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網球運動事業從娛樂體育體系轉向終身體育體制的深遠進程中,大范圍的突破著該領域的研究閾。依據學校體育資金攝入、學生運動意識及科研論文發文量研究水平,中小學網球運動如何建立成專業的系統化教學體制的探析問題。本文致力于我國網球運動開展姿態、中小學網球運動教學成長軌跡和該運動項目的推廣路徑三要點研究進行探索問題的理論解釋。
關鍵詞:中小學網球教學;現狀調查;前景展望
人們對網球運動的認識經歷了從基本基礎科學視域→自然科學視域→人文社科視域等科學互縱交叉的軌跡。從認識發展的軌跡反饋出,網球運動本質正在經歷著,從傳統化到現代化、娛樂性到專業性、封閉式到開放式的變革中。網球為了適應社會時代的發展必然要求,已成為學校體育課課改的一部分,而任何一項體育運動項目想得到普及與大力發展,就必須要建立在教育教學基礎上,從而急切需要新的資源來豐富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對于新鮮教學內容,則要求必備相配合的教學機制。因此,網球運動在中小學校適應性得以實施,探索式推進了網球運動的教育教學的發展機制,必定為網球運動的群眾性得以大范圍開展,并進一步促進了我國網球運動這一事業的快速成長。
1我國網球運動開展姿態的研究
高麗萍的《中國大眾網球運動現狀分析》,把我國大眾網球事業發展狀況與國外網球事業水平相比較,在網球運動執行者人數、網球經濟增產值與全國體育事業總值比、網球消費機制方面提出問題。作者對網球事業的普及度做了期望,①網球是一項高經濟消耗運動,持續我國網球事業發展的前提是落實黨十六大提出的民族最終奮斗目標,經濟收入達到可觀水平,網球經濟改變匱乏狀態;②大力開發網球運動的群眾性,開展網球運動的大眾性、全球性,從整體上打牢網球事業加速發展的基礎。
馮加付的《我國青少年網球運動現狀調查及發展對策研究》,我國網球運動要想在世界網壇占有一定位置還有較大的距離,那么如何建立消除距離這一問題體質成為了作者調查該項運動項目的線索。作者通過對07年兩場網球賽運動員、教練員的訪談分析,對拉近與世界網壇距離給出了研究開解:①青少年人群是網球運動選手最基本的選材方向,然后由于我國青少年網球運動開展的速度相對滯后,使得網球運動項目的普及度并不大,因而直接影響了具有網球天賦的青少年被發現的機會,導致網球運動選手的選材方向拉低,最終阻礙網球運動事業的順利發展;②訓練觀念的傳統化,使青少年網球運動管理受到約制。培養模式的過于單一化,運動員并沒有創新的技術突破,機能的不理想,使競技水平不利于面向高端對抗;③加大對我國網球運動各層次的投入力度,科學改革以助于運動員對網球運動產生一新的認識,科審制勢有利于該運動項目的推廣。
2我國中小學網球教學的發展軌跡歷程
胡龍宇獨撰的《淺議我國中小學網球教學現狀與發展對策》,為網球運動界定了一理論概念,網球運動是人的腦智力與禮節并論、人體藝術與機能健康共存的一項綠色體育休閑運動項目。作者主要從校內硬件設施和教師授受水準兩方面情況的分析建議性給出解決方案與必要努力:①學校體育力量的配合、教師人員的質與量是對中小學網球運動教學規模的保證,只有使專職網球教師的缺乏不再呈上升態勢,才能確保建設出專業的教學體系;②正確的傳授網球文化、素質理念,引導學生自發且有能力的接受網球運動,創造出適合網球運動的認知氛圍,促進網球運動教學進上一個新階段臺階;③控制網球教學力度,設計合適的教育模式,使教學內容符合該運動項目的發展走向。
戴立波、蔣立旗的《中小學網球初級教學的開展現狀和發展策略》中談及了網球運動在中小學的開展對提高與改善中小學學生的健康體質有很重的調節功能。兩位作者針對如何正確的在中小學階段開展初級的網球運動教學及開展此項目的可行性提出了對應的意見。①專業的訓練模式加速中小學學生優質體質的形成,推析中小學學生在青春期性格的極度不穩定性,組合不同特點、優勢的學生,加進之間的互補培養;②網球運動最多的是實踐層面的教育教學,若隨心所欲的開展課程進度,只會使課程教學結構失去循序漸進的合理原則;③得力的協調中小學網球教學資源,實行符合教學素質的思想教育,符合中小學“身”、“心”安全發育的場地設置。
3對我國中小學網球的推廣路徑研究
