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容
摘 要:開展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其目的是讓幼兒充分接觸大自然,使幼兒健康快樂成長。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從創設良好戶外環境、合理安排活動形式、活動器材豐富多樣等角度入手闡述了如何有效開展幼兒戶外體育活動。
關鍵詞:有效;幼兒;戶外;體育;環境;形式;器材;豐富
《幼兒園教育綱要》中明確指出:“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和“保證幼兒每天有適當的自主選擇和自由活動時間”。幼兒園戶外活動是指在教室外組織的幼兒活動和園外安排的活動,戶外活動都是需要在室外進行的。戶外活動作為幼兒體育活動的基本形式之一,具有與其它體育活動形式相同的目的與任務,開展戶外體育活動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增強幼兒的體質,更大的價值在于通過體育鍛煉,發展幼兒各方面的能力,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通過體育運動,有助于培養幼兒勇敢頑強,吃苦耐勞,堅持不懈,克服困難的思想作風,有助于培養團結友愛,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有助于培養機智靈活,沉著果斷,謙虛謹慎等意志品質。使幼兒保持積極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那么,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應如何更加有效地開展戶外活動呢?
一、創設良好戶外環境,激發幼兒活動欲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良好的戶外活動環境直接影響著開展體能鍛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積極為孩子創設良好的活動環境對現在的孩子是非常必要的。為此,我們因地制宜地設置了運動場地和環境;大致分為操場、后場、樓道幾大塊,根據幼兒身體發育規律,規劃構設了不同的“暗示”的活動區域——在操場右邊鋪上塑膠墊,構設了大型的體育器械區,蹦跳區、鉆爬區、平衡區、便于蹦跳、鉆爬等活動;操場四周比較平坦、寬闊,適合行走和奔跑,在那里構設了合作走跑區;在靠圍墻的一塊土地上埋置了輪胎、構設了綜合區;還有供幼兒自由嬉戲的沙池;還有干凈的兒童戲水池等。在每層樓道上,每天孩子們都有新的內容,都可以在不同的活動區域內進行系統的、有針對性的鍛煉,都能大大激發了孩子們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同時,在各區域內相應地提供各種輔助材料,讓幼兒在運動中有更多的選擇和組合性,使區域體育活動有可持續的發展空間。如“跳繩”“滾鐵環”“趕小豬”“跳房子”“踩高蹺”“翻花繩”“套圈”等。這些游戲不僅能促進幼兒骨骼的發育,也有利于幼兒內臟和神經系統的發育,促使幼兒機體健康和諧的發展,增強其體質。
二、合理安排活動形式,促進幼兒健康發展
受年齡及認知水平的限制,小班幼兒在戶外體育活動中更需要有情節性,而大班幼兒對競賽性的游戲比較感興趣,中班幼兒則處于二者之間的過渡階段,教師在選材時多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往往能更好地提高幼兒在活動中的質量。
不僅各年齡班的幼兒見存在差異,即使在同一年齡班,幼兒的動作發展水平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若采取統一的標準對幼兒提出活動要求,往往能力強的幼兒音活動難度過低而缺乏興趣,而能力弱的幼兒因活動的難度過高而缺乏信心。這就要求教師在活動的過程中加強觀察,了解本班幼兒的個體差異,以便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分層指導,如大班幼兒在進行“投籃”的活動中,教師有意識地在場地上安排了不同高度、不同舉例的小筐,便于幼兒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進行投擲練習。通過觀察,使教師在了解每個幼兒實際水平的基礎上,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指導,可以引導能力強的幼兒投擲更高些,更遠些的籃筐,使他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對于能力弱的幼兒可引導他由近到遠,由低到高,循序漸近地提高自己的投擲能力,使他也能感受到自己的成功。
針對大、中兩個年齡班的特點,我們還各有側重。例如:針對大班幼兒動作發展比較協調,理解能力增強,有一定的自控力等特點,多采用競賽性的游戲,以激發幼兒的積極性,提高練習的效果,培養幼兒積極進取精神的和集體責任感、榮譽感。針對中班幼兒動作發展特點,我們創設游戲的情景,讓幼兒扮演其中的角色,從而激發他們參與游戲的興趣。
三、活動器材豐富多樣,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豐富多樣的運動器械是幼兒園開展戶外體育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特質條件,每一種運動器具都有其自身的功能與特點。“因地制宜,為幼兒選擇合適的體育器材,通過實踐有效地激發幼兒的體育興趣,促進幼兒走、跑、跳、投等基本運動能力的發展。并通過運動游戲,發展幼兒思維的靈敏性,培養合作精神和集體意識等良好品質。
首先根據目標選擇。選擇的體育器材絕對不能帶有盲目性,要根據目標選擇器材,通過使用器材達到鍛煉目的并完成目標。如周目標的一項內容為練習孩子的平衡性,教師選擇內容有走跑區的跨欄、烏龜鞋、過平衡木、繞障礙跑、趕小豬等等,通過科學合理、系統的安排,較好地完成周目標,達到鍛煉的效果。
其次根據材料特征選擇。幼兒習慣選擇輕便、靈巧、既能一物多玩又能滿足其多種多樣需要的材料;對于幼兒喜歡的活動材料要投放足夠的數量,已免發生爭搶的現象;提高活動材料的娛樂性和趣味性。
再次是根據季節的影響選擇。在春夏季提供活動量小利于孩子運動的的材料,如過平衡木、繞障礙跑,趕小豬、袋鼠跳、助跑跳、車輪滾滾等;秋冬季應多提供運動量大、活動強度大的材料,如爬爬車、毛毛蟲爬、烏龜鞋、跳格子、跳繩、挑水等。
實踐告訴我們,戶外活動是一日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開展幼兒園戶體體育活動,不僅能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協調發展,也是向幼兒實施素質教育有效途徑之一。因此,教師必須不斷開展研究,不斷學習教育理論,勤于實踐,積極創設戶外體育環境,充分利用學校資源,讓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真正“活”起來,讓幼兒喜歡鍛煉,充分運動,使幼兒學到室內學不到的東西,達到室內所不能達到的良好教育效果,使幼兒的身心按其規律發展。走出室內,走向大自然,把孩子培養成體格健壯、個性品質優良的一代新人是我們共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