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雙全
摘 要:幼兒作為社會群體中一個獨立的個體,與其他個體相比,有其獨特的特點。由于他們本身的幼小年齡和對生活經驗的缺乏,在客觀上要求成人給與特殊的照顧。而作為幼兒教育主要對象的家長、幼兒教師需要以人文精神對其進行教育。
關鍵詞:人文精神;幼兒教育;人格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9-224-01
一、人文精神的含義
作為一種獨特的精神想現象,是一種主張以人文本,重視人的價值,尊重人的尊嚴和權利,關懷人的現實生活,追求人的現實生活。它主要表現為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切,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精神文化想象的高度珍視,對一種全面發展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從某種意義上說,人之所以是萬物之靈,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獨特的精神文化。
在西方的文化中,“人文精神“一詞是humannism,通常被譯作人文主義、人本主義、人道主義。
二、人文精神的意義
人文精神不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內容,而且影響到物質文明建設。它是構成一個民族、一個地區文化個性的核心內容。一個國家的國民人文修養的水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國民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
三、人文教育的產生及其發展
籠統地說,自人從自然界中分離出來,便具有了人文精神的意識形態。然而,此時的人文精神,并不是我們今天大多數人所理解的人文精神。在古代中國和西方,在大多數時間的長河中,幼兒被認為是“成人的附屬物”,“小大人”。
早期的人文教育發源于古希臘的智者學派,以普羅泰戈拉為代表,他主張:“人是萬物的尺度。”他主張應該交給學生廣博的知識,培養有高雅情趣的人,追求人的自由發展。在西方中世紀以前,對兒童的教育主要采取的是棍棒教育,是一種野蠻似的教育,很難說得上具有人文精神。
四、幼兒教育為什么需要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種基本形式,人文精神強調尊重和發揮弘揚人的價值。眾所周知,幼兒期是人的思想啟蒙時期,同時也是個性形成的初期,它為我們將來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也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時期之一。
近些年來,傷害和損害幼兒的事件層出不窮,我們不禁會想,為什么這些悲劇會發生,并且有擴大之勢。一方面是因為這些孩子十分的幼小,缺乏很多生活經驗和常識,保護自己的能力比較不足。另一方面,犯罪嫌疑人素質普遍低下,沒有人文精神和情懷。追根溯源在于,建國以來,我國片面強調科學精神,忽視人文精神在個體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令人欣喜的是,十六屆四中全會以來,黨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在教育領域,強調科學與人文并重,重新審視人的價值。幼兒的發展具有可塑性,正因為這種可塑性,使培養一個具有人文精神的幼兒成為現實和可能。
五、人文精神視野下的幼兒教育是什么
1、是培養獨特個性的教育。每個個體都具有獨特的個性,是任何人都無法取代的。培養幼兒具有獨特的個性,是幼兒教育的應有之義。一些科學研究表明,學齡前兒童的一些個性特點對他們日后的發展有很直接的關系,成為個性進一步發展的基礎。學齡前兒童個性發展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兒童心理和行為的發展,甚至是一生的發展。
2、是塑造良好人格的教育。心理和諧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健全人格是心理和諧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和諧的最終體現為人的全面發展和個體的自我實現。幼兒期良好人格的培養,有利于增強幼兒在今后社交中的能力,提高綜合競爭力。
3、是培養幼兒具有感恩意識和初步的感恩能力的教育。感恩是人類社會亙古不變的話題。一項科學調查表明,一個人越具有感恩意識和情懷,他的社交能力就越強。反之,則越弱。幼兒時期是實施感恩教育的關鍵期和敏感期,在他們的幼小心靈上給與感恩教育,會讓幼兒在將來的社會現實生活中過得更加積極、樂觀,也更利于他們形成健全的人格。
4、是培養個體具有自由精神的教育。自由,是每個人都向往的。幼兒期的自由教育,旨在引導幼兒具有自由意識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自由的孩子會發展出良好的自立心。通過讓孩子自由的嘗試各種事物,他又更多的想法,也會在慢慢的成長中形成自我主見。這會使得他們在將來面臨重大選擇時不至于手忙腳亂,向家長尋求幫助。其次,只有允許孩子在自由自在的探索,孩子在生活中不受父母和老師的過度干涉,才能在探索新奇事物中發展孩子的探索能力和想象力,自由的環境才會培養出具有天馬行空想象力的兒童。最后,給與幼兒孩子足夠的自由,才能讓他們與周圍感興趣的人和事物進行交往,暢所欲言,發展他們的語言能力和社交能力。
5、是培養幼兒具有審美意識和能力的教育。審美意識是創新精神的基礎,一個沒有審美能力的人,很難創作出新的作品。一個不能發現美,辨別美的幼兒,將會給他以后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帶來重大的影響。幼兒期是培養幼兒審美意識和能力的一個重要時期,作為幼兒教師和家長,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和視角,去幫助幼兒看待美,創造美,而應該以幼兒的視角去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
六、是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能力的教育
于幼兒期這一年齡階段的孩子,由于心理各方面的發展不成熟,一些突發的事件,比如父母離婚,火宅等,往往給他們心理的成長蒙上一層陰影。因此,作為幼兒教師和家長,應當交給他們初步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能力,教會他們識別壞人和危險,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參考文獻
[1]王坤慶.人文精神與人文教育[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6
[2]周國平.人文精神與教育[J].重慶:西南政法大學學院報,2006.3
[3]宋曄.人文精神與情感教育[J].河南: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科學版,2000.3
[4]李山林.人文精神的內涵與人文教育的實質[J].湖南:湖南科技大學學報,2006.9
[5]馮曉霞,李季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