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夢媛 焦若薇
【摘 要】談話類節目主持人具有十分廣闊的發揮空間,找準自身的定位才能成為節目的主導者。主持人應依據節目的主題內容、現場嘉賓和受眾群體等因素準確找到自己的定位,并在節目中做好嘉賓的傾聽者,做好節目的主導者,積極調動嘉賓情緒,有問有答,張弛有度的把握節目節奏,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談話氣氛,從而達到節目需要的效果。
【關鍵詞】談話節目主持人;定位;傾聽者;主導者
談話節目,是把對話搬上熒屏的節目形式,為關心公眾事物的人們提供了十分便捷的言論平臺。我國的電視訪談類節目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興起,1993 年上海東方電視臺開播的《東方直播室》被認為是我國電視訪談類節目的開端。目前,國內電視臺的談話類節目種類繁多,發展也日趨成熟。作為節目的靈魂,找準自身定位對于主持人來說是相當重要的。
在大眾傳播學范疇中,節目主持人被定義為媒介人物,把人際傳播引向大眾傳播,以自己的形象、語言向受眾傳播信息,是特定傳播過程中的符號載體,受眾通過主持人獲得對節目的認識和了解。因此,主持人扮演了一種既體現欄目宗旨又反映受眾需求的社會角色,而談話節目主持人則將大眾傳播回歸到人際傳播,主持人、嘉賓、觀眾構成了一個面對面平等的交流空間。[1]
一、談話節目主持人定位依據
談話節目主持人的定位是指主持人在相關談話節目中為適應節目的需要而找準自己在節目中所處位置的過程,無論是“扮演”朋友的角色和嘉賓探討交流,還是“扮演”學者導師的角色給觀眾講述分析問題,主持人言語的表達與體勢語都能體現出主持人在節目中所要扮演的角色。[2]
談話類節目由主持人、嘉賓和觀眾三方共同組成,主持人是現場的核心,他擔任整個節目主導者的地位,不管在說話用語時的是否恰當,還是舉手投足體現出來的氣質都應該與節目的內容相符合。談話類節目最忌諱的就是主持人喧賓奪主,只是一味的急于表現自己,要控制把握好方向、分寸,做到適時提出或結束話題、讓討論根據需要深入推進或淺嘗輒止、在談話中穿針引線、因勢利導,同時巧妙地控制和調節現場的氣氛等。
1.內容主題。一個節目的內容主題或風格直接決定了主持人在節目中定位。談話節目主持人作為這種藝術形式的主要載體,當然需要講究技巧,而技巧的依據就是節目的內容主題。
談話類節目大致可以分為新聞性談話節目、娛樂性談話節目、侃談節目、人物專題性談話節目等等。《康熙來了》就是典型的娛樂性很強的談話類節目,主持人的主持風格是大膽創新,無拘無束的搞笑夸張,甚至是挖苦嘉賓。因為節目的主題內容就是輕松消遣,所以評判主持定位的高雅或低俗就被模糊化了。然而這種率真、隨意自然的風格正是節目的特點和與眾不同之處,也正是該節目如此受歡迎的原因,可見定位源于節目的內容和主題。
2.現場嘉賓。談話類節目的嘉賓種類眾多,可能涉及到各行各業,所以也要求主持人的定位在與欄目的定位保持一致的同時,主持手法盡量多種多樣的,睿智也好,直言不諱也罷,有一點是共同的,即是他們都在與參與者傾聽者傾心的交談,而非單向的、沒有回應的。
主持人在節目中認真、誠懇的傾聽嘉賓的同時是在無聲的傳達贊同、關注、疑惑等重要的信號,可以讓采訪對象感受到彼此的互動。如果在談話現場,主持人只是一味的目光空洞、心不在焉,談話對象也不會像主持人袒露心聲,善于傾聽可以保持現場的溫度。對于被采訪的對象要給予足夠的話語權,人只有感覺到自己被傾聽,被尊重的時候,才會流露內心。
3.受眾需求。除了滿足受眾的視覺和聽覺需求以外,觀眾的心理需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環節。受眾需要在節目中尋求一個共鳴點,或是關注點。假設在采訪中遇到專業性很強的采訪對象時,他的言語更加傾向于專業化,主持人為了受眾可以更好的理解,應當引導嘉賓說話、舉例盡量口語化,符合大眾的要求,只是用同樣的套路,一味說一些簡單的套話不能完全體現主持人的個性魅力和水準。要在引起大眾興趣的同時,不失水準和不落俗套的找準自身定位。
