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223003) 劉瓊瓊,游 專,史品佳
微課支持下的翻轉課堂在項目化課程中的教學模式研究
——以《汽車底盤拆裝與調整》課程為例
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223003) 劉瓊瓊,游 專,史品佳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指出: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的戰略部署,切實推進職業教育廣泛、深入和有效應用信息化技術,不斷提升職業教育能力、數字校園水平和人才信息素養,全面加強信息化技術支撐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能力,以先進教育技術改造傳統教育教學,以信息化促進職業教育現代化。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促使了新型混合學習模式不斷涌現,其中,翻轉課堂模式是這一時期新型混合學習模式的代表。翻轉課堂是通過課前知識傳授和課堂知識內化時間的顛倒安排,實現了在線學習與傳統課堂的高度融合,不僅突破了以往混合學習的局限,使其混合程度達到更高層次,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傳統教學的不足。
國內外關于翻轉課堂的教學案例研究很多,學者結合不同學科的教學實際、教學理念和支撐軟件等開展了教學實踐,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個性化學習及師生互動。王長江(2012年)提出了有效實施“顛倒教室”的步驟,展示了“顛倒教室”的成功案例;李燕(2012年)為電子書包支撐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提出實施指南:在課前的知識學習、課內的知識創新、課后的知識提升階段,電子書包能夠引發翻轉課堂教學流程的深刻變革;張金嘉(2012年)深刻剖析了基于游戲化學習理念的翻轉課堂教學實踐案例;焦玉海(2012年)主要從Moodle平臺的視頻文件、“測驗”及“互動評價”方面對翻轉課堂的實踐應用做出總結。也有學者對實踐效果進行了分析,提出翻轉方法的缺陷,可見,教育者們一直在實驗探索和創新。
對于如何開展翻轉課堂,尚沒有一個完善的實施模式可參照,因此翻轉課堂學習活動模式的提出,應該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本文以《汽車底盤拆裝與調整》課程為例,通過建設課程資源、優化教學設計,探索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通過查閱大量資料,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學習反饋,《汽車底盤拆裝與調整》課程組進行認真的討論,制定了一套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實施方案(圖1)。
目前,高職院校招生形式的多樣化,學生在學習態度、學習能力、社會認知等方面存在差異性,導致對課程基礎理論、知識點及實踐操作等的學習效果差別顯著。通過傳統教學及調研顯示,學生經過“圖片+視頻+講解”的方式,對知識點的理解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個體差異性,并不能保證每個同學都能達到教學效果。翻轉課堂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學生自己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通過自主探究、協作學習來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反復利用教師提供的教學資料來理解、吸收某個知識點。同時,心理學研究表明,成人注意力的廣度是10 min,超過10 min人的注意力就會減弱。因此結合高職教育教與學的特點,選擇以10 min左右的微課作為翻轉課堂的主要學習途徑,開發具有針對性的個性化學習素材,追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汽車底盤拆裝與調整》是汽車相關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共90學時,主要立足于面向汽車后市場人才培養的目標。通過汽車底盤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和制動系四大系統總成、機構的拆裝和調整的工作過程,使學生掌握汽車底盤構造和原理,并熟悉專用拆裝工具的使用,熟練掌握總成、機構的拆裝和調整工藝,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必然要重構學生學習過程。“信息傳遞”是在課前進行的;“吸收內化”是在課堂上通過互動來完成的。教師能提前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在課堂上給予有效的輔導,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進學生知識的吸收內化過程。如果達到“信息傳遞”的理想效果,就必須將教師的上課資源轉化為學生容易理解的學習資源,由此可見,對于整門課程實施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就要對課程進行譜系梳理和節點切割,以此作為本課程開發的切入點,將微課元素融入進來,對這些節點進行內容分析、教學設計、資源整合等系統研究,并形成固化成果,由此開發和建構基于微課的課程資源庫。表1所列為《汽車底盤拆裝與調整》翻轉課堂教學資源碎片化設計結構表。
根據翻轉課堂的特征和設計原則,在借鑒國內外“翻轉課堂”的實際應用案例后,基于設計思想不斷改進和完善應用模式,形成圖2所示實際課堂需求的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應用模式。

表1 《汽車底盤拆裝與調整》翻轉課堂教學資源碎片化設計結構表

項目六車輪動平衡輪胎 車輪的功用及構造、車輪及輪胎的規格 微課(2)、視頻(2)車輪動平衡 能夠拆卸、分解、調整、清潔輪胎;能夠使用工具進行車輪動平衡;能夠檢查汽車輪胎氣壓 微課(3)、動畫(1)項目七懸架減振器更換懸架 各種常見懸架系統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各種彈性元件的結構和原理;各種減振器的結構和原理 微課(5)、動畫(1)懸架減振器更換 能夠使用工具更換彈性元件、減振器、防塵套 微課(1)、視頻(1)項目八轉向器更換齒輪齒條式轉向器 轉向系統的功用、組成及分類;汽車轉向器的構造和工作原理、傳遞效率及轉向盤的自由行程;齒輪齒條式轉向器組成 微課(2)、動畫(2)循環球式轉向器 循環球式轉向器組成 微課(2)、動畫(1)齒輪齒條式轉向器更換 能夠使用工具進行齒輪齒條式轉向器更換 微課(1)、視頻(1)循環球式轉向器更換 能夠使用工具進行循環球式轉向器更換 微課(1)、視頻(1)項目九制動器及摩擦片更換盤式制動器 盤式制動器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微課(3)鼓式制動器 鼓式制動器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微課(3)盤式制動器摩擦片更換 能夠使用工具進行盤式制動器的拆裝,更換盤式制動器摩擦片 微課(2)鼓式制動器摩擦片更換 能夠使用工具進行鼓式制動器的拆裝,更換鼓式制動器摩擦片 微課(2)、視頻(1)
該教學模式主要分為課程開發、E-學習、課堂活動、學習測評、提煉升華5個步驟,在這5個因素中,課程開發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只有豐富且不枯燥的學習資源,學生才會有興趣去接觸、去學習。這一部分,課程組已經按照前期構建的課程碎片化結構表,建設完成,而且在不斷完善。高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高,所以先行學習需要教師利用任務驅動的方法,先布置任務單促使學生利用各種學習資源來完成,制作的微課、視頻、動畫需要設置防拖拽、觀看及格率等功能,這一部分的自主學習,教師可以采用加分、分發小獎品等方法來激勵他們的學習。課堂活動中,主要是針對任務單中的問題進行解答,對于高職學生的課堂活動,教師暫時還做不到真正從課堂中解放出來,對于工作原理及檢修等難點內容,還要進行進一步講解。學習測評主要是通過實踐操作、理論測試等方法進行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提煉升華部分統計并分析考核結果,針對通過率低的知識點重新講解,鞏固學習效果。學生的學習、交流、測試、反饋均可在學校提供的網上課程平臺來完成。
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將使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充分體現;帶來課程資源的變化,提高網絡資源的豐富性和共享性。這種教學模式,僅僅通過一個學習任務或一個教學單元的試驗,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該教學模式的利弊。因此今后本課程將全面開展翻轉課堂的教學實施,并對學習效果進行實時跟蹤,筆者也將在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合理分配課堂時間和學習內容比重,師生角色如何轉變,進行實踐的學習活動分別采用何種教學方式、運用什么技術手段,課程結構如何安排,情境設置如何設計和實施等方面進行總結,全面構建全新的、符合汽車類專業教學實踐的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型。
2016-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