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華勇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英語學習中,興趣是引導學生學習的一大關鍵因素。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自己喜愛的學科,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營造積極﹑明主﹑活潑的課堂氛圍,才能讓學生愛上英語。
關鍵詞:素質教育;英語;教學氛圍;游戲;學用結合;自主參與
社會在進步,科技在發展,學會學習和發展是素質教育的要求。英語是中小學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而小學階段是一個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它將決定人的終身發展的基礎。如何使小學英語教學從枯燥的語言知識的講解和死記硬背的學習模式中解脫出來,只有營造出民主的教學氛圍,和諧的師生關系,寬松的環境,開放的活動空間和創新的激情,才能使學生在積極向上的氣氛中學習英語。
怎樣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教學內容,設計出既讓他們感興趣,又能促進他們更加主動地參與學習?根據我多年的教學實踐,從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己的教學體會。
一、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
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如果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而只是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應用填灌式教法單純以灌輸語言材料為目的,而應通過創造各種較貼近生活實際、自然愉快又令小學生感興趣的情景進行教學,為學生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消除他們過于緊張的焦慮情緒,使他們處于最佳的學習狀態,提高學習效率。
二、用竟爭意識組織課堂教學
對自尊心,榮譽感都很強的兒童來說,竟賽的形式往往能大大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俗話說:水激石鳴,人激則進就是這個道理。因此,我們在復習表示動作和指令詞時,把學生分成四組,每組每次派出一名代表,按照老師的指令做活動。獲勝者將為他們組贏得一面小紅旗,最后選出優勝組,并給予相應的獎勵。竟賽活動的開展,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而且在激烈的竟爭中,學生情緒高漲,學得主動,記得牢固。
三、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
教學過程既是知識傳授的過程,又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當學生犯了錯,教師的一個寬容的笑,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那安慰的眼神,都能在教學中起到潤滑作用,默契的師生關系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我在教學中常常使用鼓勵性語言,并通過大量的示范,表演和提示來幫助學生使用新詞新語,用愛心去呵護、啟迪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勻衡地享受到陽光,使他們心理上得到滿足,從而恢復他們積極向上的源動力。
四、創設自然情景,給學生提供發展空間,引導學生自主參與
由于語言來源于生活,每個人都在不同的交流環境中扮演不同角色,將真實生活情景引進課堂,既縮短了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距離,又使學生似乎回到了活生生的現實。如我在教語言點“When do you…?”時,要求學生相互采訪一天的生活,采訪本組,采訪鄰組,采訪朋友。學生們個個積極開口,人人踴躍表達,在很短時間內,便掌握了語言,鞏固了短語,真實運用了語言,使學生學在其中,樂在其中。
五、關注學習過程,遵循無意與有意相結合原則
心理學告訴我們,小學生的無意注意占優勢,他們感覺的情緒性和無意性很明顯,對自己感興趣的知識能記得很牢,反之,則忘卻很快,他們的有意注意的時間很短,常常對學習過程,學習的外部活動和學習的形式感興趣。因此,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手段,設計一些誘人的片斷,使學生在無意間對所學內容得到有意的認識。
六、注重學用結合,全面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教育學指出:學生所獲得的認識,只有經過實際鍛煉,才能變為行為,而且從體驗中獲得的感受是最深刻的。因此在教學中我采用的方法是:隨儲隨用,即時實踐。如學了家庭成員后,建議學生制作自己的Family tree .填上英語名稱、年齡、職業、愛好,將學過的日期、月份、季節制成活頁、掛歷,將天氣情況制成小小氣象臺,根據每天實際情況進行預告。收集奇聞異事,如:圣誕節、母親節、父親節的由來,在制作過程中來體會英語文化的底蘊,在合作中分享成功的快樂。有了這樣的體驗,學生就會在課余時間有目的地去發現信息,選擇信息,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法國教育家弟斯多惠說:“教育是一種不在于傳播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勵的教學藝術?!庇⒄Z教育就是把“快樂學英語”的理念融入英語教學中,營造氛圍和意境,能夠激發學生飽滿的學習情緒,促進他們旺盛的精力,積極的態度,主動在快樂的課堂活動中自主學習,享受英語學習所帶來的每一份快樂。
七、充滿信任,充滿自信
對于小學生來說,批評是一種阻礙其發展的因素。孩子一旦受到了批評,他就會覺得自己 在這方面不行,對這門學科產生恐懼感,也就不會積極參于課堂的教學活動,所以從小不僅 要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更要設法消除孩子生理、心理障礙。俗話說:“自己是最大的 敵人?!敝挥袘饎僮约?,才能獲得勝利。所以在課堂教學中,鼓勵性的話語對于小學生來說很重要,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培養孩子對英語的自信心,這樣他們才有信心繼續學下去。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深入,今天的英語教學已經不再像往日一樣,只是為了應付一張試卷的"啞巴英語"。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他們敢說英語、愛說英語,打下良好的語音、語調和語感基礎,這才是從事起點教育的小學英語教師的責任所在。幾年的教學實踐使我深深明白:小學英語教師不僅要能說流利的英語,還要會唱歌、跳舞、繪畫、善于表演,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自如、恰當地運用例如背順口溜、講故事、唱歌、跳舞、畫畫、比賽、游戲、情景表演等多種多樣,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才能真正做到把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興趣點結合起來,學生才能因為教學內容的吸引而興奮起來。興趣是一種積極的情緒,能促進語言知識的獲得和技能的熟練,而且能不斷增強學習的動力。學習英語的興趣越濃,學習的積極性就越高。如能把興趣培養成為一種學生學習英語的心理需要,就可以使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逐漸養成自覺自愿、主動學習英語的習慣。
英語教師要努力創造輕松、愉快、和諧的課堂氣氛。教學方法要多樣化,語言要生動、幽默,內容要具有時代感,知識性和趣味性要強,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能使他們發現新東西,并對其產生熱情。還可以借助美術、音樂、舞蹈等藝術的魅力實施教學。只有這樣,我們的英語教學才能更具科學性,才能更加符合語言學和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出更多的符合新世紀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