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劉剛
【摘 要】最近幾年,自由式摔跤運動在我國呈現新的發展趨勢,并逐漸得以普及。并且經過長期的發展,這種運動的專項訓練方法也不斷得以豐富,并漸漸趨于科學化,在此基礎上,我國自由式摔跤運動員的競技水平也得到提升,從而進一步實現了我國運動人才的新發展。基于此,本文站在自由式摔跤專項訓練的角度,簡單分析了自由式摔跤的供能特征及其訓練過程中的方式和手段,在此基礎上,又從多方面探索了自由式摔跤的專項訓練模式,從而為自由式摔跤的專項訓練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自由式摔跤;專項訓練;訓練模式
【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freestyle wrestling sports presents new development trend in our country, and gradually became popular.And through long-term development, the movement of the special training method also unceasingly rich, and gradually tend to be more scientific, and on this basis, the competitive level of freestyle wrestling athletes in China is also improved, thus further realize the new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ports talents.Based on this, to stand in the Angle of the special freestyle wrestling training, this paper simply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wer of freestyle wrestling and ways and means in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on this basis, from many aspects to explore the freestyle wrestling special training mode, which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for freestyle wrestling of special training.
【 key words 】 freestyle wrestling.Special training;Training mode
自由式摔跤作為一種摔跤式競技運動,最早興起于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的歐美國家,最終定型于英國。并且早在開放年代之前,與自由式摔跤相類似的摔跤運動就已經在奧運會中出現,隨著時間的推移,進入到1904年的第三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奧運會的比賽項目中正式出現了自由式摔跤,自此以后,自由式摔跤的奧運會之旅正式開啟。自由式摔跤在美國有著很好的延續和發展,是美國的一種優良傳統,耐力好、力量大是其在美國發展的一個較為顯著的特點。而通常情況下,自由式摔跤會有著自身的一些特點,例如比賽雙方以徒手為主要形式,并輔以擠壓、翻滾、摟抱等動作來擊倒對方。當然,自由式摔跤有著嚴格的比賽規則,并且在比賽場地的選擇、裁判細則、比賽禁忌、分級分組方面有著特定的要求。在中國,自由式摔跤的開展時間比較短,但即使是這樣,經過幾十年的培養,中國也涌現出了不少優秀的運動人才,更為重要的是,這些運動員可以在國際性的比賽中獲取好成績,有力的促進了中國人才的發展進程。
1.自由式摔跤的供能特征
從一定程度上來講,針對自由式摔跤的供能特征,其有一個重要的承載主體,即自由式摔跤運動員。并且就運動員的一些常規訓練而言,以無氧運動為主是其最主要的一個特征,除此之外,訓練過程還呈現出另外一個重要特征:即結合有氧運動的混合運動模式。專項的自由式摔跤訓練中,運動員在進行比賽后,可以以其血液乳酸數值的測定為依據,然后推斷出運動員血液中乳酸的大致含量,一般為12~17mol/L。
另外,在比賽后,以時間為依據,其脈搏每分鐘的跳動也是有一定的規律的,并需要根據相關的專項訓練作出一定的要求,不過一般是高于120-220次。
2.供能能力的訓練手段和方式
對自由式摔跤運動員來說,要想很好的提高自己的供能能力,就要把握好一定的要點,例如明確科學的訓練方法和手段。而在此過程中,運動員配合相關教導人員認真做好常規的專項訓練則成為一項必須的任務。做好日常的專項訓練需要用到一定的方法和手段,首先,在對運動員進行訓練的過程中,必須接觸到的是不同形式的配合。在具體的運動實踐過程中,基于訓練的角度來看,可以將其分為兩種不同的形式,也就是對抗練習和半對抗技術練習。但是,競技的過程也是一個實踐的過程,在實際的訓練和比賽中,對這兩種不同的訓練形式也是有著不同的要求的。[1]
