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濤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軍事物流基地裝卸力量建設的必要性,并對軍事物流基地裝卸力量的需求進行總結,最后給出了幾點軍事物流基地裝卸力量建設的有效建議,為軍事物流基地裝卸力量的建設提供資料參考。
【關鍵詞】軍事;物流基地;裝卸力量;建設
我軍在機械化,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軍事物流基地裝卸力量保障難度越來越大。軍事物流基地是現代軍事物流體系的重要支撐,也是軍事后勤服務開展的必要途徑。軍事物流基地裝卸力量的建設效率,直接影響著軍事物流基地的保障能力,并影響著我國的國防安全。在軍事物流基地建設中,做好軍事物流基地裝卸力量的建設,不僅是軍事物流基地建設的重點,也是提高我國軍事物流系統工作穩定性的關鍵。因此,如何在軍事物流基地建設過程中,做好物流基地裝卸力量的建設,已經成為軍事物流基地建設的工作重點之一。
一、軍事物流基地裝卸力量建設的必要性分析
機械化、信息化的現代軍事建設,對物流和后勤保障系統有著極高的要求。隨著我國軍事物流基地的建設,如何做好軍事物流基地的籌劃建設就變得尤為重要。筆者對軍事物流基地裝卸力量建設的必要性進行分析,認為軍事物流基地裝卸力量建設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軍事物流體系的構成離不開裝卸力量。軍事物流基地是為我軍急時和戰時完成物資保障服務的重要系統,是集采購、倉儲、運輸和配送于一體的現代化軍事物流體系。裝卸力量作為軍事物流體系裝卸活動和運輸方式轉化的基礎,直接影響著運輸與其他環節的銜接。我軍在開展的軍民融合式軍事物流體系建設,進一步發揮了裝卸力量的作用,這使軍事物流體系裝卸力量不僅保證急時和戰時物資轉運效率,還能夠增強物流體系的工作效率。
2.戰略投放能力的生成離不開裝卸力量。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面臨著來自內部和外部的多種國家安全威脅。戰略投放能力作為衡量部隊應對緊急事件的指標,當戰爭發生時能夠為我軍爭取到戰略主動和有利態勢。我國在交通運輸網建設和完善的同時,十分重視軍隊戰略投放能力的提高,這對保障我國龐大的國土安全是有重要意義的。裝卸力量的大小,直接影響著貨物運輸和轉運的效率,影響著戰略投放能力的大小,因而戰略投放能力的生成,也離不開裝卸力量。
3.多種運輸方式的銜接離不開裝卸力量。軍事物流中心擔負著采購、儲存、運輸、轉運物資的多種職能,無論是哪種物資流通操作,都需要以裝卸保障力量為基礎?,F代的軍事物流基地的裝卸保障力量,還要求能夠適應水路、道路、鐵路、空運等多種運輸方式的銜接工作要求,因此建設更加完善、強大的裝卸力量,是現代軍事物流基地建設的根本,也是保障物資轉運流通效率的前提。
二、軍事物流基地裝卸力量建設的需求分析
軍事物流基地裝卸力量,無時無刻不再發揮著后勤支援保障任務,無論是何種運輸方式的貨物運輸和轉運,都需要裝卸力量參與才能完成。軍事物流基地裝卸力量建設的需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保障任務需要。我國國防面積十分龐大,軍事物流基地的裝卸保障是保證各軍隊國防工作開展的基礎。無論是在平時還是在戰時,軍事物流基地的裝卸力量都必須保障軍事物流基地的物流和轉運任務需求。戰略級軍事物流基地還要求具備大規模、遠距離、多種類的物資裝卸保障能力,以滿足我國海、陸、空和二炮等部隊的后勤補給任務需求。因此,軍事物流基地裝卸力量,首先要保障軍事物流和轉運的需求,確保無論是在平時還是戰時,軍事物流基地的物資運輸和轉運效率都達到要求。
