突出癥非手術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 400例非手術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 隨機分為干預組與對照組, 各20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治療方式, 干預組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 采用中藥熏蒸, 穴位按摩, 溫針、中藥塌漬、針刀等方式治療。對比兩組患者腰椎間盤疼痛情況, 以及肢體活動情況, 并將記錄數據進行統計處理。結果 干預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8.00%, 對照組為91.50%,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中藥熏蒸、 穴位按摩等方式可減輕患者病癥疼痛感, 具有加速治療的療效, 且治療療效顯著, 可進行臨床醫學治療推廣。
【關鍵詞】 腰椎間盤突出癥;非手術治療;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1.140
腰椎間盤突出癥屬于外科疾病, 其發病原因主要為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等組織退化, 在外力的作用下, 致使纖維環破裂, 導致腰部髓核組織從破裂地方突出[1]。在長期的突出下, 髓核將會對脊神經根施加壓力, 導致患者腰部疼痛, 出現下肢活動不暢的現象[2]。腰椎間盤突出癥大多采用非手術治療方式, 對于癥狀較輕的患者自行休息后皆可達到緩解的療效。本次以本院治療的400例非手術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為研究對象, 對手術治療的臨床療效進行觀察與分析, 詳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統計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進行非手術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400例, 其中男254例, 女146例, 年齡28~66歲, 平均年齡(46.5±6.6)歲, 對所有患者進行X光掃描與檢查。其中, 椎間盤突出L4~5型患者253例, 合并椎管狹窄75例, L5~S1型患者52例, L3~4型患者20例。 隨機將患者分為干預組與對照組, 各200例。
1. 2 方法 非手術治療方式包括臥床休息、中藥熏蒸、穴位按摩、溫針、中藥塌漬、針刀等。臥床休息應選擇硬板床, 盡量減少下床行動次數, 在臥床21 d左右后, 患者可用于腰部束帶下床活動, 并在腰部束帶的作用下促使脊柱位置逐漸趨于穩定。但在患者下地活動期間, 切記不可進行相關繁重工作, 并減少彎腰等動作。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治療方式治療, 干預組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 采用中藥熏蒸、穴位按摩、溫針、中藥塌漬、針刀等方式治療。①溫針治療。將艾柱放置到針尾, 加熱后將熱量通過針身傳遞到體中, 這種溫針療法自東漢開始, 流傳至今, 對于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等癥狀具有良好的療效。②中藥塌漬治療。主要通過紅外線燈對治療部分進行加熱治療, 治療前于患者皮膚上擦拭凡士林等潤滑物, 在紅外線燈的照射下, 使得患者毛細血管張開, 將中藥放置患者病癥處, 通過熱敷加速對藥物的吸收。③針刀治療。在切開性手術方法的基礎上結合針刺方法配合治療, 將小針刀刺入患者病變處, 切割有害組織, 這種治療方式治療過程簡單、治愈便捷, 通常治愈切口患者較為容易接受, 在正常護理情況下, 不易出現傷口感染等癥狀。④推拿治療。推拿治療穴位可設定為足部穴位治療及腰部穴位治療, 推拿手法包括先揉后按再推后拍的方式, 患者在治療中保持腰部與腿部的放松, 推拿治療1次/d, 30 min/次左右, 連續治療12次記錄患者病癥變化情況。⑤中藥熏蒸治療。治療前應在熏蒸機中放置一定的中藥藥劑, 中藥藥劑選擇可根據患者情況進行調整, 一般分為寒濕型與濕熱型。相對于濕熱型, 中藥藥方可設定為土茯苓、川芎、金銀花、劉寄奴、紅花、當歸、大黃等中藥成分, 每種中藥各15 g。 將中藥進行水煎取汁300 ml。寒濕型, 中藥藥方可設定為制川烏、汗防己、桂枝、 羌活等藥劑各15 g, 細辛6 g, 蒼術12 g, 寒濕型患者出現血氣郁結時, 可在藥方中添加乳香、川椒等藥劑, 同樣對所有中藥進行水煎, 水煎后裝袋備用, 300 ml/袋, 在治療前, 將藥袋加熱放置于患者腰部熏蒸, 每次30 min左右, 一般熏蒸1周, 2周以后對患者治療療效進行評價。⑥恢復訓練。通常患者在治療間需臥床休息, 因此在患者治療后, 應采取對應訓練方式進行訓練, 醫護人員指導患者進行坐立等訓練。
1. 3 療效判定標準[3] 患者肢體麻木癥狀得到有效減輕, 幾乎無疼痛癥狀為顯效;患者相關癥狀得到有效好轉為有效;患者病癥無明顯變化時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干預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8.00%, 對照組為91.50%,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通常腰椎間盤突出癥常發于中年階段人群, 但從事體力勞動、建筑工地, 亦或于公司白領等工作的中青年也較為容易患染腰椎間盤突出癥[4-6]。近些年, 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逐年增多, 如何有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將成為當前醫療界著重解決的問題[7, 8]。從本次統計數據可知, 在非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中, 采用臥床休息、中藥熏蒸、穴位按摩、恢復鍛煉的等方式, 可在一定程度加快患者療效, 減輕患者病癥痛苦, 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達98.00%, 而采用常規治療方式的對照組患者其總有效率達91.50%。運用臥床休息、中藥熏蒸、穴位按摩、恢復鍛煉溫針、中藥塌漬、針刀等方式的治療效果顯著, 可有效降低患者住院時間。由此可得中醫辨證治療方式治療非手術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顯著。
綜上所述, 在腰椎間盤突出癥非手術治療的臨床治療中, 運用中藥辨證治療的方式, 即臥床休息、中藥熏蒸、穴位按摩、恢復鍛煉、溫針、中藥塌漬、針刀等方式, 可提升治療效果, 且患者更易接受, 值得臨床推薦。
參考文獻
[1] 許建文, 鐘遠鳴.腰椎間盤突出癥非手術治療的發展現狀.中國臨床康復, 2015, 9(26):207-209.
[2] 蔡玉峰, 徐嘉.腰椎間盤突出癥非手術治療臨床觀察.甘肅醫藥, 2014, 33(1):57-59.
[3] 胡國安.外科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觀察.中國醫藥指南, 2011, 9(3):60-61.
[4] 黎飛猛,孫鴻濤,謝國平,等.中藥熏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觀察.按摩與康復醫學, 2014, 5(3):11-12.
[5] 高國勇,鎮萬新,劉俊良,等.經皮椎間孔鏡微創手術治療復發性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觀察.新鄉醫學院學報, 2014, 31(4): 290-292.
[6] 黃河,章海鳳,付勇,等.熱敏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不同灸位的臨床療效觀察.時珍國醫國藥, 2014(11):2689-2691.
[7] 李忠,李建兵.中西醫結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觀察及影響因素分析.新中醫, 2015(9):113-114.
[8] 鄭英俊,郭玉潔.非手術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116例療效觀察.云南中醫中藥雜志, 2014, 35(7):87.
[收稿日期:2015-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