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曉泳
摘 要:隨著新課程的實施,在課堂教學中 “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中職學校一直肩負著為我國培養適合發展需求的綜合性人才的任務,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們在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在教師正確的動作示范的影響下,學生會產生一種積極參與、躍躍欲試的心理體驗,以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教師教法,動作上必然要求創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體育教學創新;動作示范性;內容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9-224-01
一、新課程下體育教學創新
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全面的發展,身體的強健,身心的健康和體育教育息息相關。為了適應體育教學發展的時代性要求.我認為體育學科應當充分利用自身有利的、獨特的現實條件進行創新,力爭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創新能力都得到很好的培養。在體育教育中,教師正確的動作示范,既可以使學生獲得必要的直觀感受,提高掌握動作要領的效率,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個性得到充分發展.對于學生個體健康成長與國家社會的長久發展都是有利的。
1、教學理論創新
目前,大多數中職學校教學內容單一,只是根據教材內容死板教學,所以學生難以在體育學習提高綜合素質,影響了學生的發展,所以,中職學校必須對體育教學的內容進行統一,根據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比如說教學器材、地理環境、占地情況等等方面統一考慮,制定出自己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推進體育教學改革樹立起健康至上、求知為主的教學思想 健康至上的思想重點強調的是要把健康教育融人到體育教學中來.讓健康維護與健康改善工作延伸到體育教學空間之內.讓體育服務與健康的理念得到落實,這就使體育教材與教學內容有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方向。而求知為主的思想重點強調的則是對體育的功能、目標、內容、方法等的重新認知.使學生與教師相互配合,構建起更為完善的體育教學新模式。
2、教學目標創新
在體育教學中要增加培養體育能力的內容,除了教給學生理論、技能、知識外,還要培養學生學習能力,重視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培養和訓練,使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獲得創造性學習的能力。體育教學并不完全是鍛煉身體,單純的健身是不能體現體育教學的全部內涵的,而單獨靠體育課堂教學也無法達到增強學生體質的目標。我們要注重技能的傳授,以及習慣、意識、能力的培養。要讓學生通過體育課程的學習有所收獲,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把體育教學的體統目標從增強體質變為健康至上是一個質變的過程。
3、教學方法的創新
新課改下的提倡素質教育,我們已經意識到學生主體在教學中的現實意義.而從課程編排的角度則要注意到以知識為主體的教學改變為以動機、方法、經驗、活動為主體的教學。在教學的方式方法上.要給學生以充分的思考與創造空間,要以啟發式教學模式代替注入式教學模式,強化多樣性、實效性、綜合性的教學方式。在組織教學上,要做到自由、活潑、愉快.在教學手段上,要做到趣味性與嚴肅性相結合,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要盡可能多地采取示范法、作業法等多種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獨立的體育能力
二、新課程下教學動作示范性
1、教師示范動作要具有科學性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正確、優美的示范動作,應根據教學任務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示范,教師的每次示范都應明確所要解決的問題。何時示范,示范什么,怎樣示范都要根據教學任務,教學步驟,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同時教師要注重對示范動作節奏的把握,有的宜慢,如太極拳,有的動作宜快,如站立式起跑的動作示范。這樣能幫助學生較快地理解教師講授的內容,達到預定的教學目的。
2、教師示范動作要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體育教學中準確的示范動作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必要的直觀感受,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更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富有感染力的動作示范對學生形成和完善正確的技術動作起著潛移默化的效用,它使學生在體驗到體育動作的美感的同時,獲得一種滿意的心理感受。所以示范直接影響學生的精神狀態、學習熱情和課堂參與度。
3、教師示范動作要多樣化
教師示范動作要根據教材的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作示范。對不同教材,教師可示范不同的技術動作,使學生初步了解教材的完整技術結構,后再根據該次課內容作慢速分解示范,使學生了解動作的要領,建立一個完整的動作表象。使學生初步了解技術動作結構,再根據該次課的任務,進行分解示范教學。在練習的過程中,教師應針對學生存在問題的具體情況,讓掌握技術動作較好的學生進行示范練習,然后教師加以分析。這樣,正確的技術動作就會在學生的腦海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三、新課程下教學內容的實效性
新課程下體育教學內容要把體育教育和健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體育教育要樹立起健康至上的指導思想,把體育教育重要地位顯現出來,要把提高學生的身體、心理素質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盡力培養學生的進取拼搏精神與公平競爭意識,體育教學內容具有實效性,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做好以下幾個步湊: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明確教學目標、吃透教材內容、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做到及時反饋與評價。體育教師在新課改素質教學中根據教材的性質、內容、技術、學生特點及教學條件來合理的安排各項活動時間與分量。使一堂體育課更加合理和充分的利用。合理地設計體育課,體育教學才能收到很大的效果,才能充分調動學生上課的熱情;其次是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和運動量,使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體育課教學,在身體形態,機能素質,心理方面都有所提高。體育教學實效性得到充分的展現,新課改得到順利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