二、定位的方式方法
1.做嘉賓的傾聽者。做一個好的傾聽者,真誠和尊重是必要前提,當然傾聽也不是一味的聽,要挖掘深入的東西還是要靠主持人的功力,積極的引導,適當的追問可以豐富節目的內容,當然這些都是建立在深入思考的前提上的。談話類節目主持人雖然是操控整個現場的核心人物,但是他們必須是一個優秀的傾聽者,和嘉賓的交談形成互動,才能夠讓嘉賓講出自己想要說的話。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實傾聽,真實感受才能融入來賓的內心世界,才能與受眾建立親切、信任的感情聯系。同時認真傾聽其實也是統籌全局的必要,主持人的思維要通過嘉賓的敘述做出準確的判斷,對節目的內容走向做出預測,是就此打住還是繼續追問下去都要通過認真的傾聽做出準確的判斷和迅速作出反映,不露痕跡地把主題步步引向深入。
2.做節目的主導者。做一個好的主導者,做為整個節目的靈魂人物,談話類節目主持人的一舉一動和駕馭控制的能力是一場談話決定成敗的關鍵。在不喧賓奪主的情況下主持人也要適當的表現出自己的睿智和幽默來增添整個節目的可看性。所有分寸的把握十分的重要,要懂得淺嘗輒止的調節氣氛,做一個好的控制器。
有問有答整個節目才會顯得輕松和諧,內容才可以凸顯豐富。提問和回答是一個雙向交流的過程,這不僅要求主持人適時、適度的提問,同時提出問題的方式也要盡量多樣化,在直截了當的提問問不出結果的時候,可以選擇有技巧的迂回提問。提問必須要有一定的針對性,因為節目的時間是有限的,主持人必須有所側重,談話類節目是吸引觀眾的語言,提問者也要考慮嘉賓的感受,如果在出現冷場、空洞的時候要及時作出追問或者加以補救。在適當的時候,也可以適當的提出一些敏感的話題,使他成為節目的亮點,當然要把握住度,不能刁鉆刻薄,導致嘉賓難堪,必須從全局出發提出適當的問題。要在討論中發掘出對方的肺腑之言,要讓受訪人覺得談的投機,這就對提問的落腳點有著很重要的要求,簡單的提問一問一答并不會使節目的精彩性有所提高。想要用簡潔的語言推心置腹的說出自己的感慨,另一方面引出對方的肺腑之言和深刻見解這就要求主持人找準問題的落腳點,努力讓自己的帖觸及到訪談者的內心深處,讓自己的提問可以引起對方內心深處的共鳴。
談話節目的現場就像是一個大大的會客廳,而主持人就像是房子的主人,給請來的客人們帶去輕松愉悅的談話氣氛是主人的責任,主人在方方面面都要盡責讓客人感到舒適。總而言之,在談話節目發展迅猛的今天,主持人們作為節目的靈魂,主持人的角色定位最終能否成為節目的標識就顯得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 王卓.訪談節目主持人語言的語用學研究[D].吉林大學,2007.
[2] 劉陽. 新聞訪談的主持人個性定位位[J].新聞實踐,2008(11):第27頁.
[3] 劉洋,林海.綜藝娛樂節目主持概論[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
[4] 錢明.成功主持典范[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3.
[5] 翁如.主持人思維訓練教程[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
郭夢媛,女,研究方向:新聞與傳播學,新疆財經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生。
焦若薇,女,研究方向:新聞與傳播學,教授,新疆財經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