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以飛
【摘 要】 要實現中國夢,就必須要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我們的國家要在21世紀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世界先進國家之林,這就要求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在教學中從小培養孩子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關 鍵 詞】 創新思維;低年級;語文
二十一世紀是“創新教育”的時代,目前許多國家已經把培養創新人才列入戰略計劃。因此,小學生創新才能的發展關系到一個國家未來的興衰。作為我們基礎教育工作者,在推進素質教育的同時,還必須幫助學生樹立創新意識,培養創新精神,發展創新思維,使學生初步掌握創新發現發明的技能和方法,從而開發學生潛在的創新能力。我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根據現代教育思想——以學生為主體,以目標為重點,以信息反饋矯正為紐帶,以情感價值觀為推動力,圍繞課標,結合教材和課輔資料、學情、個體差異,對學生進行了滲透創新思維訓練的嘗試,有少許感受,小議于下,共與探討。
一、用詞說句,訓練創新思維的流暢、靈活、獨特品質
《課標》指出: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指導學生正確的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學生具有初步的讀寫能力。低段語文教學以詞句為重點,教學時要讓學生在句中解詞,在詞中識字,又在擴詞中鞏固生字,在說句中學會運用生詞。所以,用詞說句是低年級教學中常用理解和運用字詞的一種手段。我在指導學生用詞說句時,除訓練他們思維的廣度外,還將語感體驗融匯進行。
同時,還應重視訓練學生的思維流暢、靈活、獨特品質。如《我愛老師》一文學習了詞語“關心”,在理解了課文中“老師關心我們”一句后,讓學生進行用詞說句練習,一般情況下學生都能用詞說一般陳述句。這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想想能不能用另一種語氣來說一句話呢?如提問的語氣。學生思考后說出了“媽媽關心爸爸嗎?”等一類疑問句。隨后,我繼續引導學生說出了很好的感嘆句:“我數學計算題粗心,結果錯了,爸爸抱著我,用手摸摸我的頭,親切地叫我以后要細心,他是多么的關心我呀!”學生在說這句時還挺有感情的。孩子對這種富有啟發性的用詞說句訓練興趣極濃,每次說句總要盡量想寬想遠,把語氣說得流暢,說得獨特新穎。堅持這種訓練,不僅能使學生準確理解運用語言文字,還促使其技能技巧的形成,增加了學生語感體驗。
二、理解詞語,訓練創新思維的精細品質
語文教學要體現其學科特點——語言文字訓練,從小學一年級起,教師必須重視引導學生準確理解規范的語言文字,訓練創新思維的精細品質。如課文《小小的船》,知道學生理解詞語“只看見”時,我分步進行引導:第一步提問:“假如你在彎彎的月兒上坐,你會看見什么?”讓學生大膽去想象,把思維擴散開。學生說:“假如我在彎彎的月兒上坐,我會看見藍藍的天,明亮的星星,宇宙飛船,外星人……”第二步又提問:“圖上小朋友看到了這么多東西嗎?你從哪個詞知道她沒有看到別的東西?”讓學生把剛才的思維面聚成思維點,集中到書上,準確的理解了詞語。第三步用詞說話,讓學生正確運用詞語。
三、感情朗讀,訓練學生大膽想象,靈活變通。
《課標》指出:朗讀和默讀是教學中最重要的訓練。任何一篇語文都是表達一定的思維感情,同時還強調:“從一年級起就應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教師在教學中要將感情朗讀的指導落實到具體的詞句中,讓學生大膽想象,靈活變通地把握朗讀時的情感。如我在教學《植物媽媽有辦法》一文時,指導學生從“旅行”一詞去體會朗讀的感情基調。首先讓學生理解旅行的意思,想象人們旅行時的心情。然后結合課文理解“旅行”是指種子成熟后告別媽媽四海為家,緊接著聯系生活,擴散思維,說說自己離開媽媽心情怎樣。這時,有的同學說自己離開媽媽會很難過,有的說自己一輩子也不會離開媽媽,有的說自己可以離開媽媽一兩天但不能四海為家……沒有一個孩子說自己離開媽媽會很高興。這時,我小結:種子離開媽媽四海為家就像我們外出旅行,是一件多么高興的事啊!因為自己能離開媽媽獨立生活了,孩子們現在不斷學知識學本領,將來也要離開媽媽四海為家,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出力,你們有了本領高不高興?因此,我們讀這篇課文應帶著什么樣的感情讀?這樣引導,使學生思維有起有伏,感情有波瀾,思想有認識,表達出的感情也就更真切。
四、說話訓練,讓學生大膽想象興趣,勇于創新
《課標》指出:聽說訓練要在學生的語言實踐中進行,教師要給學生創造各種聽話、說話的機會,激發孩子們聽說的愿望,說話是作文的基礎,所以,在低段要加強說話訓練。其實,我們在教學中每節課都在訓練說話,篇篇課文都是訓練說話的素材。教學中,教師要精細設計,加強說話訓練,讓學生大膽想象,勇于創新。
因此創新教育是提高課堂教育質量的核心,要使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得到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強調創新意識,不斷優化課堂結構,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積極性,寓教于樂。教材中蘊含著許許多多創新思維訓練點,教師要加強對教材訓練點的挖掘,結合學情,個性差異,制定出完善而新奇的教學方案,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訓練。
總之,要實現中國夢,就必須要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我們的國家要在21世紀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世界先進國家之林,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教學中從小培養孩子門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參考文獻】
[1] 黃亢美. 小學語文創新教育探引[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2] 田本娜. 我與小學語文教學[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 李芳. 低年級語文教學創新能力的培養[J]. 考試與評價,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