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玲
摘 要:全球經濟飛速發展過程中,社會環境變化程度加深且日趨復雜,在網絡信息化普及狀態下,不良信息傳播范圍得以拓寬,社會不良信息內容會對初中生群體造成惡劣影響,無論是思想還是行為均會出現較大變化。初中思想品德學科教學目標即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針對不良信息影響狀況,應幫助學生樹立較為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等,不僅如此,為了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應適時介入生活化教學模式,激發學生潛在學習興趣,以至穩步提升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
關鍵詞:生活化;思維;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8-163-01
廣義而言,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是整體初中教育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點操作環節,也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關鍵點所在,對學生未來發展與成長都有著巨大影響。信息時代到來,社會環境日趨復雜化與多變化,學生品行會因此而發生變化,所以此時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便不能沿襲老舊式政治課程教學套路,適時介入生活化思維來進行思想品德學科教學,以便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完善。
一、必要性分析
我國教育發展階段較多,教育模式得到不斷發展與調整,成果雖然明顯,但通過數次分析和調查可以看出,傳統應試模式依舊根深蒂固,老舊式教學觀念和教學思想猶存,部分學校一味追求升學率,理論教學被放在教學重點之上,考點掌握高于一切,過分強調了考試分數的重要性。上述狀況出現,使得教學內容要素與對應生活要素之間產生嚴重脫節,最終教學效率變低,此時基礎性教學質量也無法得到根本保障,預期教學效果達成便也無從談起。
從實際角度而言,教育的目的并不是為了傳授知識,其重點在于樹人,即便學習成績再好,為人素養不合格便也不會受到重用,教師此時應該以教學指導者身份出現,填鴨式教學法并不能夠助力學生深刻理解知識內容,短暫記憶狀態下無法牢記知識點,通過長時間經歷便會遺忘。教師真正效用即為學生學習正確引領,要求學生能夠進行知識學習和知識掌握,初中思想品德學科教學中介入生活化思維,可將相關教學活動與當前生活背景相連,之后在此基礎上使得教學內容與生活關聯,在貼近生活過程中使得課堂真正走進生活,隨之激發學生本體潛在學習興趣,學生群體積極性也會得到提升,學習欲望一旦出現,便會讓學生在生活中去學習,從生活中獲取知識。
二、內涵分析
老舊式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是課堂中心與聚焦點,一般情況下,教師進行講解,學生洗耳恭聽,課堂成為教師個人表現舞臺,此種教學模式在某種程度上忽略了學生感受,學生學習積極性會有所降低,而且政治教學知識內容也會略顯枯燥,思想政治教育與生活間的聯系程度不深,但生活化教學模式執行則會利于前者程度加深。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學過程中,教學背景內容即為生活,學生被視為課堂教學主體,老舊式理論知識教學模式被合理剔除,學生此時可以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課堂氣氛得以和諧營造,學生記憶也會有所加深。
老舊式初中政治教學方法中,教材內容與考點內容被視為重點,教學內容較為枯燥無味。初中生群體稚氣未脫,干枯式知識講解難以吸引學生注意力,通過生活化思維介入,教材依靠度被減少,實踐教學模式與生活化知識教學模式日漸形成,學生在學習時便會產生好奇心,這樣便會有助于學習興趣培養。初中生學習過程中感興趣科目,通常學習效率較高,學生群體此時也愿意全身心投入學習,并通過深度知識探索來滿足求知欲望。基于興趣教學模式,初中政治教學質量會大幅度攀升,生活化思維介入會利于學生綜合素養培育,最終使得學生本體產生巨大學習動力。
三、方法探究
初中教育理念即為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生品德培養至關重要,通過數次分析和調查可以看出,人才德育教育歷來被我國教育機構與學校所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整體初中德育教育工作核心。思想政治要素與社會要素和生活要素之間相互關聯,思想品德教學中融入生活化思維可帶來事半功倍教學效應,其實踐意義十分重大。初中政治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適時進行教學思想轉變,并最終完成高效政治課堂創建。
1、教學情境生活化。若想合理改變當今教學現狀,需改善原有教學思維和教學方法,適時進行教學情境生活化操作,構建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情境過程中,借助不同類型教學手段與方法來開展教學。我們通常所說的情境教學是生活化策略中的重要內容,運用情境教學模式可加強實際生活和教學內容間的緊密聯系,之后在此基礎上可構建優良生活情境,隨之將政治理論知識點簡單化,對學生用淺顯道理予以呈現。初中政治教師應巧妙的設置情境問題,通過教學情境生活化來完成答題操作,運用此種方式便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
2、教學內容生活化。初中政治教師應讓學生逐步領悟知識真諦,因為知識源于生活,應不斷引導學生群體從生活中進行政治知識挖掘,使學生能夠細心觀察周圍事物,助力學生價值觀確立和人生觀確立以及世界觀確立。初中思想品德學科教學內容應與生活之間達成關聯,知識內容盡量反應現實,將生活背景與內容等作為教材,將不同類型生活元素融入其中,深度降低學生對教材的依賴性,從而可更好更優的進行生活化教學活動開展。
3、作業生活化。作業是現代教育中的核心構成要點,學生群體進行知識鞏固與溫習可提升學習質量,但政治教育作業形式化布置狀況較為嚴重,需正視此類現狀,達成生活化作業,不給學生添加冗余負擔,要讓學生在生活中去進行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感受生活真諦,這樣便可提高學生對思想品德學科的重視程度,學習興趣也會得到完美激發。
綜上所述,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使得我國教育水平不斷提高,但隨之也會帶來諸多社會不良問題,金錢誘惑、虛擬網絡等不良因素會對學生進行消極誘導,作為學校和教師,應明確初中思想品德學科教學的重要性,通過生活化思維的合理融入,進行教學方法改變和教學思維創新,以教學情境生活化、教學內容生活化和作業布置生活化為主,以至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熱愛學習、熱愛生活的良好品質。
參考文獻:
[1] 楊寶清.淺談初中政治教學的創新策略[J]. 情感讀本. 2016(02)
[2] 李世新.初中政治教師的個性特質及激勵措施[J]. 初中生優秀作文. 2015(17)
[3] 張學全.關于初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幾點思考[J]. 初中生優秀作文. 2015(20)