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虎
【摘 要】非正式組織逐漸成為組織行為學與管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咸陽師范學院學生在本文中針對非正式組織在管理中存在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闡述非正式組織在企業管理產生的影響,并研究提升企業組織管理水平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企業;非正式;組織;管理
非正式組織早在20世紀初就已經提出,主要在“霍桑實驗”完成結果中產生的。該實驗主要將14名男性工作者安排在不同房間中開展工作,利用特殊的工資制度來激發工作者熱情,從而使他們能更努力工作。但該組織并不是經過精心策劃的,而是在工作者相互討論下,以共同形成的觀念進行約束。
一、影響非正式組織管理的因素
非正式組織在管理中的影響因素主要表現在三方面。其一,為共同興趣,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員工在思想以及行為上產生的共鳴容易影響相互間的工作態度以及生產價值,在這種長期情況下,就會自然的形成非正式組織。其二,為個人的需求,企業員工都需要融入集體中進行發展,而不是孤立存在。他們相互之間會建立一種人際關系,并能充分了解各自的個性發展,從而發展為非正式組織。例如:對于企業中的新員工,由于剛剛處于陌生環境中,要更快的適應環境,就要在最短期間內,得到組織員工的認可,并獲得自身安全性。其三,利益需求的影響,當員工在企業中認為相關制度以及管理中存在不公平待遇、發生爭議現象等,他們會根據認知相同而相互支持[1]。如果員工的自身利益受到影響,就希望得到其他成員的保護,從而導致成員從眾現象越來越嚴重。
二、非正式組織對企業產生的影響
(一)積極影響
非正式組織形成的積極影響對企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如果非正式組織內部形成較強凝聚力,并與組織形成共同的發展目標,這期間,就會形成積極影響,并促進整個組織的發展與建設。形成的積極影響主要表現在:非組織的存在能提升組織的工作效率。非正式組織與正式組織相比,不僅產生的體積小、行為也比較靈活,組織中形成的各種問題都分散到非正式組織中去。利用非正式組織中的交際關系與存在因素進行解決,成員中形成的潛在需求都能在非正式組織中得到滿足。非正式組織能為員工提供一種良好的溝通渠道和壓力釋放空間。因為非正式組織成員是自發形成的,人們在交流與溝通中處于一個放松、自由的空間內,互相能對工作中以及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共享,從而增強員工之間的情感。例如:在某高校中,教師不經常在班級中實時管理,相互之間不僅見面少,也降低了相互之間的了解程度。但創建小范圍的環境,能促進成員之間的了解與溝通,并針對相關問題能進行解決。還能增強成員對工作的滿足程度和發展穩定性。非正式組織為員工提供了一種歸屬感,并提高了成員在心理上的滿意程度,從而對組織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2]。
(二)消極影響
非正式組織的產生也會給組織帶來一些壞處,特別是一些潛在問題的發生,具體因素主要表現在:組織與非組織之間形成的問題為變化的抵制,非正式組織的主要目的是保持相互之間的平衡,要對工作狀態、生活方式進行保護,他們會利用最大力度抵抗組織變化。非正式組織中最普遍的現象為從眾行為,非正式組織的存在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形式,員工在意識情況下都是自然產生的,他們往往會按照別人的意愿來執行。非組織中產生的另外一種因素為角色沖突,員工不僅要滿足組織領導提出的要求,還要滿足非組織領導的要求,如果在這種情況下比較矛盾,就會降低員工的積極性。
三、提升企業非正式組織管理水平的策略
(一)創建和諧的企業環境
打造企業和諧的發展環境,使企業中的小圈文化融入到大圈文化中。組織文化是在兩個過程中發展而來的,是企業外部環境與內部環境的有效結合[3]。在這種創建形式下,組織成員之間要相互協作,不斷學習組織發展與生存的文化因素。但這些成員形成的習慣和生活方式,已經得到了組織成員的認可,從而形成了組織文化過程。對于組織中新加入的成員,他們也會不斷接受這些新文化,并隨著時間的變化逐漸適應這種組織環境。因此,構建和諧性的企業組織文化,遏制了非正式組織存在的消極影響。一個組織的文化因素是組織精神發展的基礎因素,對于非正式組織中的組織成員行為和思想態度來說,和諧性的組織文化比正式的規則過程更容易發揮作用。
(二)實施針對性策略方法
對于不同的非組織類型,要利用不同的組織策略。由于非組織具有積極型、消極型、興趣型以及破壞型,針對這四種劃分類型,就要利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對于積極型非正式組織,應利用支持、保護的管理手段[4]。例如:一些能夠自愿形成技術小組、創建的文化組織,管理者要積極實施保護手段。由于非正式組織能加強群體的心理整體性變化,所以對于消極型的非正式組織來說,要積極進行指導,而不是以斥責的態度來改變該群體的思想。對于無害型的非正式組織,管理者也要對其積極管理,利用合理方法進行引導,從而使他們轉變為積極型發展。如果是破壞型非正式組織,要根據破壞型的態度變化、教育形式等變化進行適當處理。
(三)重視非正式組織核心人物
重視非正式組織的核心人物,任何非組織都要形成幾個核心人物,他們的意識和行為對非正式組織建立的目標以及規范性實施具有決定性的作用[5]。所以,要做好該類工作,非組織中的核心人物不僅要具有較高威信力、較強的處理能力,還要形成較大影響。對核心人物的重視方法如:應重視非正式組織人員群體,承認組織成員在群體中發揮的作用,與他們經常溝通、聯系,并形成相互之間的信任。而且,在日常工作中,要形成非正式組織的目標,保證積極性的影響形式,核心人物就要帶動非正式組織成員更好的為目標提供服務。
四、結束語
在這個信息化不斷競爭的時代,正式的組織管理形式已經難以滿足人們的需要。為了實現標準性的組織形式,加強管理者之間的責任意識,在非正式組織企業管理中,就要結合正式組織的相關理念,不斷溝通、協調,不僅要維護組織的團隊意識,還要發揮正式組織的積極力量。
參考文獻:
[1] 宋博.淺談企業中非正式組織特點和管理[J].科技創業家,2013(21):240-240,242.
[2] 丁昭涵.企業溝通管理[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3(15):44-45,46.
[3] 顧健.淺談建筑企業如何組織非正式學習活動[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4(13).
[4] 熊書利.非正式組織支持對組織承諾的影響——人力資源管理實踐的調節作用[D].浙江工商大學,2014.
[5] 彭家鈞.基于網絡組織的新型管理控制系統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