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野
【摘 要】安全生產監管關系到企業及其工作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經濟的健康發展,伴隨經濟的發展,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文章分析了造成問題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強化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的方式方法。
【關鍵詞】安全生產監管;原因;方式方法
近年來,由于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新的項目、新的企業相繼出現,伴隨經濟的發展,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各類事故的數量和死亡的人數仍呈增長趨勢,重、特大事故仍時有發生。安全事故的發生,嚴重影響了經濟健康發展,使生命財產受到了嚴重損失,安全工作就是要“以人為本”,全面預防和減少各類事故的發生。在強化安全生產工作的同時,增強“安全責任重于泰山”的意識,不斷積累和探索先進的監督管理的方式方法,強化責任,創新機制,全力推進安全工作走向規范化、法制化軌道。
一、造成問題的主要原因
一是各類企業負責人及地方主管安全領導安全責任意識不強。一些領導在經濟利益的影響下,只顧及發展經濟,對安全投入及管理不到位,使得政府對安全生產的行政管理責任與措施得不到真正的落實;企業負責人在利益的驅動下,安全意識淡薄,等出了事故才想到去加強安全管理及安全投入,雖說是亡羊補牢,但人命關天已為時已晚,生命對于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
二是安全管理還不規范,市場準入制還不健全。由于現在企業所有制形式多樣化,市場準入制還不健全,使一些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得以存在。一些新建、改建、擴建及原有企業違反建設項目的安全預評價,安全評價,及項目安全設施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的“三同時”的規定,安全設施不完善就投產,產生新的問題及事故隱患。
三是基層安全管理機構安全領導機構不能全力以赴做好安全工作。各鄉鎮的安全管理機構雖然健全,但都身兼數職,力不從心,主管領導還要以經濟利益為中心,在不定期定程度上制約了安全工作的規范管理。
四是安全監督管理不到位,行業主管部門安全協調性不好。安全是全面的,涉及到方方面面,有各類企業,經營場所,危險化學品從業企業,單獨依靠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是遠遠不夠的,應協調統一,共同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對平時檢查發現的問題及隱患監督不到位,整改驗收不及時,很多隱患不了了之。
五是地方保護主義嚴重。安全是關系到社會,關系到每一個人的生命安危,出現的隱患在整改過督促辦理時,或是暫時停產停業等處罰時會出現一些說情的,很多都是各部門的領導,嚴重地影響了安全生產工作的正常進行。
六是安全執法不嚴,執法隊伍及執法力量薄弱。《安全生產法》已實施很久了,相關的各項管理條例已相繼出臺,但在實施過程中,執法執罰力度不夠,執法人員素質不高,安全資金投入少。
二、強化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的方式方法
要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和“以人為本”的方針,進一步強化各級政府對安全生產的行政領導責任,增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權威性,強化執法監察隊伍整體實力,開展全民安全生產教育和各業務人員的安全知識培訓工作,提高全民安全意識,健全各項安全機制,使安全工作走向社會化。
1.強化領導,推動責任制的落實。要始終堅持一手抓安全生產,一手抓責任落實,通過強化領導、強化力量、強化責任,促進責任制的落實。一是要以領導行為帶動責任落實。主管安全領導要高度重視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各級安全領導組織機構,將責任細化,落實到每個人。二是要發揮職能部門作用監督責任落實。安全監督部門作用發揮得強弱直接影響到安全工作的力度,也影響責任制的落實。要經常深入到基層,發現問題,整改隱患,檢查督促,對存在的問題逐一研究解決,逐一落實。
2.加強執法力度,貫徹執行各項法律、法規。《安全生產法》已頒布實施,它是關于我國安全生產的一部大法。它明確了政府、企業和勞動者在安全生產上各自的責任、權利和義務;明確了企業負責人在從業時應該注意哪些安全工作,從人員、安全設施、勞動保護、隱患整改及承擔的責任及義務,規定了處罰標準。要運用此項法律來做好我們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加大安全執法力度。要建立強有力的監督監察機制,及時查處和糾正各種違法、違規行為,以保證法律、法規有關安全生產的管理措施和管理規定得到貫徹落實,消除事故隱患,真正使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的重心落實在預防為主的基點上。
3.大力發展安全生產科技事業,促進我國安全生產工作的進步。跟蹤國際安全生產領域科技發展動向,引進、推廣國外先進的安全生產技術和管理辦法。積極培育和發展職業安全衛生產業,以保護人類生命安全與健康為目的和內容,使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得到健康快速發展。
4.積極發展安全生產領域的社會中介組織。大力發展安全評估、檢測檢驗、技術服務、技術培訓等中介服務,積極發展具有執業資格的注冊安全工程師,為政府和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服務。同時政府要對其加以引導、規范和監督,形成規范競爭和有序運行的機制,以適應新形勢下的安全生產工作。
5.開展全民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形成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良好氛圍。要全民動員,群策群力,開展形式多樣的安全生產教育活動,對法律、法規加以宣傳,張貼到每家每戶,并提高鄉鎮級領導干部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視程度;要對企業經營者進行安全生產法律制度和安全生產管理知識、技能進行培訓;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法律制度和法制意識以及崗位安全生產規程的教育培訓。
6.增強重心下移意識。從各類事故不難看出,90%以上的事故都發生在生產一線,所以安全管理的關鍵是在各工段和生產班組。要將責任明確到人,簽署安全生產責任狀,強化班組安全考核工作,目標落實到人。
7.要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可通過直接實踐和間接實踐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間接實踐是通過理論、規范、標準的學習而獲得管理知識。因此要求我們認真學習專業的科學基礎知識、認真學習來自于專業的科學基礎知識與經驗教訓相結合的規章制度。直接實踐是要從事故中得到經驗和教訓,因為事故是人們違背客觀規律受到的懲罰;是對各項工作進行的最公正檢查;是強迫人們接受的最真實的科學實踐。
8.生產經營單位必須把安全生產工作擺在首位。生產經營單位是安全生產的主體。安全生產是否有位置、有機構、有投入、有措施、有成效,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是關鍵。《安全生產法》關于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保障的規定,都要依靠廠長來組織落實。因此經營單位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警鐘長鳴,常抓不懈。在任何時候,任何場所都不能忘記安全生產,不能有絲毫的含糊動搖,及麻痹松懈,不能有僥幸心理。生產經營單位應依照《安全生產法》的有關規定,切實保證安全投入的有效實施,不斷更新、改造和維護安全技術裝備、崗位安全責任、作業現場安全管理、從業人員安全素質等安全生產的“軟件”建設。
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及現有的老工業基地改造,勢必會給安全管理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和問題,所以我們要加強和完善安全管理工作,依據國家賦予的基本職能,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切實加強安全監管和安全監察執法隊伍建設;切實加強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到實處;逐步探索有效的安全管理機制,管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