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漫
[摘要]大學生群體作為未來國家建設的脊梁,其政治信仰的堅定性和正確性關系到國家的興衰,長期以來都作為政策關注的重點。大學生入黨的動機是政治信仰的直接體現。大學期間的黨員組織更是培養黨員純潔性、堅定性的主要陣地。本文運用了文獻法,提出當代大學生入黨動機的主要問題,并且運用合理的方法防微杜漸。
[關鍵詞]動機 政治信仰
[中圖分類號]D26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6-0170-01
心理學認為,任何行為的背后都來自于相應動機的作用,同樣的事情背后可能隱含著不同的動機。動機作為心理學范疇,就哲學觀點來看,它可以作為原因和結果形成因果范疇,有因才有果,因此追尋動機才是看透本質和掌握主體心理的途徑。具有正確政治信仰是成為一名合格黨員的必備條件。
一、動機和政治信仰
(一)動機的含義
動機在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推動人從事某種活動的念頭。馬斯諾認為,人有不同層次的需求。當這種需求被人意識到的時候,它就可能會產生一種對待某件原來不在意的事情的擴大或者減少的情感。促使新的動機的產生,從而促進相應實踐的開始。
(二)政治信仰的含義
政治信仰是在一定認知基礎上的某種理論學說、政治制度的信服和尊崇,并且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它不是單一的理論,而是一類知識體系,包括對先前理論的信奉和對未來制度的自信。江澤民同志提出過我國政治信仰的內涵是,堅定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社會主義的信念、增強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信心、增強對黨和政府的信任。
(三)大學生入黨動機與政治信仰關系
首先,大學生的入黨動機是政治信仰的直接體現。擁有政治信仰是大學生入黨的重要原因和前提,入黨動機也可以促進政治信仰的產生,擁有著相互促進的關系。其次,入黨動機和政治信仰都能形成良好的精神狀態為社會服務,他們都是一種意識,能夠對生活起到相應反作用。
二、當代大學生入黨動機存在的問題
(一)入黨功利化傾向
大學生入黨不再為了實現共產主義的理想,黃建華的調查顯示,湖北工業的大學生有64.97%的學生認為入黨對仕途有價值。入黨成為進入國企和入仕途的敲門磚,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入黨成為工作中占據競爭優勢的重要衡量部分。
(二)受自身虛榮驅使入黨
很多大學生抱著投機的心態入黨,認為別人入黨自己不入是落后的表現,同時受到親朋好友的鼓吹,認為入黨是有面子的事情。有這樣入黨動機的學生對政治信仰的認識模糊,入黨過程中如果能受到好的政治信仰教育,可以受到好的熏陶,從而形成更好的行為目標,促進個人和社會的和諧發展。
(三)為實現自身價值的考慮入黨
一部分學生具有良好的生活習慣、積極進取的精神,但是由于專業或生活環境的限制,沒看到政治信仰的重要性。這部分學生是具有較高潛力的人才,他們的政治信仰的方向是學校育人應該重點把握的部分。鄧小平在改革開放后提出的又紅又專的吸收優秀人才的政策,在市場經濟競爭激烈的今天更是不過時。
三、解決入黨動機不純、政治信仰淡漠的措施
(一)把好入黨進口關
首先,申請入黨的過程需要大學輔導教師和學生的考核,這個過程應當更加制度化,因為人性化的入黨進口很難做到非功利性,把制度化的章程做到公開公正,讓每一個學生老師都作為監督人,制度更加細化、量化,才能真正做到公正無私。其次,大學的輔導教師如果做不到廉潔奉公,學生的風氣就很難端正。如果采用潛規則入黨成了風氣,那么黨員隊伍的起初階段廉潔性就受到威脅。因此輔導教師應該做到廉潔、公正,按照黨章辦事,才成感染學生。市場經濟的今天,腐敗之風不刮到學校的入黨環節,是培養黨的廉潔性的一個重要的途徑。
(二)入黨政治理論課程要精
首先,馬克思主義理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都是被實踐證明了的科學的發展理論。理論的正確性是教育的根基所在。在入黨的政治課程中形式方法盡量生動,政治理論課的教師也應該是精通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人才,能讓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髓和合理性真正傳授給學生的教師。并且政治理論應該與現實接軌,解決學生的現實生活問題。其次,共產黨的萌芽發展到執政經歷的過程艱辛,但是歷史證明共產黨的執政理念才能解決中國的問題,所以對學生應該進行共產黨史教育,讓學生認識到共產黨的光輝歷史,鼓舞學生向革命前輩學習,激發他們尊敬共產黨人的熱情和作為一名黨員的責任感。再次,對當今社會出現的不良現象進行解答,認識到社會的進步是漸進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進是必然的。
(三)對學生進行實踐教育
作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擁有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是必需的,入黨的同學應該經常參加“紅色”實踐活動,包括志愿者服務,為黨支部建設提意見等。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只是把思想成為受教育者的思想,更是使思想外化于行,成為受教育者的生活習慣,從而把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時刻擺在第一位。
海梅伯說:“我們的主要動力是而且也一直是信仰,如果說我有信仰,就是說我也已決定去做某事,并甘愿為此而獻出自己的一生。”沒有信仰的生活沒有動力,政治信仰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諧,也有利于個人實現自身的價值。
【參考文獻】
[1]許申申.高校大學生入黨動機研究[D].吉林農業大學,2015.
[2]秦瑋.新形勢下高校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考評體系探究[J].統計與管理,2015(04). 責任編輯:張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