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佩嫻
【摘要】黑柳徹子的代表作《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其上小學時的真實故事,在小林宗作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小豆豆在巴學園健康成長。巴學園里親切自然、富有童心與浪漫色彩的教學方式使這里的孩子度過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洞斑叺男《苟埂芬悦篮玫耐摹⒓毮伒捏w驗和真誠的愛意,表達著對兒童成長的關注以及對兒童成長時期所遇到的各種心理和生理上的問題的最富有人文精神的關注和詮釋,為兒童心理和生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最真實可信的案例。
【關鍵詞】童心 愛心教育 巴學園 《窗邊的小豆豆》 黑柳徹子
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徹子于1933年出生于東京府東京市赤坂區,父親黑柳守綱是NHK交響樂團首席小提琴家,母親黑柳朝是當時著名的隨筆作家。母親阿朝性格細膩又善解人意,更為可貴的是,黑柳朝一直把孩子看作上天賜予的寶物,在小豆豆被老師責令退學時,她沒有責怪小豆豆,甚至因為擔心小豆豆產生自卑情緒而沒有告訴她這件事情。于是四處奔波,才把她轉到巴學園,而正是在巴學園,小豆豆遇見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啟蒙老師——校長小林宗作先生。也正是小豆豆母親獨特的性格和教育方式給予黑柳徹子自然童真的性格,讓她始終以飽含熱情的目光注視著生活,用真誠的愛心對待這個世界。
黑柳徹子的代表作《窗邊的小豆豆》的問世不僅給全世界數以億計的讀者以笑聲和感動,而且為現代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為20世紀全球最有影響的作品之一。黑柳徹子也因此成為繼奧黛麗?赫本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第7任親善大使。本文將把《窗邊的小豆豆》放置于愛心教育的語境之中,去解讀《窗邊的小豆豆》中所表現出來的愛和成長的主題。
一、傾聽是愛心教育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小豆豆第一次來到巴學園時,就覺得校長很讓人放心。校長先生說:“把想說的話,全部說給老師聽!”小豆豆很開心地打開了話匣子,一口氣講了4個小時!“這個時候,小豆豆感到,生平第一次遇到了真正喜歡自己的人!因為,從小豆豆出生以后直到現在,還從來沒有一個人這么長時間地聽她說話呢。而且,這么長的時間里,校長先生一次也沒有打哈欠,一次也沒有露出不耐煩的樣子。他也像小豆豆那樣,把身體探出來,專注地聽著……”第一天,小豆豆在先生的藝術的親切的傾聽中,感覺安心和溫暖,覺得學校非常有趣。
一個人的形成從他的早期就開始了,兒童時代所過的生活是與其成人后的幸福緊密相關的,童年構成了人一生最重要的部分。一個小孩子在無人傾述和理解的情況下是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小林宗作校長顯然深諳其中的道理,所以他不急于打斷小豆豆的話,而是選擇耐心地聆聽,給小豆豆傾訴的時間和機會,使她獲得了某種程度上的安全感。正是這種平等的對話,我們可以看出校長先生對小豆豆心靈的尊重,不僅保護了小豆豆的自尊心,得到了小豆豆的信任,對小豆豆的人格健康成長更是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這可要比簡單粗暴的批評呵斥要來得積極有效。而這不正是現代教育所追求的嗎?
我想起了我小時候的老師們,她們不會因為我撅著小嘴抗議而不分飯給我,也不會因為我經??拗持丶叶憛捨?,可是她們中沒有一個人會耐心聽我講心里話,她們沒有時間聽一個孩子唧唧歪歪。巴學園的校長小林宗作先生卻全神貫注地傾聽著小豆豆的講話,整整四個小時,直到她再沒有想說的話為止。不得不承認,小豆豆真是個幸運的孩子。校長也是個幸福的大人,因為他只用掉了四個小時就收獲了一份永遠的信任。
我們不能不認為這是傾聽給予的巨大魔力,當你學會傾聽,你便能理解,而當你理解了,你自熱能領悟愛心教育對保持孩子的童心有多么重要。
二、保持童心、激發興趣是教育的目的
我們常說好的教師要保持一顆童心,童心從哪里來?從一生都富有童心的小豆豆身上或許我們能得到啟示。在書中黑柳徹子提及了德國作家艾黎?凱斯特的一段話“重要的是,要和自己的兒時保持接觸,這種接觸尚未遭到破壞,也不會破壞。一方面我們深知成年人和孩子是同樣的人,一方面也為不可思議的事情感到驚奇?!?/p>
我們從書中知道,小豆豆是被正規的學校驅逐才到了巴學園,被驅逐的原因是老師認為小豆豆是LD,即“學習障礙”。LD的孩子還常?;加蠥DHD(多動癥)。這樣的孩子往往不好好學習,而且會“擾亂”教師的上課秩序。比如小豆豆會在上課時和宣傳藝人講話;上課不聽講卻透過窗子看燕子做窩;把桌子開了又關,關了又開等。小豆豆的代數成績也不好,常???分,被老師稱為低能??砷L大后的黑柳徹子作為親善大使訪問很多國家,卻完全不用筆記本就能夠記住一長串數字,而且從不出錯。
如果我們細心讀小豆豆小時候的故事,我們大概就能理解那些被稱為LD的孩子們了,他們不是對學習沒有興趣,而是我們的學習引不起他們的興趣,許多LD的孩子們恰恰是精力旺盛、求知欲強的孩子們。當我們這樣再來看上面說的“小豆豆”事件時,恐怕就可以理解了:小豆豆和宣傳藝人講話是因為小豆豆特別喜歡音樂和表演,不停地把桌子蓋開開關關是因為剛進小學的小豆豆對小學的學習方式感到特別新鮮。老師們作為成人,往往失去了孩子“稀奇古怪”的好奇心,不能理解他們的行為。殊不知孩子年齡雖小但不意味著他們就沒有自己獨立的想法。為人師者,不僅只是傳道授業,有時更應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看待理解問題。否則,簡單的說教或責罰都很難深入學生的內心。小林宗作先生守護了小豆豆的童真并影響了她的人生,使得這位整天異想天開的小女孩成為日本著名作家。他說:“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世時都具有優良的品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環境的影響,也有來自成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并讓他們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彼慕逃錆M了那個年代甚至是現代教育所無法匹及的通透和睿智,他順應了孩子的年齡特征,守護孩子的童心并因材施教,教會他們熱愛生活,關心他人。童心和成績孰輕孰重?這難道不是值得我們現在的教育者所需要深思的問題嗎?
三、小結
黑柳徹子用她調皮流暢的文筆給我們講述了她童年時代的學習和生活,并給予了我們莫大的啟迪,其中最重要的是,呵護孩子們的童心,激發他們的興趣并引領他們的成長,讓他們獨立地思考,自由地行動,讓他們有勇氣去走好未來的每一步。無論我們的教育要達到何種效果和目的,我認為,為了孩子,為了未來,任何教育的出發點和貫穿其中的核心,都是愛。唯有愛心教育才能在孩子們成長的道路上發出光亮,指引他們勇敢前行。
【參考文獻】
[1]李進. 基于《窗邊的小豆豆》談教育要關注兒童的心理發展[J].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刊,2003年02期.
[2][日]黑柳徹子.窗邊的小豆豆[M].趙玉皎,譯.南海出版社, 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