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代旦吉
摘 要:美術,是一門重要的自然科學學科,也是啟發幼兒智力和自然觀的重要途徑。因此,在我國比較正規的幼兒園中,均普遍開設了美術課程。但是,如果不能夠使用科學、有效地教學方法的情況下,美術課程不僅不能發揮出它應有的學科魅力,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扼殺孩子的天性。鑒于此,本文探討了提高幼兒園美術教學質量的有效教學策略。
關鍵詞:幼兒園教學;美術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8-029-01
美術教學可以陶冶人的情感,使人具有美的靈魂,成為更完善的人。同時,繪畫是促使兒童智能成長,繪畫可以使兒童緩解緊張情緒,使心情平靜愉悅。繪畫活動規律:這是幼兒繪畫由“象征期”向“形式開始期”的過渡階段。因此美術教學是幼兒園教學中不可忽視的內容,不斷地探索提高幼兒園美術教學質量的策略,也就成為了幼兒教師的重要工作之一。下面,本人根據自身從事幼兒美術教學的經驗,淺談提高幼兒美術教學質量的一些方法。
一、調動幼兒繪畫興趣
教師應采用各種方式,充分調動繪畫興趣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只有在幼兒感興趣的情況下,他們才會學得輕松、學得愉快。一般來說,幼兒對繪畫和手工都比較感興越,但往往不是持久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各種方式,充分調動、培養運用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比如在《螞蟻飛上天》的教學活動中,老師先出示了指偶(悲傷的小螞蟻),讓小朋友猜為什么小螞蟻今天很不開心,很多幼兒都發表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說“螞蟻肚子餓了”,有的說“找不到家了”……幼兒的興趣被調動起來了,然后老師告訴小朋友原來呀是小螞蟻想上天去旅行,小螞蟻沒有翅膀不會飛,怎么辦呢?請小朋友幫忙想想辦法。這一提問,進一步激發幼兒的興趣和幫助小螞蟻的愿望,幼兒又議論開了,有的說氫氣球帶它上天,有的說坐飛機上天,蒲公英帶它上天……幼兒一下子想了許多辦法,辦法太多了,這時老師請小朋友把想的辦法畫下來,幼兒就帶著興趣,帶著幫小螞蟻的心情開始作畫了。同時,老師出示一只快樂的小螞蟻指偶,來感謝小朋友,從中幼兒體驗到了幫助他人的快樂。對幼兒的作品老師要多稱贊、多鼓勵,以此來不斷提高他們的作畫熱情。
二、通過多種手段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
繪畫藝術是一種視覺欣賞的藝術,好的觀察是畫出好作品的基礎。教師在傳授繪畫技巧之前,應該先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即觀察繪畫對象的基本形狀和突出特點。例如在教孩子畫“我的書桌”時,先引導兒童仔細的觀察一下自己的書桌,看看書桌是什么形狀的,像什么,桌子上都擺放著什么等等,讓孩子們各抒己見,這樣就會對書桌有一個整體的印象,在幼兒美術教學過程中,多采用一些觀察提問會使孩子逐漸養成“先觀察,再作畫”的習慣,久而久之,孩子們的觀察能力就提高了。有時教師也應在美術課上用多媒體播放一些“找別扭”的圖片,即兩幅基本上一模一樣的圖片,只是局部細節會有些不同,讓孩子們仔細觀察,找出其中的區別。孩子們非常喜歡這種游戲試的教學方法,都積極參與其中,觀察和分析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優秀的畫作在孩子們的筆下不斷涌現。
三、鼓勵幼兒自由發揮,大膽想象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也反復指出:藝術是幼兒“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要讓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幼兒不喜歡循規蹈矩的藝術,在繪畫中可以超越常理和常規,也能超越時空,穿越古今。只有讓孩子自己動手,把潛意識中的“創造圖象”表現出來,才是真正的幼兒繪畫作品。幼兒繪畫時,創造性的想象力異常豐富,千奇百怪,想怎么畫就怎么畫,絕對不會考慮自己想的與實際情況是否吻合。針對幼兒這個特點,教師不應該以成人的觀點,簡單地說些有批評意味的話,那樣會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失掉繪畫興趣,引起厭煩情緒。而是要針對這種特點耐心地引導,細心地培植,鼓勵幼兒大膽自由地發揮,表現他們所見、所想、所希望的事物,教師應充分了解孩子的創作意圖,經常問問孩子:“你畫的是什么?他們在干什么?”認真聽孩子在繪畫中的言談,幫助他們開拓思路,及時給予指導。
四、合理運用評價手段提高美術教學質量
肯定與積極的評價是幼兒美術教學質量得以提升的重要手段。及時的肯定與積極的評價有助于幼兒自信心的培養,也是幼兒心理成長的需要。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用極富感染力的語言去鼓勵幼兒,鼓勵他們大膽動手動腦。為了使更多的幼兒獲得成功感,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準備難易程度不同的美術學習內容,供不同的幼兒進行選擇;教師除了運用語言對學生進行肯定與評價外,還要運用好眼神與肢體語言,多給幼兒拋媚眼,多用肢體與幼兒親近親近,力求讓所有參與美術活動的孩子都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幫助幼兒逐漸的樹立自信,獲得學習的成就感。
另外教師還要充分運用好幼兒自我評價與幼兒間的互評。“自尊心、自信心的發展都和個體的自我評價發展密切相關。幼兒自我評價能力的成長是幼兒自我意識發展的核心內容。”幼兒往往具有較強的好勝意識,樂于在群體中展現自我,教師要積極的為幼兒創造自我展現與互相評價的機會。對于幼兒的美術活動成果,教師要及時的在幼兒間進行展示交流,進行幼兒互評。在評價中,既滿足了幼兒的表現欲,也使幼兒參與到評價活動中,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
幼兒園美術教學中教法與學法的對象是教師與幼兒,他們都是主體。要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培養幼兒成為富有創造性、個性獨特的人,教師首先要樹立美術創新教育的新觀念和新意識,應提高幼兒美術教學質量;其次要恰當運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的教法與學法,使幼兒真正成為“人人是創造之人”、“時時有創造”的人。
參考文獻:
[1] 李玉靜.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初探[J].科學大眾,2011(6).
[2] 龐麗娟.幼兒園美術教學法.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