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丹丹
【摘 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社會和國家加大了對幼兒教育的重視力度,幼兒機構面臨著巨大的考驗。由于兒童年齡小,往往喜愛趣味性強的事物,幼兒園教師應立足于實際,著眼于兒童的特點,創新教學理念和方法,進而提高教學效果。
【關 鍵 詞】 幼兒園;游戲化;教學
游戲化教學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方法,可營造生動、有趣、活躍的課堂氣氛,吸引兒童注意力,使其在歡樂的氛圍下學習知識,符合兒童教學、成長的特點。筆者結合多年工作經驗,對幼兒園游戲化教學進行完善和優化,從而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
一、幼兒園游戲化教學的內涵及特征
幼兒園游戲化教學是指在幼兒園教學內容及目標中,融入形式豐富的游戲活動,為兒童營造一個生動、有趣的學習環境,確保游戲活動、游戲精神始終貫穿于幼兒園教學中,從而激發幼兒學習熱情和興趣,使其更加愉快的學習和成長。游戲和教學是相輔相成的,不僅要重視游戲教學的目的性,更應該注意游戲化教學的本質,打破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收獲學習的興趣、成功。在幼兒園游戲化教學中,應具備的內部體征為:幼兒主體性發展,幼兒差異性,幼兒游戲性的體驗等;外部條件體征:幼兒自主選擇活動主題,自行決定活動方式,與幼兒能力相符的任務,以此確保幼兒園游戲化教學順利進行。
二、幼兒園教學現存問題分析
(一)教師指導不到位
在幼兒園游戲化教學中,教師仍然占主導地位,擔當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導致游戲指導中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同時,教師在教學中成為游戲的指揮者,而并非引導者、參與者,無法把握好實際操作與參與過程的尺度,使得幼兒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不高,教學效率較低。
(二)教學方式過于形式化、模式化、自由化
部分幼兒園及教師僅僅將游戲化教學當作提高幼兒注意力的手段,過于形式化;將幼兒當作一種課程,給幼兒設定固定角色、語言、動作,過于模式化,難以發現幼兒內在潛能;將游戲與自由活動的含義混淆,放手讓幼兒自由玩耍,脫離于“游戲”和教學,過于自由化,進而導致游戲化教學失去意義。
三、幼兒園游戲化教學
(一)改變教師教學理念
在我國教育體制不斷改革的背景下,教師的教學理念直接關系著教學目標、方法是否能實現,教師態度決定著幼兒教學的健康發展。新教育形式下,教師應不斷創新教學理念,轉變課堂角色,由以往的組織者、指揮者變為引導者、參與者,以幼兒為主導地位,推行人本教育,進而激發幼兒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確保游戲化教學順利開展。
(二)創設游戲化教學環境
詳細了解幼兒的興趣愛好,結合教學目標、內容,將教學情境與意圖客體化,盡可能地將多種教學元素融入游戲化教學環境的創設中。在游戲化教學環境營造中,應注意兩點:首先是注重教育學和參與性,由于幼兒好奇心強、注意對象廣泛,可利用室內室外墻面、地面、空間等,構造出系統化生活教學環境,使幼兒在生活中接觸到更多的符號、形象等;其次,營造一個溫馨、舒適、平等、合作的心理情境,讓幼兒感到安全舒適,全(下轉29頁)(上接27頁)身心投入游戲中,激發其學習興趣與學習積極性。
(三)引入功能豐富的游戲材料
在游戲化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幼兒的思維創造力,積極引導幼兒思考、想象。如幼兒對教師自制的玩具或成品玩具興趣持續時間較短,僅僅會問“這是什么?”“這個東西是干什么的?”等,之后便失去了興趣。因此教師可指導幼兒動手制作玩具,鼓勵幼兒選擇喜歡的材料,大膽想象、設計、制作,可培養幼兒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在游戲化教學中,教師可定期組織親子活動,讓幼兒邀請家長到學校,可進行水果拼盤比賽、文藝表演、裝扮活動等,讓家長協助幼兒完成各項活動,不僅能達到游戲化教學的目的,還能促進幼兒與父母的感情,有利于家園互動和交流,確保幼兒園教學健康發展。
(四)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為實現幼兒園教學游戲化,幼兒教師教學理念、教學技能直接關系著教學質量。幼兒機構應定期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工作,包括管理學、心理學、各種新型教學理念、方法、多媒體技術等,并鼓勵教師利用課余時間,學習游戲化教學的相關知識,進一步提高自身教學技能。有條件的幼兒園或教師,可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積極參與其他形式的進修,為幼兒園工作注入新鮮活力,更好地服務于學前教育工作。
總之,在幼兒園游戲化教學中,幼兒教師應正確認識到游戲化教學的含義、特征等,結合幼兒實際情況,為其提供更加系統化、科學化、游戲化的教學內容和模式,可激發幼兒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針對幼兒園游戲化教學現存問題,應改變教學理念,創設游戲化教學環境,引入豐富的游戲材料,提高教師綜合能力,從而促進幼兒園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珊. 幼兒園教學游戲化研究[J]. 新校園(中旬刊),2014(10):241-241.
[2] 李艷艷. 幼兒園游戲化教學模式分析[J]. 東方教育,2014(7):144-144.
[3] 宋慧慧. 幼兒園教學游戲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科技創新導報,2013(35):134-134.
[4] 徐菲. 重視幼兒園教學游戲化讓幼兒快樂成才[J]. 成才之路,2014(24):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