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光
新課標指出,科學探究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也是化學課程的重要內容。而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實驗正是進行科學探究的主要方式。化學實驗對于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全面落實培養科學素養的目標,具有其他教學內容和形式所不能代替的特殊作用。實驗教學能為學生正確認識事物及其變化規律提供實驗事實,又能培養學生觀察現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它具有目的性、探索性、現實性和感知性,所以教學應該緊扣實驗這一學科主題,它不僅能幫助學生形成概念,總結規律,驗證理論,而且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要途徑和方法。要讓學生學會創造、學會創新,必須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開展豐富多彩的科學實驗,才能啟迪思維、才能有所發現、才能有所創新。
調查情況及分析
一、調查對象
為了能更全面了解農村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的現狀,本次問卷調查分二類,第一類是學生問卷,第二類是老師問卷。
主要對象是鄱北的幾所農村中學學生、侯家崗鄉、石門街鎮、謝家灘中學的化學老師。
二、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鄱北的幾所農村中學學生、侯家崗鄉、石門街鎮、謝家灘中學的化學老師進行調查,對資深老教師進行訪談,了解分析新課程背景下農村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的現狀。那么在新課程背景下,農村中學化學實驗教學是否按新課程要求進行有效的實施呢?以下是我進行的調查情況。為使學生和教師回答問題具有客觀性,采用不記名答卷。
三、問卷調查結果及分析
本次調查第一類問卷發出500份,回收問卷450份,有效問卷445份,回收率為90%,有效率為89%;第二類問卷發出50份,回收問卷44份,有效問卷44份,回收率為88.0%,有效率為100%。調查內容涉及到三個方面:①學生對化學實驗教學的態度及學習情況的調查;②化學老師進行實驗教學情況的調查;③實驗室的配備及校領導的態度的調查。
實驗是進行直觀教學的有效方法,對培養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著其他教學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形成化學概念,理解和鞏固化學知識,所以實驗教學也是化學教學的基礎。
通過對學生的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實驗水平有限的原因:一是學校由于實驗經費和實驗條件的不足,使教師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的開展不同程度地受到制約,二是學生缺乏應有的實驗意識教育,不能充分地利用現有的條件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形成一種順其自然的現象。結果學生必然是實驗水平低,實驗技能差,更不具備應用實驗知識和技能來解決問題的能力。
老師的問卷告訴我們:課改后,老師對于新課程理念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更關注的是仍然是“將來怎么考”?因此有近一半的教師還是沿用老的教學經驗進行教學,而且課程標準規定的化學課時數又不能滿足教師們的教學需求,因此擠占了實驗教學的課時。從教師主觀上來說,由于實驗教學的研究成果在職稱評定、業務評比中沒有體現,教師研究實驗的積極性不高,只有少數教師還堅守“實驗是化學的基礎”的信念,組織一定的學生分組實驗;大多數教師僅僅在課堂教學中完成一定量的演示實驗;還有少數教師完全是以“講”代“做”。所以,在沒完成實驗的某些原因中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些教師的職業道德問題。
四、現狀及原因分析
1.農村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現狀
從老師訪談對話了解到:中學教師開展學生實驗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要準備實驗儀器藥品、安排好課時進度、管理好實驗室的紀律衛生等。而且就算進行學生實驗,上課期間,教學組織難度也較大,部分學生的注意力會分散在實驗藥品儀器上,而根本沒注意老師在講什么,使本應在課堂上吸收的知識被學生遺漏。而且實驗過程,學生只是抱著玩的態度在做實驗,真正去觀察記錄實驗現象并積極思考的學生很少,導使做實驗目的沒有達到。因此不少老師表示,讓學生做實驗既浪費時間精力,又易出實驗事故,還達不到教學要求。所以部分化學老師不愿開設學生實驗課程,尤其是有一定資歷的老教師,他們認為,通過演示實驗或視頻播放,一樣能達到教學要求,而且學生能學習更多東西。
2.呈現這種現狀的原因分析:
(1)農村中學的實驗條件跟不上實驗教學的需求。農村中學實驗條件參差不齊,學生接受教育的城鄉差異突出。農村中學的實驗條件的改善始終滯后于教學的需求,開展實驗教學的基礎物質的缺乏,以致實驗也無法開展,學生更無動手的機會,實驗教學質量也不理想,學生探究意識不強,動手能力差,導致學生實驗素質低,學習效率低。在這種情況下要實現創新實驗教學就更難了,從而也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
(2)農村中學的實驗員配備不足,專業不強。由于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對城鄉教師調配不合理,在農村中學普遍存在化學實驗員嚴重不足的現象。農村中學的化學教師配備本來就較少,加之實驗員缺乏,專業性不強,化學老師教學任務分擔重,實驗準備無時間保障,導致實驗開出率低,做實驗變為講實驗,學生分組實驗改為教師演示實驗或干脆不做,無法正常開足開齊實驗課。
(3)教材內容繁多,課時不足,不利于農村進行實驗教學。教材編排與學校課時安排存在矛盾,化學實驗教學需要師生互動,化學教材內容繁雜,耗時長,而中學課程內容繁多,化學課的課時安排較少,授課時,講少了教學任務完不成,講多了很難給學生思考探究的余地。教材的編排思路明顯有利于大城市和發達地區,相當多的內容非常適合于邊講邊實驗的模式,而廣大農村中學教學條件簡陋,不少內容對農村學生來說幾乎是天方夜譚,很難有切身的體會,容易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
(4)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方法陳舊。近年來,政府為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提高地方就業率,聘用教師時,會優先考慮戶籍為本縣的大學生。這些大學生曾就讀于這些學校,熟悉學校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但長此以往,會形成一種僵化的理念,教學方法不能推陳出新,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也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
(5)實驗教學評價機制不科學,管理不到位。在實施新課程標準的過程中,雖然通過考試加強了對學生實驗理論知識和探究能力與方法的考查,而對日常實驗教學缺乏監督管理,對學生動手能力的評價缺失,學生能力強弱無法體現,既使個別地區組織實驗理論和技能考核,也只能是走走過場而已,使實驗教學缺乏實效性長期性。
新課程背景下注重中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中學化學教師能有效地開展實驗教學。農村經濟欠佳,實驗設備不齊全,使得農村整體教育教學水平普遍較低,因此通過對農村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的現狀進行調查并分析,然后再提出有效開展化學實驗教學的策略這是必需的,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農村中學教學質量及農村中學教育素質,提高農村中學學生科學探究能力,以保證新課程在農村中學中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