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琳
【摘 要】 幼兒時期既是人的個性發展形成的關鍵期,又是培養幼兒創造能力最寶貴的時期。教師應在日常生活中創造性地運用現有教材、創造性地設計和組織活動,及時發現孩子們創造的欲望,鼓勵孩子大膽想象,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我們要抓住這一時期進行培養,為幼兒的創造力的發展奠下最初的基石。
【關 鍵 詞】 創造力;幼兒;教育
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培養具有創造力的人是幼兒教師責無旁貸的責任。
創造力是一種能力或技能,它是人類智慧的最高表現。許多教育家、心理學家經過試驗證明:嬰幼兒時期就有創造潛能的表現。美國佐治亞大學教育心理學家E·P·托拉斯博士說:創造力在孩子三歲時突然開始發展,四歲至四歲半達到最高峰,五歲時開始急速衰退。因此,三歲至四歲是最關鍵的時期。因此,這一時期里若引導得當,將可以培養出極富創造力的孩子。幼兒的創造力的培養不僅關系到開發幼兒個體的潛能,更關系到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大量研究表明,3~6歲的幼兒已具有一定程度的創造力。這個時期的幼兒是想象力、創造力發展的黃金時段。孩子思維活躍、可塑性強、想象力也豐富,是創造力發展最有潛力的時期。
培養幼兒的創造力,是現代社會對現代教育提出的一個基本要求。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給我們提出了嚴峻的挑戰,要學會生存、學會發現、學會創造。因此,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有責任對孩子進行創造力的培養,使他們長大后成為現代社會需要的人才。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在幼兒創造力方面的培養做了一些嘗試、探討。
一、激發幼兒的創造興趣,賞識幼兒的創造表現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你留心觀察,就會時常發現孩子們的創造表現。作為老師就要帶著賞識的目光去肯定孩子的創造。3~6歲的幼兒已具有一定程度的創造力,身上存在著潛能的創造力,他們的創造也剛剛萌芽,關鍵在于開發。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幼兒期創造力的啟蒙教育,多關注孩子,對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的創造性要及時地加以肯定。如教孩子們有趣地解決問題,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時常會碰到一些小困難、小問題,這時,教師不要急于幫他解決,而是讓他自己想想辦法。如孩子們在自由活動時,我們會經常做的一個游戲——手指游戲,他們可以用雙手做出很多的動作,他們會用自己的小手變化著各種姿勢,一會兒說:一只小松鼠跳過來了,一會說:一只小鳥飛來了……然后,游戲突然轉變,變變變,孩子這個時候小手又會變成山、樹、花……教師發現后,要及時贊賞孩子們的這種創造性的表現,孩子們越玩越帶勁,花樣也越變越多。每學期,我們都會開辟了自然角,師生一起動手,種植了許多的花、草,飼養一些小動物等等。教師每天都會組織幼兒自己動手去澆水、施肥,讓幼兒自己去觀察、探索植物生長的奧妙。我們還養了小金魚和小蝌蚪,讓幼兒自己去喂養、去觀察、去發現……孩子們在觀察中會提出很多的為什么?通過這些活動,讓孩子們的創造力才能得到充分的演繹。
二、營造游戲活動氣氛,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游戲活動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在游戲中學,在游戲中玩,游戲環節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因此,教師在幼兒的游戲活動環節中要注意營造游戲氣氛,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
寬松的氣氛、良好的師生關系,能激發幼兒的思維。反之,壓抑和限制過多的環境會在很大程度上阻礙幼兒創造能力的發展。在游戲中,我首先給孩子們創設寬松的游戲環境,如在角色游戲時,讓孩子們自己去分配角色,而我常常也以游戲伙伴的身份出現在孩子們中間,和孩子們一起玩耍。同時,在時間上保證孩子們玩得盡興。其次,提供充足的游戲材料,豐富多樣的材料能給幼兒帶來了更多的靈感和頓悟。如在益智區,提供鏡子、磁鐵、電池、紐扣、木塊等等,讓幼兒在操作擺弄中去發現、去創造;在美術區,為孩子們提供各種各樣的紙、筆、顏料、剪刀、膠水、橡皮泥等等,讓孩子們去大膽創造;在體育活動中,根據孩子們的年齡特點,給孩子們提供跳繩、毽子、沙包、飛盤、皮球,橡皮筋等,引導鼓勵孩子們玩出更多新花樣,孩子們會將把橡皮筋當做火車開、把跳繩當做轉話筒玩、把沙包頂在頭頂……孩子們會演變出許多新式的玩法。在這些游戲活動中,教師重點在于觀察和及時發現,提供機會讓幼兒把自己不同的、有趣的方法跟大家一起分享。幼兒的積極性更高、興趣更濃,老師只要隨機引導就會時時激發孩子們創造的火花。這樣更能提高孩子們的創造能力,開發孩子的潛能,培養創造的興趣。
三、在教學活動中發現幼兒創造的潛能
現代幼兒教育教學活動,已經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由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由傳統灌輸為主動探索、發現。提倡讓孩子多思、多想、多問、多動手。這就要求教師樹立現代的教育觀念,創造性地選擇運用教材,創造性地設計教學活動。
善于觀察是幼兒語言表達的前提,在日常生活中,老師引導幼兒用學過的詞語組織起一句完整的話,來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準確,恰當、適時地引導幼兒,讓幼兒說出與眾不同的、獨特的話語來,使幼兒的創造性潛能得到了挖掘。在看圖說話中,我巧妙地設計提問,由原來的封閉式提問轉為啟發型提問。
在美術活動中,我改變了傳統的運用范例、示范和講解,由教師單向傳授知識技能的教學方法,改變成運用欣賞、討論、演示、思考的方法,更多的是讓孩子們自由畫、創意畫,來挖掘幼兒的創造潛能。
幼兒時期既是人的個性發展形成的關鍵期,又是培養幼兒創造能力最寶貴的時期。教師應在日常生活中創造性地運用現有教材,創造性地設計和組織活動,及時發現孩子們創造的欲望,鼓勵孩子大膽想象,培養孩子的創造性。因此,我們要抓住這一時期進行培養,將為幼兒的創造力的發展奠下最初的基石。
【參考文獻】
[1] 趙志強. 幼兒創造力培養[M]. 石家莊: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2003.
[2] 稚子文化. 幼兒思維訓練 想象創造力培養[M]. 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2015.
[3] 洪愛娟. 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J]. 讀寫算(教研版),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