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壽紅
【摘要】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因此,教師應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使學生實現自我管理,這不僅是技師院校學生全面發展的內在需求,同時也是教育總體目標的外在需要。文章分析了自我管理的概念以及應遵循的原則,并重點研究了技師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學生自我管理實踐途徑。
【關鍵詞】自我管理 技師院校 教育
一、“自我管理”的概念
所謂學生自我管理,就是在技師院校學生接受教育階段,在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和加強學生自制力的前提下,讓學生進行自我教育,達到自我發展的目的,充分地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有效利用及整合自我資源(價值觀、身體、心理、行為、信息等)而開展自我認識、自我設計、自我組織、自我控制和自我監督的一系列自我學習、自我教育和自我發展活動。總的來說,自我教育有三個方面內容:一是一個學校的學生要有較強的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二是自我教育與他教不同,自我教育顯得更實在,更符合學生的實際需要;三是學生有教育自主權,對自己實行必要的教育手段。目前,技師院校實行學生自我管理,是指在學生管理工作中不實行強制性的規章制度,而是將管理這把抓手放在隱形地方,強調學生自治,學校的一些制度只是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
二、學生“自我管理”遵循的原則
1、主體性原則
學生是班級的主體,也是班級管理的主人。技師院校的學生已經有了很強的獨立意識,并且渴望實現自己的價值,得到老師和家長的承認。針對這一心理特征,管理教師應該使全體學生參與到管理中來。學生可以自己解決的事情,教師決不越俎代庖。學生應該自己完成的任務,教師就應放手讓學生自己完成。在學生“自我管理”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給予學生的是指導,而不是指令。
2、全面性原則
當前推崇的素質教育并不是“精英教育”,它的目的是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學生管理中的“自我管理”應該遵循全面性原則。一方面,學生管理要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其中。在班級中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時時有事做,個個是主人”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學生的管理應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應盡可能多的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發展途徑。
3、發展性原則
教育是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教育的成果絕不在于一時一地。因此,“自我管理”在學生管理工作進行中就應該體現出發展性原則。技師院校學生正處于身心飛躍發展的階段,每一次參與班級事務的管理都能給他們帶來新鮮的生命體驗。作為教師,我們要以發展的眼觀看待學生,要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從而保證“自我管理”的學生管理模式能健康運行。
三、做好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學生自我管理的理論依據
1、心理學依據
人本主義心理學重點強調的是個人的自我實現。也就是指在成長過程中,個體身心各方面的潛力獲得充分發展的歷程和結果。個體的存在就是為了自我實現。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個體成長發展的內在力量是動機,而動機是由多種需求構成的,生理需求、愛的需求、安全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是逐級滿足的。個體在自我實現、自我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得到尊重,需要被積極關注。
2、教育學依據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的精神世界是自主地、能動地生成、建構的,而不是外部力量塑造而成的。學生的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而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是主動地根據先前認知結構對新的信息進行編碼,建構當前事物的意義。學生生來就有一種教育自己、發展自己的潛能和需要,只是等待著喚醒和引發。
四、技師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學生自我管理實踐途徑
1、改變傳統的管理觀念,加強對“自我管理”的認識
從當前情況看,技師院校學生管理方面已經突顯出一系列問題,如:學生管理仍在實行一種強制性的管理模式,學生只有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從而限制了學生的自我發展;有的學校不斷修建新的校區,后續的工作沒有跟上,對新校區的學生采取聽之任之的態度,不聞不問;學校領導對學生工作不夠重視,整天忙于學校大大小小的事務中,把學生管理置之度外。上述的這些情況都是最為常見的,這種管理模式也不適用于新時期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所以,學生管理者要接受新思想,轉變觀念,樹立起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生自我管理理念。
2、制定學生自我管理的一些制度,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
要使技師院校的學生進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就要用相應的制度來約束。自我管理并不意味著放任自由,而是將制度作為底線,否則就會與技師院校人才培養的初衷相背離。所以,建立相關制度對學生的自我管理,起著一定的引導和約束作用。學生的管理理論要保持與時俱進,管理實踐也要因時、因校、因人制宜。既要有嚴格規范的管理制度,又要充分發揮出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功能。技師院校應結合著該校發展的現狀及學生的思想實際堅持實事求是,恰到好處。當前的技師院校應該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依據和主線,不斷加強管理,并將教育形勢結合起來,通過管理活動的開展來起到教育學生的作用。
3、為學生創造好的自我管理環境,實行有效的自我管理
環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即人和物。學生是學校的主體,也是建設文明校園的主力軍。為此,技師院校就要將學生自我管理作用發揮出來,這樣才能夠有利于建設文明校園,也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除此之外,學生宿舍也是學生們的主要生活場所,營造宿舍氛圍就顯得尤為重要。良好的宿舍環境對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著重要意義。
4、為學生提供平臺
為學生提供平臺不僅能整合學生們課余空暇時間,也能鍛煉學生的能力,豐富眼界。對于學生管理者來說,學生們在平臺展現風采的同時,也能產生更好的管理效果,促進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參考文獻】
[1]劉夢婷《大學生自我管理的缺失與教育對策》[J],《華章》2013年10期。
[2]張丹瑩《論我國高職院校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建設》[J],《企業導報》2014年03期。
[4]李海燕《淺析如何加強學生管理工作》[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5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