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發
摘 要:高中語文新課程教學改革指的是教師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采取新的教學方法,轉變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具體學習行為的進步與發展。傳統的教學觀念一直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教學,與新課程理念不斷發生著沖擊,因此,高中語文教學改革也是困難重重,舉步維艱。當前增加教學活力成為高中語文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語文;教學;改革;策略
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相對于理科教學來說比較廣泛,因此教學方式與方法也相對自由,但仍然難以走出應試教育的困擾,所以說,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新課程下的高中語文教師首先要轉變教學觀念,不斷加深對教學新理念的解讀與應用,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主動性,重視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在感受語文魅力的同時提升自身文化素質修養。筆者在教學改革中不斷創造學生與教師的情感共鳴,最終實現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改革。
一、當前高中語文教學的現狀
我國目前的高中語文教學存在很多弊端,為了使教學改革有的放矢,先要找準切入點。
(1)學生缺乏學習語文的興趣。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沒有引起學生足夠的重視,部分學生總是認為語文能力是通過長久的學習積累起來的,語文是自己使用的母語,日常生活中隨時都在使用,無論怎么學習,提升幅度都不大,只需要在考試以前進行簡單的復習就可以了。因此學生對語文學習缺乏興趣,將多數時間用在了其他科目的學習上。其實語文的魅力是無限的,只要長時間堅持,就一定會有所收獲。
(2)應試教育的不良影響。雖然素質教育一再被強調,然而要將根深蒂固的應試教育完全變成素質教育卻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實現的。高中生面臨巨大的升學壓力,而學校則面臨著升學率這一巨大的競爭壓力,這就導致學生學習語文時的重點成了鉆研解題技巧,部分學生甚至將各類型的參考資料作為教材,殊不知語文教材中那些經教育界行家里手精挑細選的文章,豈是那幾本簡單的參考資料就可以取代的?這種完全拋棄精華的學習模式根本不能真正幫助高中生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
(3)教師水平有待提高。倘若課本是語文教學的靈魂,那么語文教師則是語文課堂的主導。教師的責任在于傳道、授業、解惑,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學習水平、教學習慣直接影響著語文教學的效果。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不但要將語文知識傳授給學生,還必須要將學生的主動性充分挖掘出來,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倘若教師自身的水平不高,就必然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績。一些高中語文教師常常會選擇照搬一些較為新穎的教學模式,然而并未考慮到學生自身的個性、差異性,這樣非但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還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
二、高中語文教學理念與模式的改革
“以人為本”是高中語文教學新理念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學模式改革的重要依據。
(1)高中語文教師要使語文教學融入“人文味”。語文教學首先必須要具有“人文味”,因為語文教學是人文教育的重要部分,而人文教育也是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所謂人文教育,就是指要將人類優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通過知識傳播和環境熏陶,使之內化為人的品格、氣質、修養,并成為人相對穩定的內在品質。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人文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如果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沒有人文教育,那么必然會走向消亡。而語文學科恰好是人文精神滋養的沃土,因此,高中語文教師要使語文教學融入“人文味”。
(2)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高中語文課堂中讓學生從“讀”到“悟”的過程屬于一個從已知領域逐漸向未知領域發展的過程,也是一個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教師要教會學生去發現問題,從而指引學生去尋找已知與未知之間的潛在聯系。教會學生有效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遠比直接向學生灌輸知識更為重要,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應在現有的基礎上去探索產生積極聯想、解決問題、認知新事物的教學和思考方式。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要指導學生養成寫隨筆與讀后感的習慣,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從而產生自己的思維與感受,感受到文章的審美情趣。大量的實踐證實,讓學生通過自我構建文學形象的方式所產生的體會才是最為生動、形象且真實的,所以,學生能夠運用的方式越多、越細,其自主學習的水平相對就越強,就能夠將課堂中的學習方法遷移運用到課外生活當中去,并且可以充分利用所學的知識來嘗試解決遇到的新問題。因此,要想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教師就必須給予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時間,要為學生營造輕松、能問、善思、敢想的學習氛圍,從而將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充分挖掘出來。
三、多媒體的應用是高中語文教學改革的催化劑
多媒體作為現代化的信息手段走進高中語文教學,具有其他教學手段不可替代的優勢。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中,師生僅僅在課堂的45分鐘之內有交流,這導致有些學生的疑問無法在第一時間得到解決,長年累月之后,學生的問題越來越多。電腦與網絡的廣泛普及,使現代化的交流手段越來越豐富,教師與學生之間可以采用電話、郵箱、微信、QQ、微博等各種方式開展交流與溝通。這樣,在課后教師也可以較好地解決學生的疑問,并且師生之間可以了解彼此的情況,通過這些載體去分享生活中的事情,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更進一步。比如,教師在課后可以要求學生將自己的問題上傳到班級論壇中,可以讓學生或者是教師給予解答,這樣既便于師生互動,又可以反饋學生對課文的掌握程度,激發其對所學專業的熱愛。高中語文教學不應當僅僅局限于課堂,還要向課外延伸,拓展語文教學空間,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多媒體手段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延伸方面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師可以將一些社會典型事件運用多媒體手段的方式進行演示,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拓寬了學生信息來源渠道,同樣能夠實現積累寫作素材的目標。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借助于多媒體手段與網絡,開展自主學習活動,搜集各種語文學習資料,增加自己的知識面等,為高中語文學習積累基礎。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教學改革是其求得發展與創新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創新理念,利用多種教學手段的促進教和學共同提高,有效提升高中語文教學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