郭兆萱的《中小學校網球教育現狀及推進對策分析》中分析了我國網球運動在中小學校普及度得不到提高的最基本的幾個因素:運動條件得到了限制,大部分中小學校沒有場地支持開設這門運動課程、培養機制仍不健全,專業的網球教師師資匱乏、沒有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思維教育方式來進行教學工作,只有機械化的‘應試模式、網球運動選手的選材方面并沒有針對群眾性進行,僅單一保留在‘體校階段的選拔與培育。針對這些直接影響我國網球運動在中小學校得以開展的因素給出以下應對措施:①在政治策略與經濟方面給以恰當的投入,為青少年營造良好的適合網球運動發展的社會環境,加快網球運動群眾化的實現,這樣網球運動選手在“質”、“量”上均得到大力度的提高;②教師用專業網球理念培養學生對網球這一運動項目的正確認識,網球運動是全面性的運動,最重要的是以中小學學生的健康安全為運動目標;③教師要充分依據學校特色及各方面可開發條件,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長善救失的教育教學,用專業技能幫助中小學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科學合理且正確的掌握網球的基本技能技巧及基礎文化素質。
林娜的《山東省青少年網球運動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作者通過對多個省份的青少年網球運動發展現狀的分析來間接的對我國青少年網球運動的開展現狀進行了研究分析,并明確出一個至今都圍繞著科研人員和教練員的難題,如何構建出適合青少年網球運動發展的結構體系,以使網球運動能夠持續、快速的發展。如果在這一難題結構體系上面有所突破,必定會大力地推進我國青少年網球運動的迅速發展。①網球運動在我國的深入,原存在的網球培養體制不能滿足社會和我國網球運動的需要,因此開辟了許多不同的培養途徑來保證社會的需求。網球運動員的培養方式有四種,其中職業化是我國網球運動發展的必要趨勢;②任何一項體育運動都是建立在與文化體系學習時間的分割基礎上,只有競技能力而缺乏文化素養是不足以在網球領域立足的,要為運動選手的將來做出預算,在保障競技能力高度的前提下,也要保證具有高層次的文化背景;③現行的我國青少年網球運動選手具有三級培養方式弊端,訓練網球的時間遠多于文化知識學習的時間,沒有健全的保障體系,運動員為職業生涯規劃產生盲目,訓練周期長,沒有針對項群的訓練體系。
4總結與建議
4.1網球運動在中小學校的普及還需要比較完善的教育體制給予大力支持,在學校硬件設施、教練員師資力量、教學體系等方面仍有較大的改革空間;
4.2積極發現制約我國青少年網球運動得不到快速發展的因素,探索適合青少年網球運動在身體機能、受教育機制、競賽機構的發展模式,為促進我國青少年網球運動的發展做出理論貢獻;
4.3加強教練員培養機制高度,教練員自身專業能力和文化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運動員選手接觸網球前沿層次的深淺,更容易輕松適應社會時代發展,并能提供更多的機會了解國際青少年網球運動的發展態勢;
4.4我國網球運動后備人才需要的是高層次文化背景和高競技能力共有的運動選手,只有這樣高度的運動員才能真正意義上促進我國網球運動在國際的順利發展。
參考文獻:
[1]高麗萍.中國大眾網球運動現狀研究[J].網絡財富,2010,10:158-159.
[2]馮加付.我國青少年網球運動現狀調查及發展對策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8.
[3]胡龍宇.淺議我國中小學網球教學現狀與發展對策[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1,08:51-52.
[4]戴立波,蔣立旗.中小學網球初級教學的開展現狀和發展策略[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1,01:119-120.
[5]郭兆萱.中小學校網球教育現狀及推進對策分析[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5,06:159.
[6]林娜.山東省青少年網球運動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D].山東體育學院,2011.
作者簡介:
楊忠旺(1992.1~ ),男,江蘇省銅山縣人,湖北省武漢市武漢體育學院,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