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蘊含豐富的人文精神,為城市人文精神的打造指明了方向。傳統的城市人文精神和價值觀要應對新的形勢下遇到的挑戰,需要著力打造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導下與時俱進、深化完善、不斷升華的新城市人文精神。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城市人文精神
深入推進城市文化建設大發展大繁榮,必須把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文化改革發展的根本任務,并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引,加強城市人文精神建設,努力構建當代城市人文精神,使城市的精神面貌和市民的綜合素質得到新的提升。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人文精神體現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四個方面內容的科學提煉,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為實現“中國夢”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支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神內核及遵循的根本原則,是這個體系的精髓”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個倡導”,從社會文化、中國傳統文化、西方文化三個維度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了新的概括,其中包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在人的需求層面上,“三個倡導”中的“民主”、“平等”、“公正”、“法治”、“文明”、“和諧”反映出個體對所處社會環境的需求;“自由”、“富強”反映出社會個體生存狀態的需求;“誠信”、“友善”反映出社會個體對交往對象的需求。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人文精神在城市發展中的意義
在城市人文精神建設過程中,只有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城市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實際相結合,才能使城市社會文化更具特色,更具親和力和說服力,更能得到城市居民的認同和相應,從而作為引領城市發展的精神動力,實現城市科學發展新跨越。
(一)城市人文精神的培育,與經濟發展相互作用,相得益彰
經濟發展好的城市,人文精神建設往往也得到足夠的重視。人文精神建設成果推動城市社會經濟發展,引領著城市的發展方向。城市人文精神是城市的根與魂,是城市文明與和諧的核心,是展示城市形象、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因素,可以轉化為城市發展的無窮動力,是現代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決定著城市未來發展的前途和命運。世界城市發展的歷史表明,城市的發展與和諧及其體現出來的凝聚力、影響力和輻射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力量。現代一些著名城市,如紐約、倫敦、巴黎等在世界上有特殊的影響和地位,絕不僅僅是因為它們擁有足夠的物質條件,還因為它們擁有豐盈的城市精神資源;即便是一些規模較小的城市,也因為它們特有的城市精神魅力,而可以在人類文明長河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二)人文精神是現代化城市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特色體現
鋼筋水泥結構聳入云霄的高樓大廈,各地皆有,不足為奇。最能體現各個城市不同之處的,恰恰是深入骨髓的不盡相同的城市人文精神。這種人文精神不是一朝一夕鑄就的,它是城市歷史發展和精神文化建設成果的凝結,植根于歷史、體現在當前、昭示著未來。外在表現在各地具有特色的建筑文化、社會風俗習慣、人們的思維定勢等各方面。當下的發展論中,衡量城市現代化的水平,不能僅看當地經濟發展和物質文明建設方面的成績,也要看城市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的成果。唯GDP論發展的觀念已經過時,為時代所不取,因為這種理念會造成物質文明現代化與精神文明現代化不相協調甚至失衡的現象。通過加強城市人文精神建設,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從而為城市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三、現代城市核心價值觀培育實踐和人文精神打造所遇到的挑戰和存在的問題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整個經濟運行向市場化轉變,出現了社會利益主體多元化的新的時代特征,這也深刻影響著社會成員的價值觀,一些制約和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問題日益凸顯出來。其中,長期以來形成并積累的一些背離人文精神和核心價值觀問題尤為突出,在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實踐和城市人文精神打造方面不可避免同樣遇到挑戰。如民主法治問題,物質主義泛濫,城市意識、公德意識和勞動意識較差,群體性事件等成為影響構建和諧社會的突出問題。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與城市人文精神的張揚相互游離
在現代化城市建設進程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市場經濟注重個體價值,有助于培養人的個體意識,增強人的自尊自強精神。但是,也容易導致人們傾向于利己主義。當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發生沖突時,往往人們顧慮的更多的是個體利益。當前城市轉型中出現了諸多有悖于人文精神理想的現象,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等,并有蔓延和感染的傾向。原來奉獻、樂于助人等一些被普遍認可的好的精神、觀念和行為,當下被認為是傻子或者自找麻煩的行為。導致人的生存意義失落,人類與環境緊張。人文精神意識的逐漸淡薄乃至消失,是的對于體現人文精神的智慧和終極關懷的追求失去了內在支撐力和深層次動力,造成金錢比終極關懷更加激動人心。這在一定意義上導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與人文精神的張揚相互游離。
(二)城市歷史文化底蘊在城市人文精神中沒有得到較好體現
高樓林立,車水馬龍,城市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追求速度,注重物化,卻越來越少的地去挖掘城市人文精神,缺乏更多的耐心去研究凝練城市文化內涵。城市人文精神中更多地彰顯了人們在近現代化過程中的十足干勁,而對歷史人文精神的傳承多有不足。
四、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造城市人文精神的具體措施
城市精神源于市民的生活方式與精神追求。市民對城市的歸屬感、自豪感和幸福感,形成城市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一)挖掘歷史人文精神傳承,在歷史發展脈絡中尋找城市獨特的精氣神
傳承是城市精神血脈的重要保證。各城市的經濟發展可以趕超,但每個地方不同的歷史傳統、社會心理、風俗習慣卻是別的地方無法復制的。從品牌項目著手,進一步挖掘、凝練、提升和弘揚。
(二)核心價值觀建設實踐中賦予城市人文精神新內涵
當下,不斷根據核心價值觀建設的新要求,不斷賦予城市人文精神以新內涵。促進城市人文精神融入實際、融入城市生活。城市人文精神重在實踐,貴在落實。城市人文精神始終和市民群眾的生活實踐融為一體。人民群眾在實踐中實現著新的價值追求,城市精神也隨著不斷得到豐富。在城市人文精神宣傳和塑造實踐中,要重視人民主體作用的發揮。
(三)做到“知曉真義”,挖掘城市人文精神核心,并對其加大立體式宣傳闡釋
以特色打造、樹立典型為著力點,分創、建、知、行四步走,創立目標、創新模式,建立機制平臺,使城市人文精神的普遍價值取向與鮮明地方特色相互交融,使城市人文精神的精神導向功能與行為規范功能互相配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引,從人民群眾的價值實踐出發,著力構建體現時代發展要求、富有民族文化傳統、具有地方鮮明特色、融入市民現實生活的當代城市人文精神。
總之,在新的歷史時期,發展目標、環境和要求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傳統的城市人文精神和價值觀在新的形勢下,需要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導下與時俱進、深化完善、不斷升華。而這個目標的出發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要體現民意的、最接地氣的,它不應該是高不可攀、遙不可及的海市蜃樓,只有通過有效的載體得到人們的認同并實踐,才能發揮光芒、釋放力量。
參考文獻:
[1]十八大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P265
[2]張娜.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人文意蘊[J],云南社會科學,2013(6)
作者簡介:
韓芳勤,女,安徽師范大學政治學院研究生,馬鞍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生處副處長,研究方向:法學、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