2.能力規模需要。以戰略保障為目的建設的軍事物流基地,必須保證具有鐵路和航空專業裝卸力量,以滿足平時和戰時軍事物資物流轉運的需求。隨著我軍機械化和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軍事物流基地的裝卸力量,已經成為保障機械化、現代化軍隊快速投入戰區的關鍵。對于以儲備功能為主的軍事物流基地來說,只需配備一個綜合裝卸分隊以保證收發作業。隨著軍用物資集裝化程度的提高和集裝化步伐的加快,解決軍用物資源頭上“裝得上”,野戰條件下“卸得下”, 已成為物流基地應急裝卸保障的難點和熱點。
3.裝卸方式的需求。軍事物流基地的裝卸保障力量,可以細分為鐵路、公路、水路、航空四種裝卸力量,不同的運載途徑,對裝卸力量的專業性要求及操作流程都是有明顯區別的。為了適應多種裝卸方式需求的現代軍事物流基地的物資運輸和轉運需要,必須根據句式物流基地的等級來建設裝卸力量,保證物流區的裝卸力量能夠保障軍事物流基地設計的物流轉運效率和方式要求。
三、軍事物流基地裝卸力量建設的有效策略
1.打造信息共享平臺,建立和完善裝卸指揮體系?,F代的軍事物流基地,對急時和戰時物資轉運效率要求極高。為了提高軍事物流基地裝卸力量的工作效率,有必要引進計算機信息技術,以計算機信息技術構建信息共享平臺,完善裝卸指揮體系。綜合運用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能夠實現對物資裝卸力量工作狀態的實時操控,從而最大限度的優化裝卸力量的安排,確保物資及時、準確的輸送到前線。而信息化指揮系統,則為指揮部和物流裝卸力量建立了最直接的溝通渠道,不僅能夠幫助指揮部動態掌握物流力量的現狀,還方便裝卸力量的調用和安排,實現更靈活的組織協調裝卸行動。
2.配裝卸保障裝備,提升基地裝卸綜合能力。在現代軍事的信息化和機械化發展進程中,物流活動對裝卸力量的要求逐漸提高。為了以有限的人員滿足日益增加的裝卸力量需求,一定要積極引進裝卸保障裝備,并以先進的機械裝備為基礎,打造高效率、高科技、高素質的裝卸隊伍。但為了發揮軍事物流基地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基地所配備的裝備還應該堅持軍民兼容、平戰結合的原則,即能適應民用應急物資的轉運保障要求,也能夠滿足戰時物資轉運和運輸需要。
3.制定裝卸保障預案,規范裝卸隊伍保障活動。軍事物流基地欲順利完成戰略投送裝卸保障任務,提高裝卸力量的保障質量,平時就要做到“預有準備”。這就要求軍事物流基地的裝卸小組,根據各種突發事件或作戰保障可能, 以及物流基地裝卸力量所擔負的任務,預先編制裝卸行動方案。特別是對于不同類型的超長、 超高、超寬和超重裝備,應借助平時訓練,研究制訂好詳細的、分門別類的裝卸方案, 以提高物資投送裝卸作業的速度和效率。
4.加強裝卸一體訓練,提高裝卸綜合保障水平。裝卸一體化訓練,有益于增強軍事物流基地裝卸力量的整體實力,以確保急時和戰時裝卸保障力量能夠確保物流運輸和轉運工作的開展效率。因此,在日常訓練中,要按照模塊化、實體化的訓練模式,提高對裝卸力量的籌劃與控制水平,并通過實操訓練和訓練評估等手段,不斷提高裝卸一體化水平,提高裝卸綜合保障能力。
綜上所述,現代軍事對物流基地裝卸力量的要求是比較迫切的,在我軍機械化和信息化建設中,一定要重視對軍事物流基地裝卸力量的建設,使裝卸力量能夠保障平時、急時和戰時的任務量需求,提高我軍的戰略投放能力,發揮其保障作用。
參考文獻:
[1]王豐, 李守耕. 關于軍事物流基地幾個問題的探討[J]. 倉儲管理與技術, 2012(1):8 -11.
[2]肖后勤, 張志鵬. 把握重點任務突出關鍵環節, 扎實推進現代軍事物流體系建設[J]. 后勤學術, 2012(8):16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