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國嬌 張憲輝
[摘要]藝術教育是大學生能力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古代藝術教育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為當今的藝術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鑒,然而目前我國高校藝術素養教育中普遍還存在相應的局限。思想政治教育對高校學生來說非常的重要,因為這關系著學生價值觀的形成,而藝術教育不僅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還有助于學校的文化建設,每一所高校都應該擁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氛圍,為此,應充分發揮輔導員的作用,在進一步提高輔導員對藝術教育重要性認識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大學生藝術素質教育課程體系的建設,主動營造良好的藝術熏陶氛圍,從而有效推動大學生藝術教育的開展。
[關鍵詞]藝術素養 輔導員 熏陶 競爭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6-0171-01
面對高校德育效度缺損這一我們亟待解決的教育難題,德育改革勢在必行。而高校德育與藝術教育的融合研究,則是對當前高校德育改革的一次極其有益的探索,它開啟了高校德育的藝術視域與審美維度,彰顯了德育的本質,拓展了德育的內涵,豐富了德育的形式。因此,在高校德育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發掘德育中美的因素及藝術精神,提升德育為人的氣質,展現德育源自道德本體的魅力,這對大學生全面和諧的道德人格的形成、發展至關重要,也給當前高校德育困境帶來新的曙光,對現代高校德育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一、藝術教育的研究意義
一個面向21世紀的優秀人才,應當是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和審美藝術素質的有機統一體,其中思想道德素質居于主導地位,是靈魂,對其他素質的提高起著定向、激勵和保證作用。當代大學生思想解放,道德取向呈多元化,傳統思想政治教育體制和模式越來越不能與之相適應。只有不斷拓寬和豐富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及途徑,整體構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體系,才能培養出適應變化、個性充分發展的21世紀人才。
二、高校藝術教育對大學生素質教育的作用
(一)高校的藝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保證
將藝術教育融合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利用藝術教育的感染力,藝術教育通過豐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將學生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這樣的教育方式能夠使得學生在思想深處體會積極向上的文化和思想,對學生的思想產生潛移默化的凈化作用。“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大量實踐證明,校園文化實際上是一種內蘊豐厚的隱性德育資源,構建方向正確、健康、清新、高雅的“美善相諧”的校園公共藝術文化是提升校園文化品位的關鍵,同時也自然成為高校德育與藝術教育融合的前沿陣地。
(二)高校藝術教育能提高大學生的道德素質
藝術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和對善惡美丑的區分,學生思想政治的教育不能夠通過制定各種條條框框來強制性的要求學生,而是應該利用藝術教育熏陶的教育方式潤化以及消除學生陰暗的心理因素,幫助學生建立積極向上的人格品質,使學生真正的對高尚的思想品德產生崇敬,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擁有“向光性”的能力,只有教師逐漸地樹立對藝術教育的正確的觀念,才能夠利用好這樣的教學方式,更多地為學生的全面發展而考慮。
(三)高校藝術教育會提高大學生的專業素質
藝術教育的形式是豐富性的,內容是可感性人的,比直接傳授知識和方法的學科教育更豐富、更生動,因此,能在潛移默化中開發大腦,激發創造力和動手能力,相應的專業能力有所提高。
三、高校實現藝術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路徑
(一)高校應該明確藝術教育地位,增強美育意識
藝術教育不僅能促進和強化德、智、體的發展,而且具有獨特的功能。它通過美的形象和令人愉悅的形式,在潛移默化中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豐富他們的情感世界,發展想象力和創造思維,使他們受到美的教育。可以說,藝術教育的這種獨特功能是其他教育所無法替代的,著重發揮藝術欣賞課的核心作用。
(二)深化藝術教育內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
高校在藝術教育內容的選擇上,不僅要注重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潛移默化地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滲透在藝術教育之中。而且要不斷更新教育思想、教學觀念,著力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增加教科研經費的投入,通過將藝術教育,明禮誠信、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等道德規范問題 引入教學當中,從而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三)打造良好校園文化,拓寬思想政治教育途徑
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點在于影響而不是說教,對學生的思想品質產生深刻影響的就是校園這個大的環境,所以應該建立良好的校園文化才能夠達到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校園文化的建設離不開藝術教育,無論是古今藝術的學習還是中外藝術的了解,都有助于學生開闊眼界。其中,中國特有的文化以及孔孟思想等,學生都可以從中體會到一些經過時間考驗的文化精華。學校社團是學生校園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通過打造優秀的社團文化教育學生擁有健康向上的思想是一種非常好的教育方式。所以良好的校園文化就是將藝術教育融合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方式,每所高校都應該致力于對自己的校園文化的建設上。
【參考文獻】
[1]呂蘋.豐子愷的藝術教育思想[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0.
[2]袁群,何華.高校理工類學生審美藝術教育的途徑[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
責任編輯:張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