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偉
【摘 要】小學語文習作反映了小學生對生活的發現,并通過這種發現還描述自己的感受。教師要站在小學生的立場去理解孩子的心情,試著走進小學生的世界,用賞識教育的方式來激勵學生去學習。
【關鍵詞】賞識教育;尊重生命;主題思想;價值體現
語言教育初級階段,不僅要注重學生的語言知識能力,還要培養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引導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動力。所以,我們把賞識教育引入了課堂教學中。賞識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對學生的學習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賞識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從而使學生能夠愛好學習。
一、賞識教育的闡述
賞識教育是以尊重生命為主題,是世界著名的六種方法之一。賞識教育與陶行知老先生的教育思想相吻合。近年來,賞識教育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采用。
古語有言曰:“生命如水,賞識人生,學會賞識,愛滿天下。”賞識教育正是利用“愛”這個閃光點來教育孩子的。賞識教育是一種愛的教育,這是一充種充滿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方式。因為,人性的本質就需求賞識和理解,從生命的精神內涵出發,每個人都是因為得到賞識而來到人間。關注小學生的優點,并且給予鼓勵,是賞識教育的主要特點。
賞識教育可以煥發小學生的生命力,激發了小學生的潛力,使小學生快樂成長,保護了小學生的成長天賦。
賞識教育是基于尊重的基礎上產生的教育方式,它能幫助小學生獲得自我認同感,讓小學生產生積極向上的動力。
二、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習作中的應用
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一方面得培養小學生的語言能力和表達能力,另一方面還得培養小學生善于觀察生活、善于發現生活的態度,引導他們對學習的興趣,輔導小學生自信心的建立和成就感的滿足。要達到這些要求,就需要把賞識教育引入課堂教學中,以愛入手,把尊重引入課堂,構建一個和諧平等的課堂氛圍。
第一,教學觀念上的轉變。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教育方式都遵從“師道尊嚴”,這種傳統的教育觀念使得學生對教師與生俱來就有一種敬畏感,而且,這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也起到了嚴重的限制作用。因此,教師應該改變自己在學生中威嚴的形象,要以真誠的微笑來面對小學生,以滿腔的熱情來感染小學生,消除小學生心中對老師的畏懼。課堂上,教師要以欣賞的眼光來打破小學生的羞澀,讓小學生自信心增強。曾經有位詩人對賞識教育做出了最好的詮釋:“如果一朵花不美,就請欣賞它的葉子;如果葉子不美,就請贊美它的枝干;如果枝干不美,就請贊嘆它的根基;如果根基也不能使你產生情感的沖動,那么你總該為它是一株蓬勃的生命而謳歌。”
第二,教師應該利用賞識教育來激活課堂教學。
課堂為學生和教師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是賞識學生的一個主要場所,有助于小學生自信心的培養。課堂可以體現教師和小學生的生命力,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引導:
教師要賞識性地批閱小學生的習作,堅持賞識教育理念。教師要尊重小學生的成果,小學生習作是一項比較有難度的作業,教師不要挫傷小學生的自尊心。所以,教師要充分肯定小學生的作文,即便是再差的作文,也要“從沙里找出金子”。教師要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小學生的作文,找到其閃光點,進行評價欣賞。
教師要引導學生用賞識的心態去看待身邊的事物。寫作就要求學生用細致的眼光去觀察生活,去發現環境的優美,然后把自己的發現記錄下來,進而對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是很大的提高。賞識就像心中的陽光,這縷陽光會照亮心里的每個角落,亮化人生。
三、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中體現的價值和意義
小學生的習作需要教師的賞識和同學的贊美,如果教師不去賞識,那么就無法使小學生得到自我心靈的滿足。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杰斯曾經講過:“相信人具有自發學習的天然傾向,但他只對能夠大有影響于個人行為的知識才感興趣。”所以說,對于影響小學生語文習作的動機,不僅僅在于知識本身的吸引力,更為重要的是在于他們對自己作品的賞識和贊美。促使小學生習作邁向成功的第一步就是賞識性評價,因為賞識性教育的核心是:“你不會寫,我教會你寫;你不喜歡寫,我讓你喜歡寫。”因此,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價值體現。
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賞識教育,滿足了小學生的自尊心。小學階段是孩子語言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小學生由說幾個簡單的詞到會說一兩句完整的話,再到一段話、一篇文章的表達,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要發生質的變化。因為,語言是一個人思維方式的外在表現。在這個語言發展的過程中,語言能力的發展與情感因素有著很大的關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賞識教育,滿足小學生的自尊心,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豐富學生的情感,從而使小學生能夠認真對待每一次的習作,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小學生的語言得到加速發展。
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賞識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學生自然實現的需要。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指出:“自我實現的需要是人的一種高級的社會性需要。”自我需要簡單來講,就是一種炫耀自我、表現自我的榮譽感的心理需要。小學生需要依賴于老師或者家長或者同學的表揚和贊美來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教師賞識教育的教學方式,促進了學生寫作風格和善于觀察生活的良好習慣的形成。
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賞識教育,有利于小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小學生心中的世界是個充滿真善美的世界,是一個純潔美麗的世界。教師的賞識教育會使得小學生崇尚大自然的優美壯觀,熱愛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能,他們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的情感在心里生根發芽,從小在他們的心底種下了成為社會主義接班人的種子。小學生為自己樹立了遠大的理想和目標,并為這個夢想努力奮斗。因此,賞識教育促進了小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四、結語
總之,從某種角度來說,賞識教育是一種找感覺的教育,就是說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尋找到對自我的一種肯定,是一種心理上的體驗。教師在教學中要用愛去感染、去贊美、去肯定小學生。在人的成長過程中,需要被別人肯定和贊美,從而來戰勝自己心里的那份恐懼,獲得一種安全的感覺。拿破侖說過:“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侖的軍隊能夠征服歐洲大陸,靠的就是自己足夠的信心。一個人的自信心決定于一件事情的成功與否,賞識教育就是一種培養自信心極為有效的辦法。
參考文獻:
[1]鄭少華.賞識教育在小學語言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教育出版教育研究中心,2010.
[2]劉少蕊.賞識教育在教學應用中的價值體現及意義[J].教育研究,2009.
[3]蔣文風.淺析賞識教育的實踐應用[J].教育研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