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乃馨
【摘要】教師技能不僅僅指就讀師范教育專業的大學生為今后從事和勝任教師工作以及完成傳到授業解惑的技能,還包括專業知識與育人情意。在全國逐步實行教育改革的當下,筆者作為一名在讀師范生結合自身經歷及科學理論淺談師范生當如何提升教師技能與情意,如何正確學習運用心理輔導等專業技能。
師范生所應探求掌握的教師技能
作為一名預備役教師,在讀師范生首先需要具備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因為各門學科的知識都不是孤立的,科學技術呈現出綜合化的趨勢,并且當代中學生興趣廣泛,求知欲強,每日上學所汲取的并不僅僅是課本的內容,更多的教育應在課本之外。這就要求師范生在大學期間,既要在專攻專業知識保證專業知識能夠知其然并深知其所以然的情況下涉獵其他各科相關的科學知識,又不能死讀書讀死書,而是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教師的本職工作是教書育人,作為師范生當然需要具備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同時精深的專業知識也是必不可少的。術業有專攻,教師的學科知識素養是教師勝任教學工作的必備技能和基礎要求。教師必須精通所教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熟悉學科的基本結構和各部分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了解與該學科相關的知識、學科的發展動身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學科領域的思維方式和方法論。這就要求師范生不能僅僅局限于學習本專業的固有的理論知識,更要善于發現研究學科發展的最新動向和理論成果。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一口標準的普通話,一手漂亮的字,準確的表達能力和敏捷的反映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專業技能。而這些專業技能都應當在大學時期就多加鍛煉、熟練運用。尤其是三筆一話(粉筆字、鋼筆字、毛筆字、普通話)以及五練一熟(練書寫、連講說、練繪畫、練制作、練管理和熟悉教材)等師范生素質的核心體現。①同時師范生還應當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培養現代化教育意識與教育教學能力。21世紀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作為即將加入教師隊伍的最年輕活躍的血液師范生們應當主動學習現代教育技術,積極應對新課程,努力活化課堂,讓學生們享受最新的教育信息化成果。
師范生應有的育人情意
正如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中提到的,教師的情意應當分為專業理想、專業情操、專業性向和專業自我四方面②。所以要想成為一位優秀的教師,首先應當具備教師的專業理想,即我們常常提到的師心師德,其核心是對學生的愛,包括諸如事業心、責任心等等。其次是專業情操,是對從事教師行業和進行教育事業有著深刻認識,并對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認同而產生的責任感和義務感,都是必不可少的情意。從另一個角度看來,師范生應當有意識地培養自身的奉獻精神,在讀期間就應當積極參與三下鄉、支教等活動,不僅利于培養自己的教師技能,更能夠樹立光榮感與使命感。師范生還應當培養自身的洞察力和分析力,做到見微知著,富有預見性,即使在正式成為教師之前,作為優秀的年輕一代也應當擁有當代大學生的獨立性,不囿于傳統教學的刻板教條、題海戰術,勇于實驗與創新。第三,師范生應開發自身獨特的人格魅力,擺脫“教書匠”的狹隘偏見,以積極的方式發展自己,首先對自己產生深切的認同感、自我滿足感、自我信賴感和自我價值感,并在將來正式成為教師之后將其有效地作為獨特的個性“自我”來進行教育教學,提高教育效果。
師范生對于心理輔導的掌握與運用
除了掌握專業知識,師范生對于教育科學、心理科學知識和管理科學知識的扎實學習也同樣不能放松。在學習教育學、心理學和管理學時,要注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三者融會貫通,運用于實際教學中。
在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的過程中,對于師范生而言最大的難點在于自身角色定位的調適。作為一名尚未有實際工作經驗的師范類學生而言,不可避免地會將一些教師技能運用到心理輔導當中去,例如通過反復強調重點的行為來教導學生并通常不允許學生持有與之相左的態度,又比如當學生向自己求助時師范生往往習慣于幫助學生分析問題并給予最直接的建議和忠告。但是,心理輔導是一個通過心理輔導背景的作用改變當事人意識傾向和行為傾向的、發生在輔導者和當事人之間的互相影響過程。也就是說,心理輔導要在也是僅僅在心理輔導者與當事人的關系下進行,在進行心理輔導的時候,不存在師生關系或者是前后輩關系。帶著教師的身份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不但會引起學生對老師和心理輔導者之間認知的混亂,也會使得輔導者無法正確輔導從而導致心理輔導無法取得應有的效果。因此師范生在進行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的練習過程中,最大的難點于重點莫過于將自身原有教師這一身份的抽離以及對心理輔導者這一角色定位的準確把握。
作為一名師范生,筆者始終堅信,教書育人為教師之本。一名優秀教師的課堂既會注重教導學生如何學做學問,也必定注重教育學生如何做人做事。中小學課堂應當充實豐盈,并且融入到學校生活課堂中去,于學生自身能拓寬生命的寬度,于學校家長能引以為豪,于國家社會能貢獻積極的力量。當然,失去實踐一切想法都只是水中月鏡中花,師范生在在讀期間應當利用國家社會提供的優質資源充實自己的教育理論知識,培養自己的教育實踐能力。日后成為一名正式教師,也應當不斷提升自我的教師素養以及教師技能;時刻關注學生真正的所需所求,及時為學生答疑解惑、傳道授業;多聽精品課程旁征博引,積極和其他老師交流心得取長補短;并且積極主動地和學校以及家長的順暢溝通,共同為學生的未來而努力!
【參考文獻】
①陸萬昌.淺析師范生教師技能的培養[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0年,第7期
②克拉斯沃爾、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第二分冊:情感領域》,196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