例如半對抗訓練,這種訓練形式需要滿足一定的訓練強度,而對其進行判斷的標準一般是無氧運動的閥值。相對應的,完全對抗訓練技術對這種訓練強度也有著特定的要求,一般需要超過這個閥值。并且以此為基礎,人體血液中乳酸的含量也要隨之產生一定的變化,半對抗訓練以4-14mol/L為佳,而完全對抗訓練則是以7-12mol/L為宜。其次,自由式摔跤不只是止于這些對抗和半對抗技術的訓練,采取其他各種形式的訓練練習也是自由式摔跤訓練過程的一個必要要求。
例如專項訓練中,加強運動員下肢的力量是對運動員提出的一個很普遍的訓練要求,要很好的做到這點,就要不斷提高對運動員各種長度加速跑的訓練強度。最后一點,運動員接受訓練是為了更好的實踐,更好的參與到比賽中。否則,運動員就會模糊體育競技的精神,并且其運動能力也會隨之下降,最終的結果是很大程度上影響到運動員的比賽競技技能。
基于以上的分析,運動員在日常訓練的過程中,還要增加一些其他方面的比賽和練習,通常提到的有技術性比賽、數學比賽等,除了這些,還有一些提高運動員競技能力的技術檢驗性比賽等。而從目的上看,這些比賽是為運動員的血液乳酸量提供保障,使其保持超過12mol/L的狀態,并且力爭使其心跳速度每分鐘多于180次。[2]而這些也是為了從另一方面來保障運動員實際能力的發揮,并激發其潛在的潛能,促使其在真正的競技比賽過程中取得好成績。
3.自由式摔跤的專項訓練模式
基于總體的訓練角度來看,最大化的提高自由式摔跤訓練的整體效果,是自由式摔跤專項練的一個重要實現目的。這種競技比賽運動的專項訓練模式與其他各項運動的訓練模式相比,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同,具體而言,自由式摔跤的專項訓練具有符合自身運動性質的訓練特色。它不需要將時間作為提高訓練能力的一個標準,并且不提倡以對運動員進行長時間的訓練為方式,來進一步提高運動員的競技比賽能力。與此相對應,這種運動的訓練是以有效的訓練強度為準,然后進一步提升運動員動作的質量及其有效性,并豐富其摔跤技能。
從自由式摔跤的角度來看,在對運動員進行專項訓練的時候,其運動訓練的負荷是不斷增加的。并且需要注意的是,在這種專項訓練過程中,負荷強度以及強度大小的安排是很重要的。運動員專業素質的訓練是自由式摔跤專項訓練過程中需要重視的另一個問題,因為這個直接關系到運動員競技比賽技能的訓練和提高。對此,大多數運動教練所采取的訓練方式是降低靜止,然后以此來進一步強化運動員自身力量的訓練。
在自由式摔跤的專項訓練過程中,有一些問題需要引起重視,例如運動員在經過高強度、超負荷的訓練之后,如何及時采取有效的方式來促使運動員身體的快速恢復,并保證一定的營養供給。具體的訓練過程中,自由式摔跤運動教練對運動員各項動作的訓練也是有著高要求的,例如隨著競技比賽要求的變化及提高,運動員的技術動作訓練也越發傾向于精細化和全面化。[3]
另外,運動員對對方的進攻范圍也逐漸擴大。具體一點來說,就是在實際的自由式摔跤競技比賽過程中,相關人員要對運動員做出具體的要求,要求他們擁有不同身體部位的進攻能力。并且,訓練人員對這種專項訓練所做的一個重要要求就是:訓練過程力求精細化。在這里,精細有著自身的含義,重點來說,就是對一個技術動作有著嚴格的要求,且能夠呈現多方面的變化。然后以競技對手的攻擊、防守等方面的變化為依據,進一步變換自身的技術動作,并作出相應的改善。
運動教練對運動員進行自由式摔跤專項訓練,在這個過程中,運動員不僅僅需要做好專業訓練的工作,更為重要的是要有效的把握好與運動技術相關的各項專業知識。因為只有這樣,運動員才能更進一步的將自己學到的技術與實際性的競技比賽相結合,并對其加以有效利用,將其運用到比賽過程中,從而增強運動員在自由式摔跤競技比賽中的獲勝幾率。自由式摔跤專項訓練模式中,專業運動人才的培養也是一個重點,并且隨著競技比賽要求的提高和自由式摔跤運動人才的競爭。確定一定的人才培養和選拔原則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對此,自由式摔跤對運動人才的培養要確定科學性原則,并以此來指導專項運動人才的選拔。
4.結語
總的來說,自由式摔跤運動有著自身的發展特點,并且訓練過程中也有符合運動特點的方式和手段。從自由式摔跤運動員的角度來看,對其進行專項訓練的過程中,要注意以訓練的強度為重要依據,并以此為手段來進一步提升對運動員的訓練質量。但是,在運動員訓練負荷不斷增大的情況下,自由式摔跤運動員教練要適當增強專項訓練負荷的強度,并針對運動員設置出科學的訓練計劃。
另外,就自由式摔跤的專項訓練模式而言,需要相關運動人員及時分析和研究自由式摔跤的新規則和新要求,并加強對運動員專業素質的訓練,確保運動員可以很好地適應新的發展要求,并不斷增強自身的競技比賽能力,最終促進我國自由式摔跤運動的新發展。
參考文獻:
[1]彭召方. 高住低訓(四周模式)的訓練效應研究——以自由式摔跤運動員為研究對象[D]. 西南大學, 2014(10).
[2]蔡中, 劉大軍, 毛海燕. 自由式摔跤的專項訓練特點及發展趨勢[J]. 當代體育科技, 2013(4).
[3]汪丹. 對我國男子自由式摔跤運動員專項體能訓練方法優化的研究[D]. 北京體育大學, 20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