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威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8-067-01
在新課程改革進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教師有做到“主線簡明,細節飽滿”,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和諧健康發展。只有關注課堂教學的和諧高效,才能實現“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這一教學思想。
一、創設和諧氛圍,激發學生“樂學”情感
語文教師只有在課堂上營造和諧氛圍,學生才會心情舒暢,思維敏捷。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尊重每個學生,以平等的心態對待每一個學生,這是保證良好課堂效果的前提。同時,教師親切的微笑,信任的目光,肯定的手勢,都會使學生受到一種獎賞和鼓勵,從而感到溫暖,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這樣,學生的自尊心得到了尊重,就能產生對語文課堂的樂趣。
許多學生在課堂上還存在畏難情緒,不敢回答問題,不敢交流,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讓他們認識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課堂上敢于大膽發言,敢于反駁別人乃至教師的意見,即使答錯了,教師也要給予鼓勵性的評價。
如在一次單元評價后,我講評試卷時,閱讀題中有一個加標點符號的題,有關引號的三種用法。我班學習優秀的李莎莎同學首先回答的這個問題,其中有一處加錯了,我問:“不同意她做法的同學請舉手。”只見同學們你看我我看你沒有一人舉手。從他們的表情中我能看出有許多同學不同意,因為莎莎學習優秀,他們對自己產生了懷疑。看著此情后,我說:“老師知道你們中一定有不同于莎莎的做法的對嗎?相信自己,堅持自己的答案,你可能就是正確的,現在誰能說出自己的做法?”只見一只只小手舉了起來,并說著“老師,我的不同叫我說。”課堂立刻活躍起來。這樣就能營造民主歡樂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感到語文學習的真正樂趣。
二、培養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樂學”情感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托爾斯泰也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語文教師就應千方百計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充分調動學生的“樂學”情感,改變學生“厭學”情緒,使他們愉快地學習,嘗到學習的歡樂,使語文課成為學生求知的樂園。
教師要注重運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提出:“教學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因此,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應該是讓學生充滿夢想和希望的教學,能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知識,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體會到,運用以情激情、情感溝通的方法,效果較好,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生活感受去主動探究,體會課文。當然,不同的課文有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師要針對課文的不同情況常常變換教學方法,達到課課有新意,堂堂有趣味。
例如:孫友田的《月光啟蒙》這篇課文,表現的是母親在月光下通過歌謠、故事、童謠、謎語對他進行愛文學愛故鄉的教育,使他終身受益。我教這一課時,就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唱童謠,表演猜謎語去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生深深的感受到語文課堂的生動有趣,感受到文中母親對孩子的啟蒙。這樣,學生加強了情感體驗與溝通,大大提高了學習興趣。
三、創造主動參與機會,激發學生“樂學”情感
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枯燥無味,主要原因是由于在課堂上沒有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給學生主動參與的機會;學生感覺不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只是被動地接受,何談學習的樂趣?因而,教師在課堂上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把自己變換成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和引導者。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有經驗的教師往往只是微微打開一扇通向一望無際的知識原野的窗子,讓學生自己去尋找、去發現、去探索。”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置身于一種動態的開放的學習環境中,為他們提供多樣化的獲得知識的渠道,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發言權,都有鍛煉的機會,都能體驗到參與的快樂。
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進行探索和體驗,讓學生注重培養自己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教師要給學生“自己說話”和“說自己話”的權力,要把問的權力還給學生,引導學生敢問,善問,變教師提問為學生質疑;同時,教師還要把講的機會讓給學生,讓學生各抒己見,講出自己的見解。學生講的過程是課堂學習后的頭腦再加工過程,是創新思維的過程。如在教學《三亞落日》一課中,我讓學生質疑交流,有個同學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作者為什么能寫得這么精彩,語言這么優美?學生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有的說,作者通過細致觀察,抓住了景物特征才寫出如此美文;有的說,三亞的落日的景色如此動人,是因為作者寫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寫出了真情;有的說,這篇文章作者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采用了情景交融的寫法;有的說……大部分同學發表了自己的見解。這樣,學生在講的同時,不僅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還懂得了作文時怎樣遣詞造句,才能使文章寫得生動形象,這就是學生通過思考講出來的認識。由此可見,教師有效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活動中去,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和掌握知識,就能激發學生的“樂學”情感,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中心,善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靈活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構建優質高效課堂,使語文課堂煥發出勃勃生機,讓學生感受成長之幸福與學習之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