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可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時代的日益進步,計算機作為當前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重要代表,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教育體制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化,人們在重視計算機學習的同時,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漸增加,目前,計算機教學體系有待完善和加強,在教育發展的新形勢下,要不斷深化計算機教學改革,提升計算機教學成效,進一步鞏固教學成果。基于此,本文從計算機教學改革的必要性為主要出發點,對計算機教學改革的可行性進行簡要分析,重點探討深化計算機教學改革的途徑。
關鍵詞:計算機教學;成效;改革
深化計算機教學改革,是提升計算機教學成效的重要途徑,能夠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培養全面發展的計算機人才,因此,采取何種途徑深化計算機教學改革,成為當前教育工作者亟待解決的關鍵課題。
一、計算機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計算機教學改革是我國教育體制深化必然要求,傳統模式下的計算機教學改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占據主導地位,通過課堂內容講授、預留作業、上機實踐等流程完成計算機教學任務,這種傳統化的教學模式,側重于培養學生的計算機知識,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計算機綜合素質的培養存有一定的忽視,不利于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提高,因此,要改變單一、僵硬的計算機教學模式,就要深化計算機教學改革,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構建具有特征性和科學性的計算機教學模式,全面提升學生計算機能力的整體水平,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計算機學習潛能,提升計算機教學成效。同時,深化計算機教學改革是我國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改革的攻堅階段,計算機技術的科學化發展對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加快計算機教學改革能夠擴展學生的視野,加深其學習的廣度和深度,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素質型人才。
二、深化計算機教學改革的可行性
(一)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為計算機教學改革奠定重要的技術基礎
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為我國計算機教學改革奠定重要的技術基礎,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科學技術為核心的計算機教學成為當前各校培養素質人才的重要途徑。在科學技術的進一步推動之下,計算機硬件設備的運行速度逐漸加快,性能的科技含量也在逐漸強化,在社會生活中的普及范圍愈發寬泛,同時,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使計算機的實用程序逐漸趨于快捷化和簡單化,互動性進一步加強,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
(二)學習方式的靈活性,為計算機教學改革提供多種渠道
計算機學習方式具有極大的靈活性,這為計算機教學改革提供更為多元化的渠道,計算機操作程序的簡便化,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計算機教學模式,使學生主動學習、自主學習計算機知識成為可能。目前,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很多的教材都附帶了計算機光盤,學生在課堂授課的基礎上,也可以開展自主學習模式。除此之外,各學校也在不斷與時俱進,開展了以計算機為主的網絡教學板塊,學生可以通過更為便捷化的方式對其進行學習,為計算機教學改革提供了有利條件。
三、深化計算機教學改革的途徑
(一)確立正確的教育改革培養目標
深化計算機教學改革,提升計算機教學成效,要確立正確的教育改革培養目標,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重視對學生計算機綜合能力的全面培養。在改革和教學過程中,要將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作為重要的指導思想,并在實踐過程中深入貫徹和有效落實,對素質教育的發展理念進行深入化和細致化的理解與鉆研,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側重于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計算機動態和靜態成像的有機集合,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程序編寫的敏感度,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構建分層化的計算機教學模式
深化計算機教學改革,要構建分層化的計算機教學模式。從現階段學生身心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安排有針對性的教學任務,低年級學生可以注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鞏固基礎知識,養成良好的計算機學習習慣,充分調動學生計算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為低年級學生打下良好堅實的計算機基礎,高年級學生要強化計算機知識學習,適當性的加深其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根據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規劃,充分發揮分層教學的目標性。
(三)創新計算機教學方法
在計算機教學改革過程中,要創新計算機教學方法,通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教學途徑,使學生加深對計算機知識的理解,進一步鞏固計算機知識。在計算機教學改革過程中,要適當性的增加實用性和創新性并存的計算機專業知識,擴充學生的計算機知識網絡,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啟發,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建立科學化的計算機知識結構,并通過新技術、新手段和新途徑加以創新,提高計算機教學成效,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四)建立健全計算機教學考評機制
要逐步建立健全計算機教學考核評價機制,鞏固計算機教學成果,提高計算機教學成效。計算機教學考評機制要側重于對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綜合能力的考評,從學生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其在學校的實際表現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和評價,堅持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原則,使計算機教學考評機制朝著科學化、規范化和合理化的方向發展。教師可以通過計算機教學考評機制及時修改教學計劃,調整教學結構,提高學生的創新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深化計算機教學改革是鞏固計算機教學成果的重要途徑,要從培養目標、教學模式、創新方法及考評機制四個方面入手,不斷提升教學改革成效,以市場經濟發展為主要導向,培養全面發展的素質型人才,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持。
參考文獻:
[1]劉軍燕.如何有效深化計算機教學改革以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J].神州,2014,10:153+155.
[2]王進.深化計算機教學改革,提高計算機教學效率[J].考試周刊,2015,23:12.
[3]朱耀庭,蘇利春.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線深化計算機課程教學改革[J].計算機教育,2014,10: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